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態決定人生之一:享樂人生十觀點6-1(2 / 3)

黃昏時候,洪水最終撕開了江堤。一個個小院子連成了一片汪洋。清晨,受災的人們三三兩兩在堤上,凝望著水中的家園。

忽然,有人驚呼:"看,那是什麼?"

一個黑點正順著波浪漂過來,一沉一浮,像一個人!有人"嗖"地跳下水去,很快就靠上了黑點,但見他隻停了一下,掉頭回遊,轉瞬上了岸。

"一個蟻球。"那人說。"蟻球?"人們不解。

說話間蟻球正漂過來,越來越近,看清了:一個小足球大的蟻球!黑黑乎乎的螞蟻密匝匝地緊緊抱在一起。風起波湧,蟻球漂流不斷有小團螞蟻被浪頭打開,像鐵器上的油漆片兒剝離開去。人們看得驚心動魄。

蟻球靠岸了。蟻球一層層散開,像打開的登陸艇。蟻群迅速而秩序井然地一排排衝上堤岸,勝利登陸了。

人和萬事興,團結就是力量,如果人心所向,眾誌成城,就會以最小的代價,獲取最大的成功。

*信譽是成功的基石

有多少人信任你,你就擁有多少次成功的機會。

1835年,摩根先生成為一家名叫"伊特納火災"的小保險公司的股東。不久後,有一家在伊特納火災保險公司投保的客戶發生了火災。按照規定,如果完全付清賠償金,保險公司就會破產。股東們一個個驚慌失措,紛紛要求退股。

摩根先生斟酌再三,認為自己的信譽比金錢更重要,他四處籌款並賣掉了自己的住房,低價收購了所有要求退股的股份。然後他將賠償金如數付給了投保的客戶。

一時間,伊特納火災保險公司聲名鵲起。

事後,客戶一下蜂擁而至。原來在很多人的心目中,伊特納公司是最講信譽的保險公司,這一點使它比許多有名的大保險公司更受歡迎。伊特納火災保險公司從此崛起。

許多年後,摩根主宰了美國華爾街金融帝國。而當年的摩根先生,正是他的祖父,是美國億萬富翁摩根家族的創始人。

成就摩根家庭的並不僅僅是一場火災,而是比金錢更有價值的信譽。還有什麼比讓別人都信任你更寶貴的呢?

信任的基礎是什麼呢?是互相之間對人品的了解與欣賞。是人與人之間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友情。

*拓展見識,糾正偏見

站得高,看得遠。人生亦如此。

《莊子?秋水》裏講過這樣一個寓言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隻青蛙,一出生就生活在一個很深的井裏麵。由於井很深,它從未能爬出井口,看看外麵的世界。它隻能從井口看看天空,於是便認為世界就井口那麼大。有一天,它看到天上有團美麗的雲,但過了一會兒,雲卻不見了。它很奇怪:那美麗的雲彩是從哪裏來的,又到哪兒去了呢?它每天都在苦思冥想,但始終找不到答案。正好有一天,有一隻小鳥在井口停住了,青蛙於是向小鳥請教。小鳥親切地回答它說:"親愛的青蛙,雲彩是從天的東邊來的,向天的西邊去了。"青蛙聽了更糊塗了,它不禁又問道:"小鳥,天就井口這麼大,怎麼能任這些雲彩飄來飄去?""你真傻,天空大得很,無邊無際,有千千萬萬個井口這麼大呢。"小鳥告訴青蛙道。後來,井口邊又來了一隻海龜,青蛙又問它雲彩的問題,海龜又給它解釋了半天,青蛙還是不相信。海龜就把它從井裏背了出來,青蛙一看井口外麵的世界,馬上就驚呆了。後來,它看到海浪,更是嚇壞了,馬上又跳回了井裏。

"坐井觀天"、"井底之蛙"現在已經成了人們耳熟能詳的成語,成了那些目光短淺、心胸狹窄者的象征。之所以會出現青蛙這種情況,原因就在於其生活的環境限製了它。

*創新是一種力量

這是一位孤獨的年輕畫家,除了理想,他一無所有。為了理想,他毅然遠行。起初他到堪薩斯城的一家報社應聘,那裏的良好氛圍正是他所需要的。但主編看了他的作品後認為缺乏新意而不予錄用,他初嚐了失敗了滋味。

後來,他替教堂作畫。由於報酬低,他無力租用畫室,隻好借用一家廢棄的車庫。一天,疲倦的畫家在昏黃的燈光下看見一對亮晶晶的小眼睛,是一隻小老鼠。他微笑著注視著它,而它卻像影子一樣溜了。後來小老鼠又一次次出現。他從來沒有傷害過它,甚至連嚇唬都沒有。它在地板上做多種運動,表演雜技,而他就獎它一點麵包屑。漸漸地,他們互相信任,彼此建立了友誼。

