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決定人生之四:勵誌與創富6-1(1 / 3)

心態決定人生之四:勵誌與創富6-1

第6章 創富大師之路

1.大師走大道

*知己知彼

了解了自己的性格特征,明確了自己的需求,清楚了自己的優勢和弱點,你就到了選擇自己事業的時候了。首先要考慮的問題是:怎樣將自己的優勢與公司的需要結合起來。

在一個公司幹得出色,並不能保證你在另一個公司同樣出類拔萃。例如,曾在福特汽車公司大顯身手的不列顛神童們,就無法應付英國利蘭德公司70年代的複雜局麵。為美洲銀行工作跟在不列顛鋼鐵聯合企業或泛美航空公司幹事,就截然不同。

不同的機構需要不同的才幹。有的人在運用智慧與學識的係統管理方麵有所作為,有的人則適合人事部門的工作。

因此你應該慎重考慮一個機構以及它所能為你提供的工作,以確定這一切是否適合於你:它是個巨型聯合企業還是一家朝不保夕的小公司?這裏的工作能為你提供經驗或高升的機會嗎?你習慣這裏的風氣嗎?這一切與你的優勢、弱點以及需求究竟有怎樣的關係?

你同時還應知道:

○公司以何為榮?例如,它因質量上乘而廣為人知,還是靠物美價廉而頗受青睬?

○其競爭對手和經濟刊物對這個公司有怎樣的評價?

○公司內的人事結構怎樣?關係網形成了沒有?你是否會受到最高領導的賞識?

○這個公司的前景如何?樂觀、健康、發展,還是相反?

○公司雇員看上去滿足嗎2他們的受雇條件苛刻嗎?

○它與工業界的關係曆來良好嗎?

除此之外,你應對感興趣的公司有一個全麵的綜合印象。因為:

○很難從外表來準確判斷一個公司的狀況。其產品或服務項目、廣告或辦公樓等都可能是個假麵具。隻看《美國郵報》的信用卡,是無法知道為它工作會有什麼結果的。

○一個公司的廣告或文獻也說明不了它的實情,因為這些廣告或文獻的作者是那些負責製造特定形象的局外人。一輪新的廣告戰也並不代表公司狀況有什麼變化。

○一個公司的外觀(辦公樓或廠房)一般能夠表明其實力。矮小簡陋的辦公樓通常是一個困難重重,日趨沒落的小公司的特征。然而,它也可能是一個飛黃騰達的公司正在節約行政開支。GEC是個相當有名的大公司,但其辦公樓卻貌不驚人。

○通過公司雇員來了解這個公司,也是重要的。但要做到這一點卻不易。在工作會麵時,你要設法多接觸一些公司職員。但不要受到那些秘書、接待小姐、電話員等的欺騙,因為這些人多半是公司形象的靠山。看看這個公司是如何對待最下層職工的,就知道其他人的待遇如何了。

○更重要的是,公司產品或服務項目的價格、質量以及信譽是本行業中最佳的嗎?它從事小交易的大批量經營還是高質量交易的小批量經營?它的前途怎樣?

對一個公司機構和管理方式的正確評價可能會出自於其競爭對手、顧客、雇員及大眾對它的態度和看法。

有些大公司的雇員並不了解他們工作機構的複雜性。他們在自己特定的部門工作,看到的隻是各自的小天地。對他們來說,這個小天地就是整個公司。然而,一個聰明人,一個有遠大抱負的人,應該胸襟開闊,放眼全局。

*信息第一

當你在報紙上讀到一家公司的招聘廣告時,你就在跟這家公司初次交往了。這類廣告的目的是粉飾這個公司以及它的工作條件。所以,你需要從許多其他的方麵了解這家公司。

跟那些曾經或正在這家公司工作的朋友、相識們聊天,公司附近的飯館也許會傳出一些小道消息。注意從各處,特別是商業報刊上搜集信息。

設法搞到該公司及其主要競爭對手過去二、三年內的年度報告,加以比較。應該注意的是,報告往往是為那些股票持有者、銀行以及金融界而作出的,因而多是說些漂亮話,以標榜自己,贏得人心。例如,當某公司想要提出一份損益表來證明盈利可觀時,會將公司的交易拖到年末來進行,以此來製造這種氣氛。這就需要你在通過商業報告判斷某家公司的經營狀況時,保持頭腦清醒。

公司報告中用了許多財會術語。不要被這些術語搞昏了頭。仔細閱讀,運用點常識,你就不難發現有關該公司產品的大量信息,並了解到雇員、顧客、市場狀況以及權力機構、計劃指標和財經實力。

了解一家公司的最佳方式是比較、分析它數年的資料。它按計劃完成指標了嗎?如果資料證明該公司盈利增加,與其競爭對手相比,它的這一增加速度是快還是慢?

