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自己呢,總該找個事情做,就到一家公司去求職。這家公司的總經理問他以前做過什麼,他說自己做過總經理。這家公司的總經理笑了:可惜我們不需要總經理!而他自己卻一本正經地申明自己是來求職的,幹什麼都可以。總經理問他會不會打掃衛生,他說會,於是他就被接受為清潔工。他回到家之後興衝衝地告訴家裏人:我有工作了!
幹什麼都要幹最出色的,這是他的信條。當清潔工的他同樣幹得十分出色:他每天上班都要早到一些時間,打掃完衛生之後,他還要為每一個同事沏上一杯咖啡,同事們對他十分感激。對老板更是這樣。當他發現公司有什麼問題或是總經理有什麼難題時,就寫下一個小紙條,規規矩矩地壓在老板的辦公桌上。終於,老板發現了他的傑出管理才能,開始起用他搞管理。很快地,他被委以重任,最後坐到了總經理的座椅上,成為老板信賴的企業領導人。
這一段簡單的故事說明了什麼呢?
他在經營中擁有的經營思想比他的有形資產和財富更重要。而當他第二次獲得財富的時候,采取的辦法並不是投資,而是投入自己的思想。思想產生財富未必需要一刀一槍的拚殺,而是當你顯示出思想對財富的駕馭力時,財富就會歸附於你。原始積累的目的,隻是為了獲得對資本的支配權,而這種對資本的支配權是以所有權而劃定的,經營者理所應當地支配由自己創造的財富,但是,資本擁有和資本經營兩位一體的經營者,未必都是最佳的經營者,於是出現了大量的惡果:自己將自己辛勤創造的勞動果實毀於一旦!因此,資本的所有者和經營者必須分離,極盡可能地優化資本的運行環境。在這個基礎上,經營思想的重要性尤為明顯。
原武漢東啤集團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陳爾程離休後,其無形資產並沒有消失,許多企業都主動地聘請擔任企業領導職務也說明了這個問題。
其一,隻有思想才能駕馭財富。如果一個人的財富不能產生思想、那麼、他最終還將是一個乞丐。沒有思想駕馭的財富不能稱之為財富,擁有隻是一種暫時的狀態。對於沒有思想的人來說,他的財富越多,他就越危險。金錢的屬性是流通,你的金錢如果不去流通,這和你不擁有金錢是一樣的;而你的金錢流通需要什麼?需要思想。在以後,離開了思想談財富是談不通的。以後的財富必須是思想的有效轉換,又同時為思想所支配的,應該說,思想是轉換財富的源泉。手段和方法轉換不了財富,它所獲得的隻是對原始勞動力的基本承認,是一種維持生計的方法。當然,思想轉換財富還需要必須的轉換環境和轉換條件,這個轉換係統的設計就是我們所要講的企業和市場設計。中國現在的情況是,縱然你有再好的項目,沒有資金你就什麼也搞不成;在國外就不一樣,人們愁的是好的、科學的創意和立項,一個好的主意可以在一夜之間創造一個企業。但這種情況正急劇地改變。我們現在麵臨著幾重誤區:正處於原始積累階段的創業者愁於不能獲得原始積累;已具有部分資本的企業家資本僵死,無法盤活;銀行大量的資金不能進入良性的流通狀態。那麼,如何走出困境呢?
其二,隻有思想才能走出困境。我們發現,許多企業失敗,幾乎一無所有,但又能東山再起,為什麼?因為在這個時候他終於找到了決勝的法寶,這就是思想!財富並不能讓人走出困境,思想才是真正的資本。當年紅軍萬裏長征的時候,也是幾乎全軍覆滅,中國紅軍多年的實力積累幾乎耗盡,但為什麼也是在短短十幾年的功夫就大獲成功?這還是因為獲得了正確的戰略思想。沒有正確的思想,任何財富都是一種負擔,隻有思想能統領財富。現在很多企業拚命地擴展地盤和市場,但卻顧不上去補充思想,這是極其危險的。你的企業越大,你的思想負擔越大,你隻有拿出最多的時間來開拓的自己思想源泉。
其三,思想可以開拓空間。思想在很多的情況下會具有很強的惰性力。我們過去說的"劃地為牢"'實際上就是思想的禁忌和惰性力。在現實之中,任何思想都有它的惰性力,這就是經驗主義。偉大的思想都是在矛盾和痛苦中獲得的,臥薪嚐膽、圍困重重時會產生思想,逆境中會產生思想,失敗中會產生思想。史玉柱出現了經營上的失敗,但你不能小看他;他眼下的失敗是對他以前膨脹冒進的反彈,關鍵看他能否產生思想。對於企業來說,企業家的思想僵化是最可怕的事情。企業在獲得一定的成果時,最容易產生一種"企業剛性",抵禦新信息和新理念對企業的影響。艱苦創業起家的企業家,往往會一直把艱苦創業作為經營的法寶。而實際上,企業的發展來自於一次又一次地否定自我。思想的空間決定了一切的空間,所以我們所要做的一切努力都在於開拓人的思想空間。當人的思想空間困乏時,往往是用機械的勞作來彌補思想的困乏;企業也是,往往隻在乎生產和經營的所謂"正常化",而不拿出時間來反思勞作是不是有效。許多企業的產品本已注定不會有市場,但這些企業家還是認為生產不能停。拿人來說,我們提供給企業的不應該是具體的對策,而應該是思想和空間。我們如果不能在軟件設計方麵有所作為,就應該在經營思想方麵有所作為。我們需要在生產要素裏麵加進一個思想,這個思想就是生產要素裏麵的主體部分,來統領經營。當然這最終還是一個空間發展的問題。
