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三洋公司原社長井植薰在談到企業賞罰問題時說:"既然是公司的規章製度,那麼公司的全體成員,包括企業主和總經理在內都應遵守,說難聽點,你的企業還有救,隻有當你清醒地認識到,作為企業主,除了比其他所有員工更加模範地遵守一切規章製度而別無選擇,並且為此而堅持不懈的時候,你才具備了承擔企業領導職務的基本條件,你的企業才能興旺發達"這是對"法不阿貴"這一重要原則在現代企業管理中加以實踐運用的精避論述。在現代管理中,企業領導人、管理者,絕不能成為企業規章製度的"法外人",必須同等地受"企業規章製度"的製約。
案例賞析:瑪麗?凱公正待人,論功行賞
瑪麗?凱?阿什是美國的一個大器晚成的女企業家。她重視妥善地管理人才,她認為,人才是一個企業中最寶貴的財產,企業管理的關鍵是人才管理。
她要求作為一名經理應盡量公正待人,論功行賞,有時,一名經理必須采取解雇人員的行動時,首先必須表現出極大的克製和同情,同時也還有一個采取正確的方式方法問題。瑪麗?凱?阿什的做法是:
我每次遇到員工不稱職時,采取一種十分不同的做法。我的第一個行動,是同這個員工商量和她采取哪些具體辦法可改進工作。我提出建議並規定一個合情合理的期限,這樣,她也許會馬上獲得成功。不過,如果這種努力仍不能奏效,那我必須考慮采取對員工和公司可能都是最好的辦法。我常常發現,一個員工不能勝任工作時,最不好受的是這個員工本人。
例如:要是我部下的一個負責公共關係的員工在大庭廣眾之下不敢發表講話,也就是說,要是此人身上缺乏號召其他人所必須具有的那種能力,我就會用"你們願意別人怎樣對待你們,你們也應該那樣去對待別人。"用這條金科玉律來解決這個問題。我會問一問自己,假如我是這個員工,我會怎樣想?於是,我會對她說:"簡,我們在一起工作了二年,每當我看見你在大庭廣眾之下,我就知道你渾身不自然。我看到,你在這種場合如同活受罪一樣。我衷心希望這不是真的。不過,簡,我認為讓你幹這種工作確實不太合適。我們喜歡你,希望你能成功。請問,你想不想試試別的工作?"如果在我們公司內實在為她找不到一個合適的工作,我們就積極幫助她在能夠使其才能得到發揮的其他公司找到一個合適的工作。我不會像扔廢報紙那樣拋棄一名員工。有些經理肯定不同意我的這種見解,他們認為,一旦你解雇某人,某人就必須"收拾東西滾蛋"。但是,每遇到這種不常見的事,我寧願失之於"寬厚待人",不願失之於"過分強調公司需要的是中堅分子"。
必須記住,公司的健康發展及生存都取決於公司的贏利能力。盡管許多公司確實十分願意行善,但是,公司對公共事業及慈善事業的幫助,直接取決於公司的實際經營能力。
(三)忌獎勵失信義
無論是社會,還是企業,要進行有效的管理,賞罰自然是不可缺少的。但是,賞罰絕不是隻開空頭支票,隻允諾而不兌現,它必須依照客觀標準執行。賞罰既然是起勉勵、勸戒的作用,那麼,賞罰就必須要嚴守信用。正如韓非子所說:許諾要給予獎賞,然而到該賞賜的時候又不兌現;規定要懲罰,然而到了該懲罰的時候卻不執行,賞罰像這樣不講信用,那麼,士兵、民眾就不會去拚死賣力,盡職盡責,下屬就不會真正為上級效力。賞罰要講信用,有的地方,雖然有條文、有領導的簽字,甚至還有領導的講話錄音,可一到執行的時候,就沒有實際行動,那終究是一紙空文;即使執行,但不是嚴格按條文、講話時所說的那樣,而是因人而異、緣情而遷,那它就不僅僅是一紙空文,還成了某些人手中的玩物,即失去了嚴肅性和公平性,又增添了隨意性和主觀性,獎賞失去了勉勵的作用,懲罰也喪失了勸戒的作用。
同樣,賞罰要及時,它有助於保證賞罰的信用,及時的獎賞,能使受獎人的工作精神振奮;及時的懲罰,能使受懲處的人有所畏懼;使未犯過失的人,引以為戒。如果該賞的不賞,該罰的不罰,延誤時機,即使後來補賞和補罰,其收到的效果也會大打折扣,尤其會減弱賞罰的信譽程度。
賞罰不守信用、不及時,企業的管理就會失效,就很難得再使企業員工振奮精神。日本企業經營之神鬆下幸之助曾肯定地說:賞罰有信,就是對有罪的一定要罰、有功的一定要賞。隻要有人存在,這一點是必要的。沒有做到這個地步的,社會、國家乃至企業,人心必然會逐漸懶散,最後趨向瓦解。鬆下先生的這番議論,應該說是至理名言。
我國古代早就有人揭示這一原則。魏武侯曾問軍事家吳起作戰用人之道首要的是什麼時,吳起毫不猶豫地說:進而重賞,退有重刑,行之以信,賞罰及時。這番話與鬆下先生的"賞罰有信"不謀而合。
總之,無論是獎是罰,如果不守信用且不及時,就會嚴重挫傷員工的積極性,更無助於企業的進步與發展。
案例賞析:比爾?蓋茨賞罰有信
賞罰有信,不僅是一種對人的態度,而且也可以作為一種用人的手段,用得好,會使人感激涕零,終身為你所用,即使赴湯蹈火,也在所不辭。比爾?蓋茨深諳個中奧妙,而且運用得得心應手,使一般人難以望其項背--
早在微軟成立之初,為了促使員工努力工作,蓋茨在考慮勞資雙方的利益分配時,確定了普遍的公司股票分配方案,以股票期權方式讓員工共享產權。員工獲得公司的期權股票,數量的多少視工作業績而定,但那時股票並沒有上市。
1986年3月10日上午,紐約股票交易所,微軟公司的股票在這兒公開掛牌上市。
九點半開盤,電子屏幕上打出25.17美元的開盤價。
幾分鍾以後,價格竄到26美元。
交易大廳裏,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25.5......26......26.5......
一周之後,微軟股票已狂漲到每股35.5美元。
一年以後,高衝至每股90.75美元,而且上衝勢頭不減。
一夜之間,微軟冒出了許多百萬富翁,有些張狂的員工,竟然戴上了刻著FYIFV字母的徽章。那字母的意思是:"去你媽的,老子有的是錢。"(FuckYou,I'mFullyVestested)。
在美國,還沒有哪家公司能夠像微軟這樣,讓員工分享如此巨大的利益,造就出數以百計的百萬富翁。
有人勸比爾?蓋茨更改公司的股票分配方案,比爾?蓋茨說:"我的公司是講信用的,與我同時創業的人有權分享公司的業績,這樣做,也是有人情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