以魯特斯公司招聘生產工程經理一事為例:

魯特斯汽車製造集團正在擴大生產規模,需要一名生產工程經理。該公司提出的經理條件是:

候選人應曾在相關工業公司裏任過高職,並一貫保持生產工程各方麵的優秀業績和記錄。

擔任此職的首要條件是:完成指標的能力,引導職工發揮出最高的效率以提高全公司利潤率的才能。

此經理係製造經營方麵的關鍵人物,因此他將受到優厚待遇。

你如果對該職位有興趣,那麼,你不妨收集以下一些方麵的信息:

○該公司的市場形象如何?眾人皆知且生產興隆嗎?商業報刊對它有何評價?

○該公司的發展規模和速度如何?有自身的特點並適應市場的變化嗎?

○該項工作的具體要求是什麼?管理監督幹部有幾名?前任的情況如何?他(她)已被提升還是被解雇了?

○不要害怕招聘要求過高。沒有一個人十全十美,樣樣精通。

○公司在效率和利潤率方麵成績怎樣?你具備為達到預定目標所需要的能力和依靠嗎?

又如,以格裏芬醫院招聘精神科主任一事為例:

該醫院是位於康耐狄格州南部的一所中型醫院,為具有3-5年保健管理經驗的醫學碩士提供了一個充滿挑戰的機會--招收一名負責日益擴大的精神管理職能的計劃、指導和協調工作。此外,他還將領導一個日間診療所和睡眠不良治療中心。

受雇者將直接向負責精神科的院長彙報工作,並與服務中心的幹部們一道努力,以提高精神病的治療效果。

醫院將為他提供高薪。

同樣,你對此招聘有興趣,需要收集以下一些方麵的信息:

○你將為之工作的機構有多大規模?管理人員有多少?

○整個廣告充分、全麵地說明應招者所要擔負的責任了嗎?

○你屬於上下領導的哪一個環節2你將向何人彙報?

○你自己的職權範圍有多廣?你與他人共同負責的工作有多少?

○與其他類似機構相比,這裏的工資待遇如何?另有哪些利益和津貼2最高級幹部能得到多少?

你還可以從擬受聘單位的年度報告中了解到以下幾點:

○所有權:誰是公司主人?

○綜合狀況和目標:仔細閱讀總經理的報告。

○產品、服務或投資額:具體內容。

○計劃及展望:有否擴大經營範圍或吞並另一企業的計劃?

○財務狀況:研究其帳目和審計意見。

○發展記錄:公司是否在擴大?市場是否在縮小?

*雞頭與鳳尾

選擇工作單位的時候,有必要考慮其規模。小型的個體企業和大的聯合企業有著天壤之別。大企業提供的機會較小企業則有更大的靈活性,前者正統規範,機構疊雜,後者靈活機動,開放自由。

僅僅以規模來評價企業是不夠的,重要的是觀察。受雇者如GEC,可以被分為許多小的企業。公司規模的大小是相對的。變化的。在1977年,蘋果公司職員人數屈指可數,如今卻成了萬人巨型企業。

如果你急需臍身於大公司,那裏有你需要的各種訓練。當自己羽翼豐滿時,不妨到一家無名小公司,那裏會得到更大的權力和威望。

進入一家公司之前,應該了解它的規模和經營範圍。觀察一下這兩個公司,然後試著回答後麵的問題。A公司生產浴室裝具,現有雇員500名。它一開始為家庭個體所有,後來合並到一家同類的海外公司。目前母公司的生意遍布全球,但總部仍設在國內首都。原家庭個體廠主中,有3位被雇為高級官員,其中之一任總經理,並有相當的聲望。

公司各級幹部中有些外地人。這家當地公司認為自主權在握,可以自行製定資金消費計劃。由於被合並,公司的生產條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你若有加盟該公司之意,那麼在加盟之前不妨想一想以下幾個問題:

○公司裏有多少外地人?他們隻想學到經驗而不打算長幹嗎?

