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菊芳帶給我們的啟示:

1.出奇製勝,永遠是成功的一大法寶。市場上總會存在空白點,重要的是你要具備膽大心細的品性,靠自己的敏銳直覺去感受方向。

2.執著不是盲目地跟隨與隨波逐流,而是要做有自己特色的事情。這需要你獨具慧眼,更需要你堅持不懈。

雷菊芳個人檔案:

1977年,畢業於西安交通大學無線電工程係。

1977~1987年,任中科院蘭州分院工程師。

1987~1993年,任蘭州工業汙染治理技術研究所所長。

1993~1996年,任甘肅奇正實業有限公司董事長。

1996年12月,擔任甘肅奇正實業(集團)公司董事長。

2002年,被《科學投資》雜誌評選為“中國十大女富豪”之一。

2004年,52歲的她以3.24億元的個人財富,位列2004《新財富》勞斯萊斯500富人榜第424位。

卓越網前任CEO王樹彤:夢想高遠,腳踏實地

飄逸別致的短發,嫻雅端莊的氣質,王樹彤是一位才華橫溢的美女CEO。秉承“夢想高遠,腳踏實地”的信念,她用執著與智慧書寫了自己不平凡的IT人生。正如她曾經效力過的公司名稱一樣,“卓越網”,“卓越”也是她的招牌。

每一步都是積累

王樹彤,畢業於北京電子工程學院無線電通訊專業,第一份工作是在清華大學當老師。她的老師當得別具一格。她像其他勤奮的學生一樣總是頻繁地出現在政治、曆史、英語等各種專業講座上,還積極參加各類社會活動。

“我當教師的時候,不像別人先聊天什麼的,到快臨近時再幹活。我那時往往是星期一就先把活幹完,然後去聽各種講座,政治、曆史、英語,參加活動,翻譯資料等,也沒閑著。正是這樣讓我有了積累。在清華的日子,使我在後來進外企後能得到一些位置與機會。”

很多人當時就看出來,“不安分”的王樹彤注定不是做老師的料。

1991年底,她進入外企工作。這得益於她平時的不懈努力。在與自己天性不符的職位上她的積極為未來奠定了基礎,不斷的積累讓她在麵對機遇時更加有底氣了。當時,IBM、AT&T和微軟同時向她伸出了橄欖枝,她選擇了微軟。原因很有趣,因為微軟離她家比較近。王樹彤說:“當時,微軟並不像今天這樣有名,它那時剛來中國。在微軟六年的經曆,我最大的收獲就是長了見識,從做事、做人上,那裏的要求極為嚴格,更重要的是有好的企業文化。關鍵是我見了一大批充滿智慧的聰明人,我覺得沒有比這更好的讓人進步的方式了。”

在微軟,年輕的王樹彤見識了一大批同年齡的精英。微軟對員工的嚴格培訓讓王樹彤快速成長起來。她在微軟就任經理以後,每三個月會有一次培訓,每兩個月出席一次會議,每年還要參加一次微軟的全球大會。王樹彤第一年參加全球大會的時候,到會1000人,等到最後一次參加的時候,人數增加到了9000人,坐滿一個體育館,場麵極為宏大。微軟現任CEO的斯蒂夫·巴爾默講演的時候,所有人都站著聽,巴爾默為此喊破了喉嚨。王樹彤感慨:微軟員工就是那樣狂熱而意氣風發。

剛進微軟時王樹彤就發現,與國際一流企業的專業人士相比,國內的職業經理人顯得十分稚嫩。中國台灣的上司告誡大家要臥薪嚐膽,並說這樣的差距也存在於中國台灣和歐美之間,不如別人就要努力學習,不要考慮麵子的問題,學成了就是自己的東西了。隻有不斷地學習,不斷地積累,中國人在商界才能有發展的空間。

經受了西方管理意識的熏陶與鍛煉、辦事的邏輯性和嚴格的管理規章之後,這位中國女性慢慢掌握了中方的處世哲學和西方的管理方式。她擅長與不同的人溝通,她踏實肯幹的作風,也讓她經常受到上司表揚。令王樹彤收獲更多的可能是她學會了整套思考問題的方法。“如果你有一個正確的思維過程,就比較容易得出一個正確的結果。”她說。

王樹彤在微軟時主持推行的刺激銷售策略,使公司銷售額迅速增加,部門完成全公司近三分之一銷售額,因此王樹彤得以快速晉升。她說,在微軟自己學會了“如何開始職業生涯,如何做一個很好的經理人以及如何去管理自己的職業發展,然後慢慢去了解自己需要什麼,將來的路應該怎樣走”。這是王樹彤在微軟的積累。

