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決定人生之一:享樂人生十觀點6-2(1 / 3)

心態決定人生之一:享樂人生十觀點6-2

*事事以大局為重

這個時代是一個不斷發展變化的時代,現在你不如別人,也許以後就會超過別人。在這種信念支配之下,你會走自己的路,心情明朗地爭取成功。當然,你的強與弱,是與別人無關的,但退一步想,這畢竟有利於你放棄狹隘,爭取成功。

一個人應有寬大的氣量,才能在社會,人際中樹立崇高的威望,如果氣量狹窄,計較這、計較那、勢必在做人處事時遇到挫折,難以大展身手。所以凡事應以大局為重,修身養性,才是硬道理。

*拯救自己的方法--自立

不要以為你離開了某人就活不下去!隻有自立之人,才會有拯救自己的方法。

古希臘神話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宙斯之子赫拉克勒斯小時候,曾碰到過兩位女神,一個叫美德女神,一個叫惡德女神。

惡德女神對他說:"孩子,跟我走吧!包你有享不完的榮華富貴!你要什麼,我一定滿足你什麼!"

美德女神對他說:"孩子,跟我走吧!我將教會你如何勇往直前!而你也必將在戰勝艱險的過程中變得堅強無比!"

赫拉克勒斯想了想,毅然跟定了美德女神。這以後,他果然出生入死,在戰勝無數毒蛇猛獸的過程中變得剛強無比,為人類屢建奇功,成了希臘神話中首屈一指的最了不起的英雄!而且,正是因為這個,他才娶了青春女神--成了青春女神的丈夫!

真佩服古希臘人的深刻和深刻的古希臘人,原來,"要什麼就有什麼"非但不是什麼幸福,而且恰恰是一種惡!反之,隻有自覺地挑戰磨難,才是人生最理智的選擇!才能真正體現出青春的壯麗!

要什麼有什麼的安樂生活可以讓人獲得感官上的舒適,卻不會讓你在能力、才華、品德等生命力方麵有任何收獲。

*最大化是從最小化開始的

做生意自然要追求利潤的最大化,而實現最大化的目標則要從最小化的具體行動開始。經營節約一美元與微笑露出八顆牙,抓好每一件這樣的小事,企業方可砌就通向成功的階梯。其實這其中也充滿了智慧。

智慧是無處不在的,隻要有了人,就有了智慧,隻不過有大與小、強與弱之分。擷取那些散布在全世界的小智慧,我們一定會變得聰明起來。

*品格優秀是一生的寶庫

人最值得珍貴的,正是他在追求和奮鬥過程中表現出優秀的品格。真正的幸運屬於擁有這些優秀品格的人。

林肯做律師時,有人找林肯為一件訴訟中明顯理虧的一方作辯護。林肯回答說:"我不能這樣做。如果我這樣做了,那麼出庭陳詞時,我就會不知不覺地高聲說:'林肯,你是個說謊者,你是個說謊者'。"

林肯為什麼會成為美國曆史上最偉大的人物之一,長久地受到人們的尊重呢?除去他成就的事業外,更緣於他那偉大的品格。

同樣身為美國總統,比爾?克林頓在任期的業績也是世所矚目的,他執政的能力是無可挑剔的。"拉鏈門"的醜聞卻令他終生蒙羞,盡管美國人民原諒了他。在世紀之交,他領導美國繼續沿著繁榮的道路前行,但他同時也把他品德上的汙點寫進了美國曆史。

在人的一生中,道德品格都會起作用,要麼是你的寶庫,要麼是你前行的絆腳石。試想,如果你在二、三十歲就被人給你貼上一個不道德的標簽,往後經曆的路怎麼走呀?隻有以一種好的品格待人方可終生受用。

*培養多元思維

培養多元思維,考慮用多種方法來解決某個問題,即可以給平淡的生活增加樂趣,又可以使問題迎刃而解,同時,我們的心情也會變得何其的舒暢!

那次,電台請了一位商界奇才做嘉賓主持,我非常希望能聽他談談成功之道,以對自己的發展有所幫助。

但他隻是淡淡一笑,說:"還是出一道題考考你們吧。"

"某地發現了一處金礦,於是人們一窩蜂地擁去開采。然而,一條大河擋住了必經之道,如果是你,你會怎麼辦?"

"繞道走,就是費點時間",有人說。

"幹脆遊過去。"

但是他卻含笑不語,等人們議論聲過後,他開口了:"為什麼非得去淘金?為什麼不可以買一條船開展營運?"

全場愕然。

他卻說:"那樣的情況下,你就是宰得渡客隻剩下一條短褲,他們也會心甘情願呀!因為前麵有金礦啊!"

往往在當我們遇到 對待一個棘手的問題時,不妨打破定向思維,另辟新徑,或許會達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境界。

*性質源於目標的實現

有目標的生活才有快樂可言。小事情幹不好,大事情也不會幹成功。

一群年輕人到處尋找快樂,卻遇到許多煩惱、憂愁和痛苦。

他們向蘇格拉底請教:"快樂到底在哪裏?"

蘇格拉底說:"你們還是先幫我造一條船吧!"