○這些外地人的影響力如何?總經理是為了爭取當地人對公司的尊敬而虛設的偶像嗎?

○這些外地人與前家庭個體廠主及其他雇員的關係如何?

○母公司希望什麼樣的管理方式?它讚同這家當地公司的存在方式嗎?

○你能在這家公司裏搶占到一個有前途的起點嗎?

○如果母公司遭難,這家公司會受牽連嗎?

○這家公司的利潤是以母公司的貨幣形式計算的嗎?

○改善了的生產條件是否帶來了更大的利潤?生產條件還會進一步得到改善嗎?

○如果有這樣的可能,精簡下來的部分如何處理?

○這家公司確有權力自己決算嗎?

B公司從事人壽保險業,有1500名雇員,涉及麵廣泛,其總部設在首都。它富麗堂皇:門廳由大理石砌成,長毛毯覆蓋著地麵,公共食堂和經理餐廳寬敞豪華。10年來這家公司發展神速,營業額和利潤每年遞增50%。它在國內每個城市都設有分公司,在世界上也網絡密布。總經理係科班出身,老道練達,但因現已58歲,有意退位。自問:

○公司怎樣得以如此迅速地發展--靠著吞並還是發展實力?

○總經理退位後,情況將會怎樣?他是公司的台柱嗎?是他本人為公司形成的管理方式嗎?他是否已經選好了接班人?

○公司有無分散經營的可能性?

○你將在總部工作,還是被派駐外地?

○你將適合公司的規模嗎?它的機構是否繁瑣,係統是否複雜?

○它規範正統、等級森嚴嗎?

○你能否使自己的才能在各個機關都得到發揮?

○你是否會有些權力?你能聽到小道消息嗎?

○上層管理人員之間的關係是否庸俗?你有可能得到他們的賞識嗎?

○這裏機會均等、公平待人嗎?高級職員中有幾位女士?

然後,再想想是否適合自己,自己是否能大展身手。

*公司文化

對一個管理人員來說,了解公司的曆史資料,將其與事實進行比較,是很重要的。在公司的人員招聘資料和年度報告中,你會發現不少動聽的辭藻,把公司的經營業務和政策描繪得天花亂墜。然而,這一切與事實相符嗎?各級管理人員對此意見一致嗎?這些官樣文章很可能是為了掩蓋視聽,進行自我標榜。

某公司會聲稱其內部男女機會均等。且不管它怎樣說,隻要弄清上層管理人員中婦女所占的比例就知道了。

公司的目標需要時間來得到公認,使全公司雇員的意誌得到統一。這一資料很難查證。不過,根據管理方式、預算、統計和雇員及客戶的評價,甚至記錄本上的東西,就能看出這個公司的整體風貌。

某公司的廣告可能和當地政府的資料大相徑庭,後者不僅用筆墨紙張,而且也用適當的證據來給這個公司打分。

掌握本公司的起初資料也還不夠,競爭對手的第一手資料也很有參考價值。IBM公司的文獻記錄了該公司關心職工的條款:"本公司職工須竭誠為本公司服務,他們定會因此而得到包括經濟利益在內的各種報償。"而蘋果電腦公司的資料則顯示了這個公司樂觀奮進的風貌,它把自己看成是大衛,以除掉哥利亞為代價,取得了自己的地位和榮譽(據《聖經》記載,大衛殺掉了菲利士勇士哥利亞)。因此,蘋果電腦公司有輝煌的今天是不足為怪的。

有的公司還為顧客著想,製定許多服務條約。如M&5服裝公司允許顧客隨意退換毛衫和鞋子。

(1)了解概貌

要了解公司文化,首先要了解其概貌。具體而言,要了解如下內容:

○公司職員的調換是否頻繁?

○公司內是否存在一種"加快速度,快出成果"的氣氛?

○重要的決定由最高管理人員製定,還是以中層管理人員的意見為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