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強術:氣球是這樣吹大的(2)(2 / 3)

過了沒多久,他又說服那些商人,要他們相信,該是他們大批買進這樣那樣貨物的時候了,不能等到下個月了,因為下個月價格一定會上漲。這樣,他又多賣出不少東西。為了使他的話更有說服力,他自己打電報給自己,裝作是他的總裁打來的。電報的內容大致是這樣的:“敬告顧客,豆子的價格將會上漲。”他手裏揮動著電報,不愁顧客不向他訂購更多的東西。

普洛奇自己終於辦起了公司,成為豆芽廠的總經理。

但豆芽廠的規模開始很小,而且僅僅把豆芽當作食品賣出去,當然銷量有限。普洛奇決定把豆芽裝成罐頭。他打電話給威斯康辛州的一個食品包裝公司,得到答複,這個公司同意替他把豆芽製成罐頭——隻要普洛奇能找到罐頭筒的話。在大戰期間,所有的金屬都優先用在軍事上,老百姓隻能靠配給來得到金屬。

普洛奇感到,又是他一展高超口才的時候了。

普洛奇不經任何人搭橋牽線,直接奔向首都華盛頓。他靠他的三寸不爛之舌,“過五關,斬六將”,一直衝到戰爭生產部門。

他用了一個氣派非凡的名稱介紹自己,說自己來自“豆芽生產工會”,需要政府幫助。華盛頓的官員熱情地接待了他,他給他們的感覺好像他來自什麼農民工會,而不是什麼公司。戰爭生產部門讓這個來自明尼蘇達州的老板帶走了好幾百萬個稍微有些毛病但仍可使用的金屬罐頭盒。

普洛奇在罐頭外麵貼上標簽,寫上一個東方的名字“芙蓉”,雖然那裏公司裏一個東方人也沒有。

然後,普洛奇覺得該增加“芙蓉”產品的種類了。把豆芽加上芹菜和其他蔬菜,他就有了一道人人喜歡吃的中國菜——“雜燴”的配料了。

“這個芙蓉公司有什麼來頭?”通用食品公司的一位經理有一天問他的公共關係顧問,“他們是中國人嗎?”

“不是,”這個公共關係顧問說“公司的首腦是一個美國人,而工廠的工人多數是居住在明尼蘇達的瑞典人。”

“你在說笑話!”那位經理說:“天呐!他那些鬼罐頭都壓扁了,好像是從中國運來的。那個公司一定有世界上最優秀的口才專家和推銷專家!”

這句話說得一點都沒錯。普洛奇靠他出眾的口才和推銷術使自己一步步登上事業的頂峰,最終擠進了美國億萬富翁的行列。

西方人對口才的重視是有目共睹的。他們很早就認識到口才在信息時代的商務活動中的重要性。他們也是這樣做的。而現實中的市場交易驗證了這一點,交易雙方常常根據一個人的講話水平和交際風度來判斷其學識、修養和能力,並以此判定是否與之合作。

口才和交際的學問,今天在美國、西歐和日本等發達國家早已盛行,不論是學校教育,還是成人教育都很重視開設這門課程。

美國著名成人教育家戴爾·卡耐基以其畢生的精力教給人們怎樣做人處世,走向成功,卓有成效。“卡耐基課程”早已成為心理、口才與交際的成人教育的代名詞。美國的卡耐基學院已達1700多個。

目前,美國已有300多所大學設有說學係或演說學係。從1976年到1980年的五年間,僅獲得“說學”碩士以上的專門人才就有三萬多人。

當代商場上,提高商業經營者的口才已經成為商務人士的迫切需求。然而,麵對這種現實,國內卻有一種偏見,那就是不把口才看做是真才實學,也就更談不上把口才和交際能力看作是人生的基本功和必修課。有些人甚至認為能說會道算什麼?不過是耍嘴皮子罷了!可是真的等他需要能說會道的時候,他已經來不及磨嘴上陣了。

由於受全球經濟一體化影響,今天人們的經濟交往比任何時候都頻繁,口才的商務作用更加顯現出來。

商務人士要和對方交涉,要借鑒對方發展市場的經驗,要引進技術,要具備談判轉讓或賠償某一經濟事件的能力,還要有在大庭廣眾之中講述自己的意見,這些都需要有極好的口才,才能馬到成功、事半功倍。

市場經濟離不開公平競爭,而競爭常常離不開語言。在商業活動中,能說會道,能使顧客滿意,生意也就越做越旺;相反,板著臉,說話生硬,不得體,顧客不喜歡,老板也要炒他的魷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