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西安市鄉村旅遊開發政策執行分析(1 / 2)

西安市鄉村旅遊開發政策執行分析

地方經濟

作者:劉靜

摘要:鄉村旅遊扶貧開發政策執行是新農村建設與扶貧開發的關鍵環節。西安市鄉村旅遊扶貧開發政策執行中的行政方式形成執行效果的片麵化,製約鄉村旅遊業發展與貧困狀況改善。而鄉村旅遊扶貧開發政策執行中的政策執行環境、政策質量、執行組織結構、執行主體及反饋監督因素的共同作用導致了西安市鄉村旅遊扶貧開發政策執行現狀與目標間的較大差距。為此探析其影響因素,進一步完善西安市鄉村旅遊扶貧開發政策執行製度。

關鍵詞:政策執行;鄉村旅遊;扶貧開發;製度分析

中圖分類號:F 59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10-00-01

一、引言

鄉村旅遊扶貧開發政策執行是指在以生態環境為依托、城鄉互補為條件、扶助貧困村民為重心、運用當地資源為關鍵的旅遊活動環境中,基於特定組織結構的相關利益團體,為了滿足政策執行目標,在政策執行成本與效益之間追求平衡的過程。改革開放30年以來,鄉村旅遊扶貧開發作為政府扶貧資源投入的重要發展方向,是衡量新農村建設、緩解城鄉差距矛盾的重要標準,也是考察政府運用政策工具與執政能力的有效手段。對於縮小貧富差距、穩定社會秩序、增強政府公信力有積極意義。

二、西安市鄉村旅遊扶貧開發政策執行現狀

近年來,西安市相關農業產業發展道路探索加快,以“農家樂”為主體的鄉村旅遊業蓬勃發展,農家樂在西安已經初具規模,正規的農家樂分布在10個區縣的1262戶。2006年全市發展旅遊觀光園區80多個,實現農業增加值70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3785元。2007年西安市開展了都市旅遊和旅遊村鎮建設試點工作,培育了34個旅遊示範村,新發展農家樂720家,成為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一大亮點。從人類參與塑造自然的程度講,西安市鄉村旅遊資源包括“人文旅遊資源”和“自然旅遊資源”。

然而,部分鄉村旅遊政策執行者在政策落實中行政方式產生偏差。西安市鄉村旅遊扶貧開發政策執行者為了發展本村經濟、改變貧困狀況、增加村級收入,通常會做出一定號召,但執行方式簡單臆斷。加之宣傳深度不足、村政複雜、西部地區扶貧資源薄弱等因素增加政策執行困難。第一,西安市鄉村旅遊政策執行效果的“飛地化”現象。第二,在政策執行中的環境建設上,西安市鄉村旅遊扶貧開發典型村與非典型村不存在明顯差異。樣本村普遍存在盲目開發土地用於廠礦建設、投資建設,忽視環境在開發鄉村旅遊業的過程中的基礎性作用,使鄉村旅遊失去鄉村特色即“去鄉村化”。

三、西安市鄉村旅遊扶貧開發政策執行因素分析

(一)西安市鄉村旅遊扶貧開發政策執行環境局限因素分析

1.施政環境有待於進一步提高村民在經營過程中或與顧客、經銷商交涉中有意見與建議時缺少暢通的訴求依據與優惠政策保障。其中部分村委會做出決策時通常隻有少數村民黨員與代表參加,所以普通村民在遇到具體經營問題時,沒有或缺少政策決策與執行層相應的指導,使西安市部分旅遊村在缺乏科學的政策引導下,無法形成完整的產業鏈與政策執行指導體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