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求人辦事的時候,既然是求人,無形中便處於相對卑微的位置,心理壓力自然會有,如何說話,才能顯得自己不過於卑微,這是難點之一。另外,在求人的時候,直白的請求不是難題,在無形中說出求人的話,讓對方感覺不到你是在求他,這才是真正的難題。
除此之外,隱語也用在相當多的場合,發揮出一般的語言所不能發揮出的威力。
1、隱話不是說假話
隱話並不等於假話。隱話隻是把自己的真實意圖隱藏起來,讓別人摸不著頭腦;然後在合適的時機,再予以證實,把真相告訴大家。這是一種策略性的說話,是為了達到目標而故意為之。
諸葛亮也是一個隱語高手。
諸葛妙語:
諸葛亮對劉備說:“魯肅一定沒有去見孫權,隻是到柴桑和周瑜又商量了一些什麼計策,來欺騙我們。等會你們談話的時候,你隻要看見我點頭,便滿口答應他的條件。”兩個人商量好以後,魯肅就來了。互相見過,魯肅說:“吳侯很是稱讚劉皇叔的德行,他與各位將領商議以後,就決定發兵替皇叔攻打西川。得到西川以後,拿它來與你們換取荊州,把西川作為吳侯妹妹的陪嫁禮物。隻是當我們的兵馬路過你們這裏的時候,希望你們能夠供應一些錢財糧草物資等。”諸葛亮聽了以後,連忙點頭答應道:“難得吳侯如此好心!”接著說道:“待到你們的部隊到這裏時,必然作好準備來犒勞他們。”魯肅聽了心裏暗自喜歡(計策得逞,認為諸葛亮上當)。
在這裏,諸葛亮在早已料到是周瑜的計策的前提下,卻說“待到你們的部隊到這裏時,必然作好準備來犒勞他們。”這句話其實有兩層意思,隻是老實巴交的魯肅聽不出來罷了。一層意思是當你們的部隊到來的時候,會好好地犒勞你們;第二層意思是說“好好”地犒勞你們,但怎麼犒勞你們是我們自己的事。可憐魯肅與周瑜信以為真,真的帶著部隊來,以為可以陰謀得逞了……就這樣結結實實地上了諸葛亮一次當。
古為今用:
具體說隱話的方式有以下幾種:
(1)以退為進法
放暑假時,為了讓孤兒們得到社會的關注,過一個愉快的假期,某高校決定組織青年誌願者向本市一所孤兒院獻愛心。
負責老師向所有誌願者鄭重提出:“希望每位成員能帶一名孤兒到自己家中共同生活一個暑假,讓他們得到家的溫暖。”把好不容易盼來的假期全部花在照料孤兒身上,這的確有些勉為其難,當時就遭到了大家無聲的拒絕。
短暫的冷場後,負責老師微微一笑,說:“我知道這樣可能使大家為難了。這樣吧,我尊重大家的選擇,把原計劃改為每周抽出一天時間陪孩子一起逛逛公園、做做遊戲什麼的,這樣總可以了吧?”這一提議獲得大家的一致通過。
其實,這隻不過是負責老師說話的一個策略而已。他的真實用意實際上就是希望誌願者每周能抽出一天時間陪陪孤兒,隻不過他明白,在暑假裏,即使這樣一個請求,實踐起來也是有一定難度的。於是在提出這樣一個請求前,他幹脆提出了一個更大的請求——讓他們整個暑假照料孤兒,這一請求不出所料地遭到大家的拒絕。隻不過,在已經拒絕一次的情況下,再提出一個請求,大家也就不好意思再拒絕了。而且兩次請求相權衡,大家自然會選擇後者。這樣,看似退讓,但無形中本來很難達到的目的就實現了。
(2)輕鬆玩笑法
一個打工者在一家外資企業打工,因為其見解獨特,在較短的時間內,連續兩次提出合理化建議,使生產成本分別下降了30%和20%。洋老板非常高興,對他說:“小夥子,好好幹,我不會虧待你的。”
這個小夥子當然知道這句話可能意義重大,也可能一文不值。他想要點實在的,便輕鬆一笑,說:“我想你會把這句話放到我的薪水袋裏的。”洋老板哈哈一笑,隨即爽快答應道:“會的,一定會的!”不久這個青年便獲得了一個大紅包和加薪獎勵。
麵對老板的鼓勵,青年人如果不是這樣開玩笑,而是坐下來認真嚴肅地提出加薪要求,並擺出若幹理由,那豈不在煞風景,甚至適得其反。
一個玩笑,往往能引起感情上的愉悅,而一本正經的話則往往使人緊張。隻要有可能,最好能把嚴肅的請求用輕鬆玩笑的方式表達出來,對方可能更容易接受。
(3)滿足需要法
19世紀,在維也納上層社會的婦女中,時興一種高筒、寬簷的帽子,帽簷上裝飾著五顏六色的羽毛。當這些女士進入劇場時,坐在她們後麵的觀眾往往就隻能看到她們的帽子而看不見舞台,於是不少觀眾向劇場經理提出抗議。
劇場經理真實隻是一味地請求女士們脫帽,但女士們誰也不理睬他。後來,經理眉頭一皺,計上心來,隻聽他對女士們說:“本劇場照顧年老的女士,隻有她們可以不必脫帽。”此言一出,劇場中所有的女士都摘下了帽子。
劇場經理在這裏運用的求人法就是滿足需要法。現代心理學指出,人的行為的驅動力是動機,而動機的基礎是需要。所以,隻有從滿足人們的某種需要入手,激起相應的動機,才能使人做出相應的行為。上麵這個故事中,維也納上層婦女都有希望自己年輕貌美的心理需求,因而討厭別人把她們看作老婦。劇場經理正是針對這一心理特點故意說“隻有年老的婦女可以不必脫帽”,這從反麵激起了這些婦女維護自己年輕的心理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