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決定人生之四:勵誌與創富5-1(3 / 3)

中國不窮,企業也不窮,銀行放出的資金也絕不少。展現在我們麵前的是:一個個廠房、一個個車間很多都處於僵死狀態--資本死了。於是,盤活資本成為一個普遍性的問題。

資本的僵死本來就是由於資本的屬性不明或者不合理,使人們無法盤活它。盤活資本首先應該盤活人,先讓資本人格化。我們在資本經營中的迷惘是:沒有處理好資本與資本人、資本經營人和資本人的關係,使資本嚴重脫節和封閉化、僵化。

中國曆來是政治經濟學,政治家除了經濟方麵的考慮還有政治的考慮。控製在國家手裏的銀行一直在操縱著市場,所以,生活在中國現實環境裏的中國企業家必須有過硬的政治眼光。現在中國人看經濟是否景氣,基本上都是從銀根的寬鬆來分析的。判斷形勢,政府看的是社會安定狀態;企業看的是資金是否寬鬆;老百姓看的是工資發放得高低。企業形勢、經濟形勢不佳,政府的一個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放寬銀根,降低貸款和存款利率,刺激消費,增大流通,使企業能夠回收商品貨款,進而促進生產流通。資金吃緊是差不多所有企業叫苦的事,但銀行卻說貨幣發放充足,到底錢到哪裏去了?國家統計數字工業生產持續增長,企業日子一天天難過,問題到底何在?

企業的資金保守點有2.3萬億,我國全民的儲蓄也就是3.3萬億,為什麼企業資金還那麼緊?這是一個具有中國特色的怪現象。問題在於資金使用的結構不合理,產業結構和投資走向不平衡。資本不是沒有,也不是少,關鍵是投向偏差。另外,企業"公存"資金太大也是原因。那麼,如何盤活它?資本資本,隻有盤活才能夠升值。前兩年地產投資熱、股市投資熱壓下的資金,有人形容,是一個北海,一個海南,壓在地底下的人民幣,便足以活埋掉世界上多少個財政部長。

盤活資金首先是要周轉。簡單地講,一元錢,它周轉一次,隻能當一元錢用;周轉兩次,就能當兩元錢用;周轉三次,就能當二元錢用;而零周轉,就等於沒有錢用。盤活資本,首先要盤活資金的周轉頻率;再就是將資本盤活,變死錢為活錢。拿大多的企業來說,如何能讓一個爛攤子活起來很重要。

企業首先要科學地完成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的相互轉換。當有形資產僵死時,要用無形資產去激活它,賦予資本新的內涵。就是說,隻有軟件才能激活硬件,但是,很多企業硬件僵死的時候,還用硬件去激活它,繼續投資,結果是越陷越深。從原理上講,沒有盤不活的資本。盤活資本要從人入手,先盤活人,才能逐步地盤活資本。人,既是資本的創造者,又是資本的操作者,人不活,資本就不可能活。對資本必須有活的認識,資本的屬性就是再產出,再流通。無形資產是指企業的管理人員、策略和文化的擴容力,沒有無形資產的駕馭。有形資產很快就會僵死。很多企業在完成企業有形資產的積累的同時,沒有完成無形資產的積累,出現了嚴重的失調狀態,這就是我們在資本方麵交的學費。我們同時需要認識到有形的價值有限和無形的價值無限。

按照國際上資本運營的基本框架,資本運營是內部管理型戰略與外部交易型戰略的有效運作,使企業迅速實現產業規模化。對於中國的現狀來說,盡快盤活國有企業存量資本已是當務之急。但中國社會基礎的特殊性又要求我們不要照搬國外的現成模式,我必須在中國的現實基礎上設計中國的資本運營戰略框架。現在我國興起的資本運營風潮,暴露出了許多誤區:

一是存量資本與增量資本的誤區。許多企業兼並行為隻是靠增量資本的增多企圖救活企業,結果越陷越深。因為虧損企業真正缺乏的並不是資金,而是管理。如果虧損企業僅僅是因為缺乏資金而僵死的話,那麼,救活這些企業也太容易了。資金困乏是果,而不是因。所以,對於被兼並企業的改造首先是導入優秀的管理機製,當企業擁有運作資本進入良性狀態的能力後,才可以注入資金。盤活資本存量是首要任務。

二是產品與品牌的誤區。被兼並企業大多隻有產品意識,沒有名品意識,在沒有導入品牌意識之前,仍按老的生產方式生產產品,按老的經營方式推銷產品,都是錯誤的。

三是有形資產與無形資產的誤區。優勢企業的品牌屬於無形資產,用無形資產盤活有形資產是正確的途徑。但是,被兼並企業往往急功近利地直接使用名牌商標,卻未能把產品的質量體係、服務體係和品牌文化體係提升到應有的高度,於是出現了品牌的"透支"現象,導致品牌貶值。

四是地域規模與行業規模的誤區。由於企業的兼並容易采用地域擴張的方法,對兼並後的企業仍采用以地域為單位的管理辦法,形成新的"諸侯經濟",企業和企業之間既各自為戰,又各自為政,與兼並之前沒有本質區別。企業兼並之後的整合改造極為重要,需要對企業的生產資源、人力資源、市場資源、科技資源等進行全方位的優化與重組,但很多並未實施這些工作。

五是內部管理型戰略與外部交易型戰略的誤區。一些企業搞兼並隻注重形式上的更名易幟,隻注重形式上的大,而不注重對企業質量的改造,隻注重外部交易型戰略的實施,不注重內部管理型戰略的協調發展,於是企業兼並戰略的發展出現了失衡狀態,資本運營隨即天折等等。

在無形資本中,含量最高的是知識資本一一即智力資本。品牌作為無形資本的象征,它本身隻是無形資本綜合含量的一個表現方式,品牌資本中無疑要包括真正支撐著無形資本的生產科技和管理科學。

第二次創業的陷阱是,在完成基本的原始積累之後,我們不懂得資本經營的規律,資本經營已經是現代企業經營共同麵臨的問題。雖然我們提出了"二次創業",但實際我們是在用原始經營的手段搞現代經營,仍用第一次創業的方法搞第二次創業,結果陷入絕境。第二次創業失敗的原因就是缺乏對資本屆性和無形資產的根本認識,仍用有形資本去驅動有形資本,結果走進怪圈。資本的特性在於不斷地增值,不斷地流動,這是經濟的推動力,而我們往往把企業經營資本看成是不動產。錢會不會再生錢?在以前這是一個無需回答的問題,因為錢就是財富呀。現在我們卻要打上一個問號。現在一個人麵對100萬資金是笑不起來的。

我們正麵臨一個資本轉移和資本重新配置的時期,這是一個窮人轉富、富人轉窮的交替期。擁有一定資本的人,會因為不能駕馭資本而失去對資本的駕馭權,相反,另一部分人則會獲得資本的駕馭權。

麵對中國大規模的有形資本的僵死,我認為當務之急是建立無形資本市場。從某種意義上講,中國在此時此刻建立無形資本市場比有形資本市場更為迫切。有形資本僵死的真正原因是無形資本的困乏,但由於無形資本不能得到應有的量化,不能進入資本市場進行交易,因而造成了大量無形資本的流失和閑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