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決定人生之四:勵誌與創富6-1(3 / 3)

由於她們是好朋友,這位主管的秘書竟為那位女士在公司主管參與經營的旅遊區提供了優惠待遇。

公司的主管因為自己被蒙在鼓裏而大為生氣,他以為秘書利用他的關係,起碼應該讓他知道,為此他有一種被"出賣"了的感覺。

在商務關係中,正派、坦率之人的態度是:建立起業務關係後都不應指望立即回收。假如他們將A介紹給B,A、B雙方很快就建立起了業務關係,介紹人並不要求一定獲得一筆"介紹費",他們所需要的是A、B雙方隨時讓他們知道各種情況。這樣的好處是增加透明度,以避免因為關係複雜而導致交易失敗,以及感情失敗。

*運用規則

加入了一個機構,就得了解其行為規則,否則,你就當不好經理。一開始,就要學習並遵守機構條例,記住公司文獻上注明的各種頭銜、稱呼、衣著方式、總經理餐廳、公司車牌號等等,並通過言語和行為的暗示,了解規矩準繩。你越需要工作保障,就越得提早確定自己的工作範圍及行為規則。

不同的機構有著不同的規則,不同機構內的不同部門,其風紀章法也有不同,甚至個人還有個人的行為標準。你也許是抱著試試幹的想法工作的。但一開始就有個一定之規是很明智的,因為這樣會使你很快為同伴們接受。

你會逐漸地摸清本部門的規則,但是別忘了把目光集中在那個可能會提拔你的人身上。如果你想讓別人把你當總經理看待,那麼你就得想總經理之所想,做總經理之所為。

一旦當你與同伴相處融洽時,就得開始設法將重要的和微不足道的規則區分開來,明確哪些規則萬不得違反,否則會招致大的麻煩。例如,有的公司對其雇員的公差費不大在乎,而有的公司會由於這個帳目不清而開除雇員。

在有些機構裏(如銀行),雇員在規則之外沒有什麼餘地可以顯露才能或自我發揮,而在有些機構裏,巧妙地違反規則會使你有出人頭地的機會。有時候,死抱住規則條例不放會比不理睬它們給你帶來更大的麻煩,這種情況在任何機構裏都存在。

確定哪些規則可以忽視、改變或違反,而不會招致麻煩。

在不得不違反一條重要規則之前,要掂量一下利弊或設法得到關鍵人物的同意。自問自己:

○蔑視習俗會激怒頂頭上司嗎?

○這一行為會使人們注意到你的創新精神嗎?

○違反規則會被說成是與公司離心,還是你責任感的體現?

○手下的人會因此而找你的麻煩嗎?

○建立自己的一套規則並強使別人遵守,會提高你的個人威望嗎?

遵守規則並非是墨守成規。企業要發展,有時就不能按常規辦事。個人也是如此。在這方麵引人注目的有安妮塔?羅蒂克、理查德?布蘭森、傑妮絲?露茜、菲利浦?休斯等人。

安尼塔?羅蒂克是國際美容商行的創始人及總經理。她於1976年在英國開辦了第一家商店。罐裝出售用於皮膚及頭發的天然保護品,以節省資金。在不10年的時間裏,羅蒂克商店一個接一個地開張,從冰島到阿拉伯聯合酋長國,到處都是。她把自己的成功歸納成"活力、好奇和打破常規"。

理查德?布蘭森是"福而勁"聲像娛樂網以及同名的航空公司的老板。他以從不墨守成規而為人所知。他工作起來沒有一定之規,給人的印象是豔麗浮華。他的成功靠了4點:①節省費用;②鼓勵人人當家做主;③買進技術,而不去費力自造;④牢牢掌握自己的市場。

傑妮絲?露營,職業顧問,《婦女職工要訣》一書的作者。她認為婦女要想在事業中取得成功,就必須象男人們那樣聯合起來。她們必須以掌握領導才能和建立自信為前提,努力成為自己的主人,並且完全具有自我支配的能力。她強調婦女應該把握住自己職業結構的真正原則,不是在條條框框麵前唯唯諾諾。