國際化的市場環境要求我們必須做一個"國際企業人",用宏基集團總裁施振榮的話說,就是做一個"國際公民"。令人可悲的是,當國際經濟競爭逼到我們家門口的時候,我們還未曾意識到競爭國際化的趨向,還認為提倡思維國際化的人是聳人聽聞。企業的國際化空間定傷十分重要。
造就一個現代化企業需要具有現代意識的企業家,而造就現代意識的企業家需要的是現代經營思想。隻有偉大的思想才能指導偉大的行動。思想經營的根本在於:用正確的思維方法,產生正確的思路,進而產生正確的思想,然後指導正確的方法,采取正確的行為,最終獲得成功。在將來,企業最根本的競爭將是思想的競爭,我們已經排斥掉了單純技術和設備的競爭力。基於以上闡述,我們認為,思想經營會不斷地把自己設計到無競爭領地:
a.思想經營設計之一:新的時空觀
國際計算機互聯網(Internet)的普及以及即將開通的信息高速公路,形成本世紀一次最偉大革命的開端,它送給我們一個新的時空觀。新的時空組合結構要求我們所有的計劃與世界同步,我們以往聊以自慰的市場空間差、技術空間差和市場時間差、技術時間差都將不複存在。當我們坐在互聯網絡前時,首先展現在我們麵前的是空間的界麵,我們在這個界麵上尋找屬於自己的那個空間,然後再按照這個空間設計自己的時間。如果我們用時間去找空間,則是極大的浪費。
新的時空設計要求我們以空間來設計時間、以消費來設計生產。現在我們大多企業的時間軸和國際經濟時間軸不同步,產品從研製、生產到營銷流程太長,根本不能適應發展。不能把握時間,就意味著你不能把握市場空間。任何競爭,說到底都是時間和空間的競爭,搶到了時間,才能擴大空間。用時間來設計空間是不科學的,這是一種傳統的、單向的設計方式,其結果是造成運作上的盲動性。
機遇對於我們來說,常常隻有一次。三九企業集團在分析資本運營的背景時認為,現在國家賦予資本運營、企業兼並的優惠政策是千載難逢的,這是"社會主義最後的一次大鍋飯"。三九人抓住了這次低成本快速擴張的機遇,在搶時間、擴空間上大做文章,縱橫捭闔,經緯六合。
知識經濟的時空觀是多維的。正如一位西方哲人所說:未來的空間在我們的兩耳之間。知識的空間、科技的空間、思想的空間決定了我們未來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b.思想經營設計之二:新的價值觀
生活質量的提高,生命意識的覺醒,為我們提供新的價值觀。我們以前沒有生活的價值觀,不認為生活需要質量,不認為產品和服務同時提高生活質量的因素,因而出現了很大的偏差。美,是一種價值,因而就是市場。提高審美生活質量需要同時從兩個方麵做起,這就是美容品和美容服務,兩者都是商品。對於企業來講,服務社會和資本增值是企業發展的兩輪,隻有這兩個輪子才能實現軟價值向硬價值的轉化。
以前我們搞產品設計,隻注重其技術含量,不注重其社會和生活含量,這是一個誤區。將來走紅的產品可能是"道德"產品。比如汽車,最豪華、最舒適的汽車未必是最好的、最有市場的產品;反之,更合乎人類環保觀念的小型、低耗能汽車也許是最好銷的;當社會不再以富豪為焙耀而是以節約為美德的時候,實用性的低耗能汽車就是最好的商品。人類本來能夠適應自己的自然環境,空調器的普及有悖於人類體能的正常發展,大大降低人類自身對大自然的適應能力,本身不是進步,而是退化。也許在這個時候,空調將成為限量使用的商品。科學的價值觀永遠是商業經營和市場行為的基準線,是最可靠的方法。附加值過高、利潤過高、包裝和廣告投入過高的商業行為最終沒有出路。
思想經營設計的特點在於,我們必須按照社會的、道德的、人道的和天人合一的觀念設計商品,設計營銷和廣告規模。所謂"設計",就是理智的、科學的、準確的、有序的,不是無節製的短期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