正文 在中國,就隻有大理!(2 / 2)

在這個亂哄哄如喪家之犬的時代,“不變”已經是最大的奢侈,阿KINC、尼瑪、老愚公等人生活如貴族。他們臉上那種淡定與不動聲色,連韓湘寧、方力均這樣生活在大理的藝術家,相比之下也還欠點火候!

移民大理的可能性:在與大理的種種關係中,移民無疑是最隆重的一種了。大理誠然有一種魅惑力,令即使是匆匆過客也產生住下來的奢望。但真能坐言起行的人也無非兩種,一種人天生不屬於城市,屬於誤墮紅塵,城市的一切好處,時髦的餐廳、酒吧,名牌時裝店,夜夜派對……對他毫無吸引力。在城市裏,他也過著穿棉布衣服、早睡早起的鄉村生活,反而對城市的噪音、汙染、高物價、虛榮不勝其擾。去大理可謂得其所哉,如果再離開,隻會向更原始和鄉村化的地方進發。

另一種人是原本喜愛城市,也在城市中獲得了一定的成功和位置,但日積月累,被巨大的工作壓力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逼得要逃離城市。用犧牲高薪、名牌衣飾、夜生活換取新鮮空氣、緩慢的生活節奏和充足的睡眠。因《普羅旺斯的一年》成名的彼得·梅爾無疑是後一種。也許幾年後還會回到城市,但相對於從未離開,工作和生活態度必然不同,反而有另一重優勢。

移民大理的成本 租/買/建房,幾年來的旅遊熱令大理房價一路上揚,好一點的老房子不會低於三四十萬,但租房仍極便宜。有一對朋友夫婦從上海移民大理,在崇聖三塔後麵的村子租下月租1500元的兩層小樓帶院子,被公認為天價!若是和村裏關係好,買到一塊宅基地,建房成本也不高,還可用低廉的手工買到各種木質極佳的家具。若有趙青那麼毒的眼光,麵朝大海春暖花開地建個房子,簡直可成為大理的標誌性建築。

生活消費 大理是一個奇怪的具有共產主義氣質的地方,幾年前我第一次去大理,就被剛剛認識的朋友帶到竹園糊裏糊塗蹭了一頓飯,一桌二十幾人熱熱鬧鬧坐下來吃喝……過好久才弄明白是一個香港朋友回香港之前大請客!在大理,總有各種各樣奇怪的理由請客,或者什麼理由都沒有,到結賬的時候,自然有一個人去摸錢包,別人都坐著不動,像城市裏那種一叫埋單所有人都去摸包的現象是從來沒有的!似乎一個人如果橫下心來要白吃,每天都能找到蹭飯的機會。這解釋了那些剛出校門沒錢的小孩也能在大理混得好好的,到吃飯的時間你自然記得叫上他們,出錢的人不出錢的人一起高高興興去餐館。

並不是大理的人特別慷慨,一來是那種魔幻共產主義的氣氛,二來大理美食實在便宜,一碗灑了玫瑰糖的冰稀飯一塊錢,一大碗拌著雞肉的涼米線兩塊五,在北京的雲南餐廳上百元的山菌,隻要10到15元。有時候結賬時你會以為自己聽錯了,哪有這麼便宜?

謀生 如果你已經過了瞎混的年紀,也沒有饑一頓飽一頓,睡在酒吧裏的身體本錢,自然在大理也要考慮謀生手段。阿貴總結得好:我們從城市來的人,隨便弄點什麼總比村民弄得好吧。開餐廳、酒吧、客棧……衛生條件和情調自然都更適合同類的胃口,也就更容易賺到他們的錢。

大理整體消費低,酒吧裏一瓶啤酒賣10塊錢已經要遭人非議,加上近年來跟風開酒吧的很多,而遊客並不增多,賺錢似乎也不容易。好處是在工作與玩二合一,開家小酒吧大家一起玩,你的生活方式也就是你的謀生之道,在城市裏哪有這麼便宜的事?高昂鋪租和長期工作時間就已經壓死人了!

如果是藝術家、文字工作者等創作人,隻要城市裏的網絡還在,隨便接一點創作工作就足以維生,例如,一個月寫/譯一篇三千字的稿子,三個月賣一張畫。這樣每個月隻需要工作幾天,毫無生活壓力,也根本不用力生活打拚。如同在美國賺錢在中國花錢,你甚至很容易成為大理的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