這群年輕人暫時把尋找快樂的事兒放到一邊,找來造船的工具,用了七七四十九天,鋸倒了一棵又高又大的樹,挖空樹心,造出了一條獨木船。

獨木船下水了,他們把蘇格拉底請上船,一邊合力蕩槳,一邊齊聲唱起歌來。蘇格拉底問:"孩子們,你們快樂嗎!"

他們齊聲回答:"快樂極了!"

蘇格拉底道:"快樂就是這樣,它往往在你為著一個明確的目的忙得無暇顧及其他的時候突然來訪。"

工作的終極目標是為了快樂與幸福的獲得。要從工作中找到對自己的信心,充分發揮本身的潛能,創造事業及財富,才算成功。一個不快樂的工作者是無論如何跟這目標南轅北轍的。但有一些則是以錢財多作為工作終極目標豈不悲哉。

*矢誌不移

公元前104年,司馬遷著手編寫中國的第一部紀傳體通史。正當司馬遷專心著述的時候,大禍從天而降。公元前99年,漢將軍騎都尉李陵奉命率領五千步兵出擊匈奴,不幸被匈奴八萬騎兵包圍,經過幾晝夜的激戰,李陵得不到漢武帝愛妃的長兄貳師將軍李廣利所率領的主力部隊的後援,結果因彈盡糧絕,寡不敵眾,戰敗投降。漢武帝為戰敗之事非常生氣。漢武帝問司馬遷對此事有何看法。司馬遷認為:敵我兵力懸殊,李陵以少數兵力,轉戰千裏,後無援兵,殺傷敵兵近萬。這樣英勇,古代名將也不過如此。不料漢武帝認為這些話是為李陵開脫,盛怒之下,立即下令把司馬遷投入了監牢,並處以死刑。按漢朝的法律,死刑有兩種減免的辦法,一是用50萬錢來贖罪,一是受"腐刑"(割去睾丸)。司馬遷拿不出錢來贖罪。隻好接受了這種對人肉體上、精神上最殘酷的摧殘,以及對人格的極大侮辱。為此,司馬遷痛不欲生,幾次想自殺,一死了之。但是,他顧念到《史記》尚未完成,便隱忍苟活,成一家之言,以實現父親的夙願和自己的理想。

他忍辱負重,矢誌不移,終於在公元前93年完成了千古不朽的名著--《史記》。

隻有戰勝形形色色的考驗,才能到達勝利的彼岸。"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矢誌不移者,事竟成。

*沉默是金

人生性是排斥黑暗和沉默的,沉默使人感到沒有依靠,有的時候真的可以讓人為之瘋狂,所以人常常會沉不住氣。

正因為如此,許多擅長心理戰的高手才經常會利用"沉默"這張牌來打擊對手,他們可以製造沉默,也有方法打破沉默,往往利用它來達到目的。

其實,沉默並不是簡單的指一味地不說話,而是一種成竹在胸、沉著冷靜的姿態,尤其在神態上更是要表現出一種優勢在握的感覺,而逼迫對方沉不住氣,先亮底牌。如果你神態沮喪,霜打了的茄子一般,隻能是山窮水盡的表現了。這隻是表達力量的一種技巧而不是本身就是有優勢力量。

*暗示的力量

不管是一篇愛的宣言,一句祝賀。肯定的話,或一個壞消息,對我們的心靈都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力。

在我們幼年的時候,我們重要的認知係統尚未發展完成,個人心靈的資料庫,往往毫無篩選地接收來自於雙親、老師、媒體與同學的輸入。而幼稚的我們就像柔軟的黏士般,非常容易被旁人的話語、評價塑造。當別人讚許我們極有天份時,我們便會傾向於相信我們的確具有潛能,但如果一旦被別人冠上"沒出息"的帽子,我們可能就此相信自己不具備發展的潛能。

語言是極具威力的媒介物。這些話語不必是事實,卻一樣能使我們的身心俱受影響。

與其被動地接受電視媒體、廣告、他人無心或有意的評價來左右我們的身心狀態,不如化被動為主動,每天以肯定、重複的自我暗示來滋養心靈,一步步地將過去慣性的負麵思想以正麵積極的信念來取代。

"每一天,我在各方麵都越來越好。"隻要堅持下去,你的生命將會看到令人驚喜的變化。

*為自己的人生掌舵

別期望情況變好,而要期望你自己變好;別期望問題變少,而要期望你變得更有技巧;別期望挑戰變輕,而要期望你更有智慧。

當生活中種種的問題、障礙來臨的時候,如果我們總勇於麵對,並且按部就班地尋求解決,不僅能夠增加我們的知識、韌性,也能夠使我們的人格更為堅強。

人生的後果向來由自己打造,我們責無旁貸,而改善的工作,也無法依靠他人。如果人際關係欠佳,也可以為之做點什麼;如果體重過重,也可以采取一些實際的改善行動;生活寂寞無聊,也可以計劃、加入些什麼實際的行動。隻要我們改變自己的想法、行為和選擇,無論是自我教育、人際關係、工作、家庭、精神生活等各個方麵都會呈現不同的效果,各種問題也能夠得到不同的改善。

當問題來臨,在人生道上磕撞顛簸之時,最佳之策還是選擇努力學習,采取行動,切實為自己的人生掌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