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在凡俗中遇見未知的自己1

第97章 認識自我

我相信一切能夠聽見,甚至預見離散,遇見另一個自己,而有些瞬間無法把握,任憑東走西顧,逝去的必然不返,請看我頭置簪花,一路走來一路盛開,頻頻遺漏一些,又深陷風霜雨雪的感動。

——【印度】泰戈爾

一個雨夜,賽艾姆坐在書房的書架前,開始翻閱起舊書。他叼著一支土耳其大雪茄,厚厚的嘴唇不時噴出一陣煙霧。柏拉圖記錄的他的老師蘇格拉底關於“認識自我”的一段對話引起了賽艾姆的注意……賽艾姆掩卷深思,心中油然漾起一種對東西方哲人聖賢敬佩的感情。

“認識你自己。”他嘟囔著蘇格拉底這句名言,猛地從坐椅上站了起來,展開雙臂大聲歎道,“對!我必須要認識自我,洞察自己那秘密的心靈,這樣我就拋脫了一切疑懼和不安,從我物質的人中找出我精神的人,從我血與肉的具體存在中找出我的抽象實質,這就是生命賦予我的至高無上的神聖使命!”賽艾姆像害了場熱病,眼中閃爍著酷愛“認識自我”的狂熱光芒。

他踱到鄰屋,像座塑像一樣佇立在穿衣鏡前,凝視著鏡子裏鬼一般可怕的自己,並默默地估量著自己的頭形、麵龐、軀幹和四肢。

賽艾姆的這種塑像神態持續了半小時,空靈縹緲的“認識自我”,仿佛給他灌注了一套足以揭示自我靈魂秘密的奇異和升華了的思想,並使他心裏充滿了理性之光。他平靜地啟動雙唇,自言自語地說:“嗯!從身材上看,我是矮小的,但拿破侖、維克多?雨果兩位不也是這般嗎?我的前額不寬,天庭欠圓,可蘇格拉底和斯賓諾莎也是如此;我承認我是禿頂,這並不寒磣,因為有大名鼎鼎的莎士比亞與我為伴;我的鷹鼻彎長,如同伏爾泰和喬治?華盛頓的一樣;我的雙眼凹陷,使徒保羅和哲人尼采亦是這般。我那肥厚嘴唇足以同路易十四媲美,而我那粗胖的脖子堪與漢尼拔和馬克?安東尼齊肩。

“不錯,我的身體是有缺陷,但要注意,這是偉大的思想家們的共同特點。更奇怪的是,我與巴爾紮克一樣,閱讀寫作時,咖啡壺一定要放在身旁;我同托爾斯泰一樣,願意與粗俗的民眾交際攀談;有時我三四天不洗手臉,貝多芬、惠特曼亦有這一習慣;我嗜酒如命,足令馬婁和諾亞自愧弗如;我的饕餮般暴食暴飲使巴夏酋長和亞曆山大大帝也要大出冷汗。”

又沉默了片刻,賽艾姆用肮髒的指尖點了點腦門,繼續說:“這就是我!這就是我的實在。我擁有迄今為止人類曆史上的偉人們的種種品質。一位擁有這麼多偉大品質的青年是一定能幹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的。

“睿智的實質是認識自我。偉人們把宇宙的這一偉大思想根植於我心靈深處,並激勵我開始幹偉大的工作。從諾亞到蘇格拉底,從薄伽丘到雪萊,我伴隨著偉人們一起度過了曆史的風風雨雨。我不知道我會以什麼樣的偉大行動開始,不過一個兼備在白晝的勞作和夜晚的幻夢中所形成的神秘自我和真正本性的人,無疑是可以開創偉業的……是的,我已經認識了自己,而神靈也已洞鑒了我。啊!我的靈魂萬歲!自我萬歲!願天長地久,諸事如願!”