不久,年輕的畫家被介紹到好萊塢去製作一部以動物為主的卡通片。這可是個難得的機會,但他再次失敗了。

在黑夜裏,他苦苦思索自己的出路,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天賦。就在他潦倒不堪的當兒,他突然想起車庫裏的那隻小老鼠,靈感在暗夜裏閃出一道光芒。他迅速畫出了一隻老鼠的輪廓。

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卡通形象--米老鼠就誕生了,沃爾特?迪斯尼也因此揚名。

探索、創新改變了整個世界,所以我們說人類在進步,沒有創新,我們充其量也隻是猴而已!*流勤勞的汗,吃勤勞的飯

一滴汗水,一份收獲,世上沒有輕而易舉而得到的本領,天才來源於勤奮。

阿拉伯有一位著名的馴馬師,每天早上,他的助手一邊嗬斥著馬,一邊抓著馬鞍左右跳躍。看起來活像馬戲團的特技表演。到了中午,沙漠的太陽正毒,馴馬師卻和他的助手騎馬向沙漠深處奔去,下午4點,當他們返回時,人們才發現每人手上都拿著一把彎刀,仿佛出征歸來的樣子。

有人問馴馬師:"你為什麼要叫許多馬繞圈子呢?"馴馬師說:"因為我教那些小馬,跟在大馬身後,學習聽口令和順服。沒有大馬的帶領,小馬是很難教的。如果我是老師,大馬就是家長,我在學校教導,父母在家中帶領,任何一方都不能少。""那你的助手為什麼要抓著馬鞍左右跳躍呢?""那是教馬學會均衡,維持穩定。""至於中午的時候騎馬出去,"馴馬師接著說,"是因為中午天氣最為炎熱,讓馬在一望無際、其熱如焚的沙漠裏奔跑,這是一種磨煉,經得起的才能成為千裏馬。而彎刀,是我們故意舞給馬看的,用刀光閃爍刺激馬的眼睛,發出強烈的音響。經曆這種場麵,還能鎮定自若的,才能成為最好的戰馬。"

人的成長與馴馬是同理的,正如俗語所說,"自在不成人,成人不自在,不受苦中苦,難為成功人"。如果你不能用"勤"字來努力,如果你吃不了勤中之苦,怎麼能出人頭地呢?*勤於行動,勝於勤說

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川上的橋梁。

我們從小就讀過這樣一則古代寓言:"蜀之鄙有二僧"--

在四川的偏遠地區有兩個和尚,其中一個貧窮,一個富裕。

有一天,窮和尚對富和尚說:"我想到南海去,您看怎麼樣?

富和尚說:

"你憑借什麼去呢?"

窮和尚說:

"我一個水瓶、一個飯缽就足夠了。"

富和尚說:

"我多年來就想租條船沿著長江而下,現在還沒做到呢,你憑什麼去?!"

第二年,窮和尚從南海歸來,把去過南海的事告訴富和尚,富和尚深感慚愧。

窮和尚與富尚的故事說明了一個簡單的道理:說一尺不如行一寸。

*成功的人總是先例的破壞者

能夠成就大事業的,永遠是那些信任自己見解的人;是敢於想人所不敢想,為人所不敢為,不怕孤立的人;是勇敢而有創造力的人,是那些勇於向規則挑戰的人。

格蘭德將軍在作戰時,不按照軍事學書本上的戰爭先例,為此曾遭其他將士的譏諷和反對,然而最後結束美國南北戰爭的卻正是他。拿破侖在橫掃歐洲時,忽視一切先前的戰法,破壞一切戰事的先例。

有毅力、有創造精神的人,總是先例的破壞者;隻有懦弱、膽小、無用的人,才不會破壞什麼。對於羅斯福總統來說,白宮的先例、政治的習慣,全部失其效力,無論在什麼位置上,無論是警監局長、副總統,還是總統,他總堅持著"做他自己的人",堅持著行其所是。他驚人的力量大半從這點上得來。

*勇氣來自於正氣

生活中許多恐懼不安,其實都是因為你的信心不足,一旦獲得了信心,許多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有這樣一個故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末期,法國淪陷區,德國軍官把一位打得皮開肉綻的美國士兵推出來示眾,士兵目光炯炯地掠過悲憤而又無奈的人群,慢慢舉起凝著血痂的手,用中指和食指比劃出一個"V"字,眾人轟動,德國軍官震怒了,令人砍去他的手指。士兵昏厥過去。一盆冷水把他澆醒,他又艱難地站起來,突然伸出兩隻已無手指的血臂,組成一個更大的"V"字,向藍天伸去,全場一瞬間死一般沉寂,旋即海浪般沸騰。殘暴的德國軍官顫栗了,他沒想到這個象征著勝利的英文字母竟是這般無處不在,無可匹敵。他垂下頭,看到台下的民眾全都張開了自己的手臂。這個德國軍官突然明白了:即使他能砍去所有的手臂,也無法砍去這個字母所代表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