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生活的本質不在於表麵,而在於其內涵。看物不要隻看外殼,而要看其內核。人之美不在其貌,而在其心。
不,宗教的真諦不在於寺廟所表露、禮儀與傳統所闡明的那些東西,而在藏於靈魂深處及要用心意感化的那些東西。
不,藝術的價值不在於你的雙耳聽到的那種抑揚頓挫的歌聲,不在於詩歌朗誦裏那種鏗鏘有力的語調,不在於你的兩眼所看到的流暢線條及斑斕色彩,而在於歌中輕重高低聲之間無聲顫抖的距離,在於通過詩歌滲入你的心田裏的詩人靈魂中的沉靜、寂寞情思,在於畫麵給你的啟示,留心觀之,從中看到比畫麵更遠、更美的東西。
不,我的兄弟,日夜的價值不在其表麵。我行進在日夜之星上,向你這樣說,不過是為了通過它向你吐露我平靜內心裏的一些話語。那麼,在你察明我的心意之前,不要把我看做傻瓜;在你解除我的心底疑慮之前,不要把我想象成天才;在你看見我的心之前,不要把我說成吝嗇鬼;在弄明我的慷慨暗示之前,不要把我說成仗義疏財的男子漢。請你不要把我看做多情者,除非弄清我情寄世間的一切光與火;莫把我稱作無情人,除非你已觸摸到我身上那鮮血淋漓的傷口。
哲語沉思:
現實生活中我們每天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現象,這些現象有些是真的,值得我們注意,有些是具有迷惑性的,值得我們小心。事物的本質往往藏在現象的後麵,很多時候我們經常被事物的表麵現象所迷惑,而忽略甚至誤解了事物的本質。
第129章 靈魂的完善
如果人真正達到了他的最高要求,根據他的理想,成為了他想成為的人。或者按照宗教說法,他遵從上帝的要求和允諾修成了真果,那麼我們就會感到,他隻不過是把他內在深處已經固有的東西充分加以發揮,或者將它在外界付諸實施。隻不過這種實施較為少見,且沒有經驗,它恰恰吸收了這一新的形式。根據這種觀點——這種主張的聲音尚不強烈,僅僅是此起彼伏,並未直接跟其他觀點唱對台戲——靈魂的完善就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兒,並不意味著成熟的果子就是類似於單純種子的新東西。
正如天使們讓浮士德的靈魂完善不朽時將他當做蝴蝶的蛹來迎接一樣,她們唱道:“此公如蛹,尚在繭中,竭誠歡迎,作為良朋。石棉裹體,為他解脫,至善至美,天佑永生。”言外之意是:最內在的東西隻需剝去它的外殼和約束就行。靈魂的拯救不必從外部對靈魂進行什麼加工或改造,隻需從根本上脫去它的外殼,使它成為它本來就是的東西。聖嬰的故事也無非意味著,它的完善是遺傳繼承的,那麼我們不必通過努力去獲取這種完善,隻需好好反省一下將自己內在的潛質挖出來就行。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那麼聖嬰的故事又能意味什麼呢?
在日常生活之中,尤其是在習俗之中,我們要創造的東西已經夠多了,有足夠的新形式和新內容等待我們去造就。如果我們要問這一切行為的意義,要尋求靈魂深處改造的真諦,那麼我認為,隻要這一切是美好的、神聖的,我們隻需讓那早就存在著的本質核心亮相就行,使自己在光明和清醒之中看清自己,而在此之前,罪孽和紛亂蒙蔽了我們的眼睛,使我們在混沌的陰影中看不清自己的輪廓。我們首先要去除籠罩在靈魂上空的一切外在因素及其力量,靈魂擺脫了這一切,靈魂就得到了拯救。“誰正在丟失靈魂,誰就會贏得靈魂!”靈魂正是通過這一途徑找到了自己。
同樣,通過這一途徑可以擺脫一切利己主義,因為利己主義隻是靈魂與周圍環境的關係,靈魂期待著某種幸運和保障,以便能夠充分利用環境。各種利己主義是靈魂和外在的一種混合,是靈魂自己丟失自己的彎路。
哲語沉思:
在任何時代,從事精神創造的人都麵臨著這樣的選擇:是追求精神創造本身的成功,還是追求社會功利方麵的成功?