賽艾姆在屋裏踱來踱去,他那醜陋的臉上蕩漾著歡樂的光澤,嘴裏不時發出一陣像貓啃骨頭時的歡快叫聲。他反複吟哦著阿比?阿拉的一段詩文:“盡管我是這個時代的晚輩,創業祖先的未竟之業,總會曆史地壓在我的肩背。”

過了一會兒,我們的這位賽艾姆穿著他那肮髒的衣服倒臥在亂七八糟的床上,進入了鼾聲如雷的夢鄉。

哲語沉思:

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都應該認識到自己的獨特稟賦及價值。不要自以為是地高估自己,盲目驕傲,做出超出自己能力的事,也不要低估自己,不去打開自己生命特點稟賦的潛能。

當一個人知道了自己從何而來,將向何去,他就不會迷失自我,反而能夠盡可能地妙用自己的角色,在現世確立清醒的生命方向,活出生命的意義及價值。這樣,哪怕是辛苦操勞,卻不是煩惱痛苦,同時也會給自己和大家帶來仁愛、和諧、喜悅、幸福……

第98章 創造理想的自己

考慮到還有許多的單身者,下麵我打算談談尋找最佳伴侶的方法。

盡管有人為了尋找“得到最佳伴侶的方法”苦惱了十年、二十年,但是答案卻意外地簡單且輕而易舉。正與大家所預料的相反,問題不在於追求,越是追求,對方將越躲越遠。

大家也許不這麼認為,前麵不是講過“努力才會有前途”嗎?不是教導過“有求才會有所得”的嗎?這是怎麼回事呢?一旦追求,即會消失而去,這是多麼無情、悲觀呀……也許很多人會有這樣的疑問。

當然,“有求才會有所得”是事實,“努力才會有前途”也是真理。但是,我想把話題僅限於伴侶這個問題來談。當然,如果想要結婚,是可以結得成的,這是事實。但是把焦點集中在伴侶問題上時,越是追求對方,對方反而離得越遠,這一點也是事實。

大家看過狗或者貓想咬自己的尾巴時,一圈圈地打轉的情景嗎?小狗或小貓覺得尾巴很稀奇,所以轉圈追趕想咬住,但是不管怎麼轉,還是無法咬住。尋找伴侶時,與這種感覺其實很相似。如果不去追趕尾巴,而將其拋在腦後,隻管前行時,它自然就會跟在身後,但一追趕就逃走。

同樣的道理,所謂伴侶,實際上可以說像自己的半個身子,是與自己密切相關的一部分。想追趕時,卻會逃走;自然地往前時,便會尾隨而來。答案就在這裏,盡管有些不可思議,但這個比喻卻恰如其分。

下麵我想闡明兩點。第一,就是造就一個能使對方感興趣的自己。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理想伴侶。有這種理想,首先就得造就自己,使這理想的人出現在眼前時,會主動地提出“我想跟你結婚”的要求。

追求自己理想的對象,不是先決條件。譬如,自己的理想是個這樣的人,將自己認為理想的條件一一列舉出來,心想如果是這樣的人,便要跟他(她)結婚,然後去追求。非常遺憾,這麼做是難以找到對象的。要想一想,當理想的人出現時,能夠使對方產生結婚之念,應該是怎樣的人呢?對於努力改造過自己的人來說,理想的對象是會在眼前出現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結婚最重要的是要恰好相配。因此自作多情,隻管任性地追求理想的人,即使四處尋找也是徒勞的。當理想的人出現時,如果不提前將自己改造成與其恰好相配的人的話,即使真的出現,也會擦肩而過,就像新幹線一樣,飛馳而過。

因此,追求理想,將此描繪在腦海是可以的,但是要深思:當這個人出現時,自己怎麼辦呢?

譬如,將模樣很帥的電影明星作為理想,去看這明星演出,然而假定這位明星向你打招呼,用手拍了你的肩膀,這時你會怎樣呢?不會心慌意亂地逃走嗎?如果這樣,那就絕對不可能結婚的。有這樣的人出現,卻慌慌張張地逃走,羞羞答答地溜走,是絕不可能結婚的。如果你不去改造自己,一旦有這樣的人出現而恰好相配的話,就可能錯過了。這的確不能被忽視。

從女性的角度來看,這是自然而然的。對男性來說,工作上的自立是極其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工作、終其一生的工作。自己能靠這工作,以這樣的方式便可生活下去,在經濟方麵也要比較寬裕。除此之外,對未來做打算也是極為重要的。

有為數不少的男性三番五次地相親,都不成功。這樣的人以為自己與對方不投緣,認為沒有與自己相配的對象,或者沒有理想的對象。其實卻不是這樣的,而是因為缺乏對自己客觀性的評價,不明白自己應該和什麼樣的人進行交往。於是,這也太差,那也不行,忽上忽下,費盡心機,結果卻一無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