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伊春市家庭旅館發展狀況與對策研究(1 / 2)

伊春市家庭旅館發展狀況與對策研究

地方經濟

作者:吳雙雙

摘要:本文通過對伊春地區家庭旅館業的現狀、經營管理及存在的問題等方麵進行實地調查和問卷調查,分析家庭賓館在發展初期存在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相應對策,使家庭旅館業能提供更多的創業機會,有效地提升當地居民的收入水平,促進伊春經濟和生態旅遊業的持續發展。

關鍵詞:家庭旅館;發展狀況;存在問題;對策研究

中圖分類號:F1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1-828X(2014)010-00-01

伊春以生態文明建設引領經濟轉型,把旅遊業作為全市“三大引擎產業”進行培育。伊春旅遊的季節性非常強,淡季閑置或開房不足,旺季供不應求,價格暴漲(增幅超過200%),在較長時期內難以克服,因此家庭旅館應運而生,緩解了政府在旅遊旺季大興酒店建設,淡季資源浪費的矛盾,也減小了現有酒店旅遊接待能力的壓力。基於課題研究的需要,我們於2013年6-8月對家庭旅館的發展現狀和遊客對家庭旅館服務的需求進行了實地和問卷調查。

一、調查對象與調查方法

課題組本著客觀性和針對性,進行了一係列的實地調查和問卷調查,確定調查對象主要為遊客,地點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在伊春市區內,另一部分在以美溪回龍灣、湯旺河石林和嘉蔭茅蘭溝為代表的景區內,問卷總計240份,其中伊春市區內80份,景區共計160份,主要針對遊客發放。例如湯旺河林業局結合生態移民和旅遊發展,積極引導職工以發展家庭客房、旅遊工藝品加工等為主的“居室經濟”。圍繞“小興安嶺風景觀光道”,全線貫通伊春內部鐵力—伊春—嘉蔭、伊春—南岔高等級公路,通往主要景區的公路及景區內部公路體係基本建設完成,可以在景區遊玩,回到市區居住,伊春市區居於南北旅遊景區的中心地帶,交通方便。

課題組采用問卷調查和實地調查兩部分相結合的方式,實地調查為美溪回龍灣、湯旺河石林和嘉蔭茅蘭溝旅遊景區,調查人群為景區工作人員、總經理以及家庭旅館經營者,問卷調查調查人群主要為遊客。

二、調查結果和分析

本次問卷調查共發放240份,有效回收的問卷為232份,回收率為96.7%,高於65%,可以認為該次問卷調查是有效的。現分析相關數據如下。

1.調查對象的特征分析

通過對回收的問卷統計後得出,本次共調查的女性遊客為120人,占總人數的51.72%,男性遊客為112人,占總人數的48.28%,從實地調查可以得知年齡在18-35歲的人群是外出旅遊的主要人群占46.99%,其次是35—55歲年齡短的人群占37.11% ,18歲以下和55歲以上分別占3.74%和12.16%。旅客主要有以下兩類人群:一是自駕車旅遊的家庭組合,這類人一般為收入較高的中年人,都市環境汙染、工作壓力大,帶上家人遠離市區感受林間的寧靜;二是由旅行社組織的中老年團,來林區呼吸新鮮的空氣、追尋回歸自然的感覺,這類旅遊團規模大,有組織有安排。

2.數據統計與分析

在所調查的232位旅遊者中,曾經住過家庭旅館的遊客僅占總人數的29.74%,大部分遊客未入住過家庭旅館,其中有很多原因值得我們進一步探討,對家庭旅館有所聞而未曾入住過的旅遊者占總數的32.3%,說明了家庭旅館存在的潛在市場是很大的,但因為交通不便或營銷渠道不通暢等問題阻礙了其發展擴大。未住過但很了解的占15%,家庭旅館依托附近景區存在,旅遊目的地的可進入性直接影響到了景區遊客的數量及旅館的存在,很多旅遊者得不到確切的路線或不了解該地家庭旅館的實際服務狀況,而不曾入住家庭旅館。完全不了解的占22.96%,表明宣傳途徑和力度還有待於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