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在凡俗中遇見未知的自己2
第104章 真正的勇敢
不驚慌的人可稱之為有膽識的人,而臨危不懼的人則稱之為勇者。在危險中仍能保持勇氣的人是勇敢的,輕率的人則是莽撞的,他敢於去冒險是因為他不知道危險。知道危險而敢於去冒險的人是膽大的;在成功率不到一半時去冒最大的風險,這是膽大包天。土耳其人把勇士與亡命鬼等同起來,而怯懦則是不名譽的氣餒。
驚慌並不代表容易陷入恐懼,導致容易陷入恐懼的是膽怯。膽怯是一種狀態、一種偶然因素,多半是由於依附於身體上的原因,在一個突然遇到的危險麵前覺得不夠鎮定。當一位統帥身穿睡衣倉促之間得知敵人已經逼近時,他也許會在刹那間讓血液凝在心房裏;但假若醫生查出某位將軍胃裏存有酸水,則將軍會被認定為膽怯之人。但是,膽識總是一種氣質特點,而勇氣是建立在原則上,並且是一種美德。這樣理性可以給一個堅毅的人連大自然都沒有能力所給予的力量。戰鬥中的驚慌甚至讓人產生有益的排便,這使一個諷刺性的西方成語得以產生。然而應當引起注意的是,在戰鬥口令發出時慌忙跑進廁所的那些水手,後來在戰鬥中卻是勇敢的。這一情況甚至在蒼鷺迎戰獵鷹時也能夠表現出來。
忍耐絕不是勇敢。忍耐屬於女人的美德,因為她拿不出力量來反抗,而是希望通過習慣來使受苦變得不明顯。因此在外科手術刀下或在痛風病和膽結石發作時呻吟的人,在這種情況下並不是怯懦或軟弱,這就好像人們行走時磕碰到一塊當街橫著的路石一樣,人們對它的咒罵僅僅是一種情感的宣泄而已,自然本能在這種發泄中盡力用喊叫將堵在心頭的血液分散開來。
然而,美洲的印第安人表現出的忍耐卻別具風格。當他們被包圍的時候,他們扔下手中的武器,平靜地任人宰割,而不請求饒恕。在這裏,比起歐洲人在這種情況下一直抵抗到最後一個人死去,勇氣是不是得到更多的體現?而我認為,這隻不過是一種野蠻人的虛榮,據說因為他們的敵人不能強迫他們以啼哭或歎息來表明他們的失敗,他們便把保全自己的種族榮譽通過此種忍耐表現出來。
哲語沉思:
“勇敢”是個誘人的名詞,它往往跟榮耀連在一起,英國俗諺就有“冒險越大,榮耀越多”的話。但真正的勇敢絕不是冒冒失失地無端逞強和企圖僥幸地投機取巧。勇敢是有目的、有計劃地對你的智慧和能耐進行挑戰。
英雄人物能夠得到世人的崇拜,就在於敢冒常人所不敢冒的巨大之險,做常人所不能做的偉大之事。他們拚著自己的身家性命,放棄世俗的榮華富貴,正是為了肯定生命的意義。
第105章 征服自己
柏拉圖說:“就人本身而言,最重大的勝利是征服自己,而最可恥和最可鄙的莫過於被自己的私欲所征服。”
自製是一切美德之本,如果一個人屈服於衝動和激情,那麼他就立刻放棄了道德上的自由。
你有急躁易怒的脾氣嗎?要是有的話,一時的發作,將會使千裏之堤潰於蟻穴,毀掉長期的積累。有時一場怒言會掀起一場經久不息的風波。僅僅一句怒言,就會失去許多降低聲調來抑製怒氣和阻止不愉快情緒的發展。不少人在盛怒之下一命嗚呼。陣陣憤怒還導致疾病頻頻發作。韋伯斯特說:“要保持冷靜,因為憤怒並不代表有理。”喬治?郝伯特也說:“辯論要心平氣和,因為狂怒會使謬誤鑄成大錯,會使真理變成粗魯。”畢達哥拉斯說:“憤怒始於愚蠢,終於懊悔。”你應當以一個人征服自己感情的能力作為衡量他內在力量的尺度,而不是以感情征服他的力量作為衡量的尺度。
你曾見過受到公然侮辱,卻隻是臉色變得蒼白,咬緊顫抖的嘴唇,然後安詳作答的人嗎?你曾見過心裏極為痛苦,卻好像從堅石中鑿出的雕像一般控製著他自己的人嗎?你見過天天遭受著絕望的折磨,仍然默默不語,從不對人說有人毀壞了他家庭安寧的人嗎?這就是力量。他們就是這樣的人,雖然滿懷激情,卻能潔身自守;雖然滿腔怒火,卻能隨機應變,引而不發;雖受人挑釁,卻能嚴於律己,寬以待人——這些人是強者,是精神世界的英雄。
征服自己是人類最後的和偉大的勝利。
如果一個人失掉自製,他就幾乎失去了一切東西。沒有自製就沒有耐心,就沒有管理自己的能力,他就無以自恃,他也就沒有脊梁、力量和剛正不阿的膽識。許多人對感情沒有控製,他們放縱欲望,任性而無節製,悲哀與歡樂皆無度;有節製的人不為情緒所左右,他不會失之過多,他的堅定意誌戰勝消沉,不為一時的高興而使精神失去平衡,因為狂喜與絕望同樣使人陷入不幸。脾氣應服從於理性和良知。許多人都以性情急躁為借口,原諒自己做的錯事或傻事。但主宰自己的人卻控製脾氣,變激情為作善而不是作惡的動力。被控製的脾氣是一種重要的力量,對其加以明智的協調,它會成為推動工作的能量,就像蒸汽機的熱力轉化成推動車輪的力量一樣。
哲語沉思:
懂得自製的人,是生活的強者。一個人失去自製的能力,就幾乎失去了一切東西。自製可以說是一切美德的根本,如果我們不能控製自我的情感和意誌,必定會成為情緒的奴仆。正如但丁所說:“測量一個人的力量的大小,應看他的自製力如何。”
第106章 不可推卸的責任
責任是滋養萬物之泉,隻要一開始流出來,就源源不斷。在奉獻的協約上,它是良知的那一章,蓋有“責無旁貸”四個字。
對於自己,你別無他物。有人幫你,是你的造化。無人幫你,是別人的本分。沒有人應該為你做什麼,因為生命是你自己的,你要為自己負責。這就是人對自己的責任。
責任是認為世界和人生欠我們多少的時候,也感覺到我們欠世界和人生究竟是多少。而對別人的責任,是當你用手按住自己的傷口時,不為自己的生死所限製,在為受傷的別人分擔著所有的痛苦。
應該讓孩子知道,如果他們犯了什麼錯誤,責任就要由他們自己拿出勇氣來承擔。這樣,他長大了,便會慢慢懂得他與這個世界的關係,他的責任是什麼。同時,我們也盡到了為人父母的責任,盡到了教育的責任。
責任是國家讓每個公民都應該享有的。而公民對國家又負有什麼責任呢?不能忘記“責任”這兩個字。對他人不負責任,就是對自己不負責任。
人是家庭的一分子,也是社會的一分子。人如果在這兩個方麵都盡到了責任,那麼當死神倏爾降臨時,也就問心無愧而少有遺憾。
責任不會理睬厄運的壓力。就是喝下了許多苦汁,它也不會雜亂無章。責任的格言是:“如果某一件事的原狀是如此,那就是如此,不容變更。”
生活讓人感到美好。創造這種美好生活的就是那有責任感的一類人。由於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對人類、對大自然、對一切美好的事物的愛,才認識到了自己,而在努力地向社會作出貢獻,以盡到自己的責任。
責任的全部意義,就是這個世界上有許多事情必須要你去做,盡管你不一定喜歡。
現實有許多風險的事,人難保不會有心碎的可能。不想選擇擔驚受怕的人,唯一的方法就是拿出責任感來。
哲語沉思:
從本質上說,責任是一種與生俱來的使命,它伴隨著每一個生命的始終。從來到人世間到離開這個世界,我們每時每刻都要履行自己的責任,對家庭的責任、對工作的責任、對社會的責任、對生命的責任等。如果說智慧和能力像金子一樣珍貴的話,那麼還有一種東西則更為可貴,那就是擔當負責的精神。
第107章 驅逐無知
沒有坎坷,不經曆苦難,非大喜大悲過的生活就如同一種動物的生活一樣,或是與一種把它的小巢築在很遠很深的森林裏的很高樹梢上的小鳥的生活一樣。它在那小天地裏安全地喂養著它的子女,它飛來飛去找著食物,而不用擔心獵人的陷阱,在清晨和黃昏,可以盡情地用它那甜美的歌喉歌唱。這就是無知者的“幸福生活”。人腦為什麼要想那麼多煩惱的事呢?好,你如以此為論據的話,那麼,我們將獻給無知以荷馬史詩《奧德賽》中女魔的酒杯,讓它脫掉人的畫皮,複原成動物形狀成為動物界中的一員。讓無知回到動物中去,動物肯定會拒絕接受這個沒有名氣的客人。
無論如何,很多動物還具有某種低級的推理能力或者出於一些很強的本能驅使,令它們可以從事一些高級的勞動或者發明一些東西。普魯塔克告訴我們,狗在追蹤獵物時表現出具有一些辨別的知識。如果它們碰巧遇上十字路口,它們會利用邏輯思維來判斷和選擇道路。亞裏士多德指出,夜鶯以某種音樂規則對它們的子女進行教育。
許多動物都會為自己療傷。它們在醫學上教給人寶貴的知識。埃及的朱鷺教給我們瀉藥的價值,河馬教給我們放血的益處。對那些經常為我們預報風、雨、洪水到來或天氣好壞的動物,難道誰還會認為它們不會看天文現象嗎?鵝所表現出的謹慎和嚴格的品德令人驚歎!為了防止多嘴的危險,它含著卵石飛過金牛山;螞蟻給我們家庭理財觀念以啟示;我們的共和政體則得益於蜜蜂;而軍事科學承認仙鶴哨兵崗位製的練習以及在戰鬥中列成三角形隊列,此舉,使人類受益匪淺。動物是如此聰明,以至於不讓無知存在於它們的團體和社會中。它們將迫使無知到一個更低級的層次。那是怎樣的層次呢?是樹木和石頭嗎?如果無知與樹木和石頭為伍,為什麼就連樹木、灌木叢和整個森林都曾拔起它們的根匆忙去聽俄耳浦斯那優美的樂曲呢?它們也被賦予了不可思議的力量和神奇的預言才能。岩石也具有學習的天賦,它能夠聽懂詩句並做出反應。那麼,無知是否也被岩石和樹木驅趕走了呢?是的,無知被趕到比任何動物都低級,比岩石和石頭還低級,比任何自然物都低級的檔次。是否能允許無知到伊壁鳩魯的信徒們,著名的“根本不存在”那裏去找安息之地呢?不行,就是那裏也不允許。因為無知是比享樂主義還壞、還卑鄙、還討厭的東西。總而言之,無知一無是處,毫無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