王樹彤夢想十分遠大,微軟隻是她的起步。選擇了一個合適的時機,她離開微軟加盟了網絡設備製造商思科,任市場營銷部經理,全權負責公司在中國市場營銷業務的發展。因為她所代表的國家、地區以及她的市場能力、銷售業績都是最好的,所以她在思科參加各種會議時,與會者都非常重視她的講話。她通常是參會的唯一一位高層管理女性,但是一個會議如果沒有她,就會失色不少。

王樹彤無疑是幸運的。微軟中國業務起步的時候,她任職微軟;思科市場攀上納斯達克頂峰的時候,她負責思科中國業務的市場開發。而2000年新世紀來臨之時,王樹彤又突然離開了思科,任職創業網站卓越網。這一次轉型的理由也特別簡單,她和金山、聯想等投資方通了幾次電話,彼此覺得很投機,於是就加盟了卓越,全部過程僅僅花了一個星期。

王樹彤不斷變化自己的身份,教師——就職微軟——供職於思科——卓越網總裁,我們不知道她的下一個角色是什麼,她沒讓我們覺得是浮躁的,相反,她曾經走過的這些路程,每一步都很穩妥,很踏實和努力,每一步都在為著下一步積累應有的力量,所以她的每一步都走得穩健而漂亮。

任何時候都要認清形勢

王樹彤在思科幹得遊刃有餘,為什麼後來又跑到剛剛起步的網站去呢?更何況當時網絡還不是最紅火的時候。別人看到王樹彤在思科的強勢地位是一個原因,但更重要的是王樹彤自己清醒地看到了發展的局限性。

對自己的轉戰,她曾經這樣說:“我是出於三點考慮。第一,互聯網是不可阻擋的,它早晚要拿到發言權。但任何事情都有一個過程,互聯網可以改變人們的生活,可其步伐也不可能那麼快。第二,自己心裏一直認為在外企是學習與積累,從第一天進外企起,我就有一個學以致用的想法。微軟給我的影響太深了,尤其是它的企業文化,它給我的感覺是充滿激情的。我就想,這樣的企業能否在中國打造出來,這也是我去卓越的動機和自己的使命感。第三,盡管我在微軟和思科都是公司裏提拔的最年輕的內地的管理人,在思科更是唯一的女性高層管理者。但無論在外企怎樣發展,上升都是有限製的,跨國公司的全球戰略會限製我自己。一旦有機會讓自己從全局考慮與運營,這對我是有吸引力的。”

進入卓越後,王樹彤在很短的時間內打造了一個相當不錯的管理團隊,並且以價格競爭培育了火暴的網上圖書市場。卓越及其競爭對手的價格大戰堪稱中國電子營銷曆史上的經典。最早是一套《大話西遊》在大學生群體中持續熱銷,首開網上音像低價銷售先河;其次是世界名著低價派銷,冷門書籍成了熱點,引發市場轟動;連《東京愛情故事》、《加菲貓》、《丁丁曆險記》這樣的非主流產品在卓越的烘托下都成了市場的搶手貨。在低價戰中,王樹彤認清了互聯網的現實,以年輕人為主要對象的互聯網銷售必須在價格上適應這個群體。過高的價格是這個主要群體所不能接受的,所以,王樹彤明智地選擇了廉價多銷的模式,事實證明,她對形勢的把握十分到位。

曾有業內人士貶低卓越讓一個女人做CEO是“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對於這些言論,王樹彤毫不理會,她就兢兢業業地當好“廖化”。卓越業務鼎盛時期,網上每個網頁、每個圖片都要經過王樹彤的審批。在王樹彤的努力下,卓越不聲不響地贏利了,一開始是每月1萬,後來是3~4萬,網站的業務成長也一樣穩定發展起來。

後來,王樹彤設想的運作模式和卓越的發展理念有了衝突,她便選擇了離開。可是王樹彤的離開並不能磨滅掉她之前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績。就像她自己最喜歡的那句話一樣:夢想高遠,腳踏實地。怎樣才能實踐這句話,你首先要對所處的形勢有清醒的認識,無論你是位居高位,受眾人追捧;還是地處淺灘,暫無翻身之機,你對所處的形勢都要有自己的思考。是危機還是機遇?認清了現實,你所邁出的步伐才能向著正確的目標,否則隻會南轅北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