前者的判官是良知和曆史,後者的判官是時尚和權力。對於釋迦牟尼、魯迅等人來說,在原路上堅守一定會讓他們取得更大的成功,他們放棄了社會功利方麵的成功,選擇的是一條更為艱難的拯救人類靈魂的精神之路。但這條道路具有重大的意義,就像魯迅說的那樣,拯救靈魂遠遠比拯救身體更重要。他們在拯救人類靈魂的同時,也使自身的靈魂得到完美提升。
第130章 舍棄自我
鳥兒飛過曠野。一批又一批,成群的鳥兒接連不斷地飛了過去。
有時候四五隻聯翩飛翔,有時候排成一字長蛇陣。看,多麼壯闊的鳥群啊……
鳥兒鳴叫著,它們和睦相處,互相激勵;有時又彼此憎惡,格鬥,傷殘。
有的鳥兒因疾病、疲憊或衰老而失掉隊伍。
今天,鳥群又飛過曠野。它們時而飛過碧綠的田原,看到小河在太陽照耀下流瀉;時而飛過叢林,窺見鮮紅的果實在樹蔭下閃爍。想從前,這樣的地方有的是。可如今,到處都是望不到邊的漠漠荒原。任憑大地改換了模樣,鳥兒一刻也不停歇,昨天,今天,明天,它們繼續打這裏飛過。
不要認為鳥兒都是按照自己的意誌飛翔的。它們為什麼飛?它們飛向何方?誰都弄不清楚,就連那些領頭的鳥兒也無從知曉。
為什麼必須飛得這樣快?為什麼就不能慢一點兒呢?
鳥兒隻覺得光陰在匆匆忙忙中逝去了。然而,它們不知道時間是無限的、永恒的,逝去的隻是鳥兒自己。它們像著了迷似的那樣劇烈,那樣急速地振翅翱翔。它們沒有想到,這會招來不幸,會使鳥兒更快地從這塊土地上消失。
鳥兒依然忽啦啦拍擊著翅膀,更急速、更劇烈地飛過去。森林中有一泓清澈的泉水,發出叮叮咚咚的響聲,悄然流淌。這裏有鳥群休息的地方,盡管是短暫的,但對於飛越荒原的鳥群說來,這小憩何等珍貴!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這樣,一天過去了,又去迎接明天的新生。
鳥兒在清泉旁歇歇翅膀,養養精神,傾聽泉水的絮語。鳴泉啊,你是否指點了鳥兒要去的方向?
泉水從地層深處湧出來,不間斷地奔流著,從古到今,閱盡地麵上一切生物的生死,榮枯。因此,泉水一定知道鳥兒應該飛去的方向。
鳥兒站在清澄的水邊,讓泉水映照著身影,它們想必看到了自己疲倦的模樣。它們終於明白了鳥兒作為天之驕子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複返了。
鳥兒想隨處都能看到泉水,這是困難的。因為,它隻顧盡快飛翔。
不過,它們似乎有所覺察,這樣連續飛翔下去,到頭來,鳥群本身就會泯滅的。但願鳥兒盡早懂得這個道理。
我也是群鳥中的一隻,所有的人都是在荒涼的不毛之地上飛翔不息的鳥兒。
人人心中都有一股泉水,日常的煩亂生活,遮蔽了它的聲音。當你夜半突然醒來,你會從心靈的深處,聽到幽然的鳴聲,那正是潺潺的泉水啊!
回想走過的道路,多少次在這曠野上迷失了方向。每逢這個時候,當我聽到心靈深處的鳴泉,我就重新找到了前進的標誌。
泉水常常問我:你對別人,對自己,是誠實的嗎?我總是深感內疚,答不出話來,隻好默默低著頭。
我從事繪畫,是出自內心的祈望:我想誠實地生活。心靈的泉水告誡我:要謙虛,要樸素,要舍棄清高的偏執。
心靈的泉水教導我:隻有舍棄自我,才能看見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