菲利浦?休斯是洛奇卡(電腦與軟件谘詢和生產公司,其辦事處遍布世界各地)的總經理及發起人之一。同時,他還是位頗有造詣的藝術家。定期的展覽使他成為油畫大師。一般人會認為休斯致力於一種以上的職業生涯是不智之舉。然而休斯在成功地領導一個巨型公司的同時,又抽出時間作畫以至成為藝術界名人,確實非一般人所能及。

*具體製勝

任何打定主意在一家公司奮鬥的人,都向往著成功。成功者通常是這樣的人:他工作在其作用是使整個公司成功的關鍵部門。常勝集體的領導機關都是強大的,有力的。

仔細觀察你公司中的每一個部門,確定哪個部門左右著整個集體的成敗。不要被流行的機構職能概念所迷惑。某公司會認為市場的好壞是成敗的關鍵,因而全力擴充市場部門,為其增加預算,並不時地提拔那裏的職員。然而同時職員們在市場上卻無權決定購買一台急需的新打字機。要知道,流行的概念總是命短的。因此在決定去哪個部門工作之前,你要考慮好這個部門的生命力是否長久。

討好逢迎不等於效率,而且會傷害公正和原則。一個工作卓有成效,對高級職位毫無奢望的部門,往往不大受寵。相反,一個業績平平,但善於在上麵賣弄自己的部門,卻名利雙收。除非這個部門有一些創造性的發明與革新,否則它就不配受到厚待。

有的部門處於上升階段,有的部門已經身居顛峰。比較起來,前者比後者有更多的成功機會,因為後者的關鍵人物一旦離去,它就有可能從顛峰上跌落下來。一個在走下坡路,但可能對全公司有舉足輕重之影響的部門,會有更多的成功機會,因為它所需要的隻不過是一位有才能的部門領導。

總而言之,關鍵是部門領導。優秀的部門領導在發揮本部門的作用時,不忘全局。他們會使手下的人個個成功。要想成功,你必須是一位英明的領導。

如何掌握時機,擇木而棲呢?你需要觀察整個公司內部,弄清哪些部門是:

○新近建立的?

○正在變得日趨重要或相反?

○最容易得到所需要的預算?

○能為最高領導階層提供人才?

自問:

○它值得公司如此重視嗎?

○它對公司的成功是否起著關鍵的作用?

○它的重要性與公司的將來一致嗎?

再自問:

○你具備本公司所需的技能與知識嗎?

○你能使這種知識和技能在一個日趨重要的部門得到發揮嗎?

如果回答是肯定的,你就要立即行動,到那些最有利於你發展的部門去,並把該部門搞上去。

(1)明察秋毫下麵的例子有助於你觀察自己的部門是在蓬勃向上,還是已經日落西山。

①一家大公司的數據處理再衰三竭,人心不安,原因是領導不力。職員換來換去,風氣庸俗不堪。後來部門經理退休,接班人是個精力充沛,有號召力的硬漢,給部門帶來了生機。壞名聲不見了,賢士能人紛紛被招納進來。這是轉機的開始。

②部門工作效率大增。一片喜氣洋洋的氣氛。實力使這個部門得到了更舒適的辦公條件、更多的費用以及更高級的雇員。這是部門處於上升階段。

③數據處理部門終於成了公司的支柱,盡善盡美,其經理是公司的寵兒。這裏的一切都優越於其他部門。就在這時,這位經理決定離開公司。這時部門已處於鼎盛時期。

④數據處理部門的新經理雖不如前任,可也算是名副其實。但成就已成曆史,很難再幹些什麼來討得最高級領導的歡心。費用一再削減,人才開始外流。這時部門開始走下坡路。

⑤數據處理部門大勢已去,一蹶不振。剩下的老雇員隻有在回憶"過去的好時光"時,才能打起精神來。這時部門已徹底衰落了。

(2)成功領導要訣:

○廣羅人才(但要注意,如果路線正確,普通人也會有大的造就,而由明星組成的集體並不一定有所作為)。

○激發工作熱情,使人人都相信自己的力量。

○相信自己,相信他人。

○發揮你的領導藝術,使集體內部工作氣氛和諧,集體成員互相幫助。

○樹立高標準。

○說到做到,勇於承擔責任。

○實事求是,不圖虛名。

○不急於自我表白功績。

○與關鍵人物搞好關係。

*適者生存

隨著時間的推移,某公司的成功要素也會轉移。市場和環境瞬息萬變,因而成功的核心也得靈活多變,以適應未來。一個公司審時度勢,隨機應變的能力是該公司立於不敗之地的保證。一個想在公司裏有所作為的人,首先應該考慮公司在市場上的實力。公司的動力結構必須與變化的市場、變化的世界經濟以及動蕩的人類社會的實際結合起來,才能使自己永遠跟上變化的形勢。

你公司所雇用的都是些什麼人?有多少可能成為優秀經理的高素質年輕人2公司裏高級管理人員是因循守舊,還是銳意革新?你公司的發展規劃是以轉瞬即逝的時興為基礎,還是以有根有據的事實為保障?有的公司靈活多變,能夠很快地對新形勢做出反應,而有的公司目光短淺,呆板遲鈍。

三M公司製造45000多種不同的產品,其中僅記錄紙一項就獲利不小。該公司的成功之道在於把靈活多變視為公司經營哲學不可忽略的一條。相反,國家現金記錄機公司就是舍不得老一套,因而落後於電腦時代的步伐。在英國曾經稱雄一時的阿爾弗雷德。哈伯特公司,也因無法改變舊貌而銷聲匿跡了。

一個將要遇到麻煩的公司麵臨的問題眾多,一般有如下特征:

○市場縮小。

○隨著銷售量的減少,獲利微薄。

○產品過時。

○客戶怨聲不斷。

○存在質量和信譽問題。

○長時間延期交貨。

○過分依賴一、兩個供應廠商。

○簽定長期固定價格合同。

○債務過重。

○生產手段陳舊。

○勞資關係緊張。

○雇員隊伍不穩定,調整過頻。

○經營方式脫離市場實際。

○最高領導機構臃腫。

○管理手段僵化。

○雇主與雇員之間缺乏聯係。

○閉門造車,蹈常襲故。

而麵向未來的公司則有以下特征:

○敏感於競爭。

○大力投資於研究和發展部門。

○新產品不斷湧現。

○認真從事消費研究和市場預測。

○對顧客的不滿及時做出反應。

○顧客對其產品質量放心滿意。

○注重顧客服務。

○價格合理,易於被顧客接受。

○雇員們個個熱情向上。

○管理方式易於理解。

○組織機構靈活。

○權力下放。

○將精力集中於成功的要素。

○適當的財務控製。

現代社會促使企業在競爭的同時,積極適應社會需求。舉例來說,電子計算機行業內的競爭最激烈,形勢變化萬千。蘋果電腦公司是其中的佼佼者。該公司的奠基人是一些反應奇快,勇於捷足先登的智士。蘋果II型家用電腦曾經風行一時。但是,IBM公司後來以多功能家用電腦打入市場,給蘋果公司的生存帶來了威脅。蘋果公司在1985年推出了更新的電腦,可以選聽爵士音樂,並因此而開創了"綜合軟件"業。

歐洲發達國家及美國的傳統造船工業被世界勞動力價格不平衡搞得一蹶不振,經營慘淡,原因是發展中國家為了解決自己勞動力市場過於擁擠的矛盾,開始大力發展造船等重工業。這時,西方一些明智的造船商看到了專用船和諸如自動駕駛係統等方麵的尖端技術市場。他們具有適應變化的能力,因而確保了自己的生存。

1980年,全世界80%的摩托車產自英國,而現在這個數字減少到不足1%。連赫赫有名的勝利牌汽車,也銷聲匿跡了。這一切都是由公司的低效率、陳舊的生產方式、市場管理不善以及產品落後而造成的。再就是日本的競爭。日本人使摩托車現代化了,以高質量、低價格統治了市場。

"亨比"代表著蒸氣機車玩具。然而該公司是成功於以火車作為主要運輸工具的年代的。亨.比公司在死亡線上掙紮了好幾年。直到1992年,它才決心改變產品,搞出了塑料推進機車組和花仙子玩具車,上麵還佩有巴克於1920年寫的詩及圖案哩!亨比公司現在以質量高超、花色齊全而穩立於不敗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