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漢堡品牌漢堡王算是創意營銷的代表了,它曾在Facebook上進行過一次別出心裁的“刪好友,得皇堡”活動:活動很簡單,用戶隻需要在自己的Facebook上安裝一個APP,刪除10個好友,就能得到一個免費的漢堡。而那些被你刪除的朋友則會被公開在你的Facebook新鮮事裏,讓每個人都知道。所以這個活動也被稱作:“皇堡的犧牲”。這個活動憑借強大的創意、另類的思路,在沒有做任何營銷的背景下,單靠網友熱議就輕輕鬆鬆送出了2萬多個漢堡——也就是說有2萬多人願意為了漢堡王的免費漢堡而刪除10個好友。這次營銷在為漢堡王積累大量人氣的同時,也在消費者當中樹立了這樣一個概念:漢堡王值得你付出!這種品牌效應才是漢堡王真正在意的。
二、多渠道聯合、跨界合作
這次營銷活動,UCweb不僅在內容上打出了一套“組合拳”,在渠道上也整合了各種資源,它結合客戶端、社交媒體、論壇以及合作電商等多個渠道的資源,進行了整合式營銷。亞馬遜、京東等電商企業的幫助使得UCweb比價插件的影響力一下子擴大很多。除此之外,UCweb還和惠惠合作推出雙十一購物報告,和如意淘合作微博活動,等等。這一係列線上動作都充分表明UCweb對這次營銷活動的重視。
同時,UCweb這次還將營銷重點放在了傳統主流媒體上,跨界合作,在電視節目中進行推廣。這種措施可以進一步強化移動互聯網用戶對其品牌和產品的信任。這就像一些火了一整年的明星必須在年底上一次春晚才能真正證明自己的地位和人氣一樣。雖然移動互聯網的發展昭示著科技與未來,但很多移動互聯網產品多是賠本賺吆喝,對用戶來說,雖然經常使用某些移動互聯網產品,但在心理上始終認為這些都是“小玩意”,上不得台麵。UCweb就是要通過這次跨界合作來向用戶證明: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到來,移動互聯網產品有能力站上更大的舞台。
三、適時推出、借勢營銷
每年的“雙十一”對互聯網用戶來說都是一次狂歡,甚至很多不經常上網的人也會在這一天上網逛逛,看看有什麼實惠的促銷產品。所以,雖然每年的“雙十一”電商大戰都免不了遭眾人吐槽,但這不妨礙每年“雙十一”巨大的交易額。以2013年為例,僅僅天貓就達成了350多億元的交易額。這表明用戶的購買力尚可,其購買欲望尚未飽和。在這種大前提下,UCweb適時推出自己的比價插件,幫助用戶更方便準確地挑選性價比最好的促銷商品,既順應了消費者開始在移動端購物的潮流,也通過往年電商在“雙十一”假降價的負麵形象突出了自己用比價來提供真實優惠的正麵形象。這種營銷策略旨在借力打力,隻要運用得當,很容易以小投入換來大回報。UCweb比價插件的成功證明了這一點。
4.3 人氣新玩法:金牌客戶與達人模式
對營銷頗有心得的史玉柱曾說過:“我一直認為,營銷學書上的那些東西都是不可信的,和他們想法相反的,倒可以試一下。營銷學誕生於20世紀初的美國,是當時美國幾大廣播公司搞出來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企業投放廣告。最好的營銷老師就是消費者。”史玉柱在腦白金、巨人網絡上取得的成功正是認真實踐這句話的結果。
的確,消費者才是天底下最好也最慷慨的老師。摸清“老師”秉性的企業,總是被老師厚待,並回報以豐厚的利潤;反之,隻能被老師拒之門外。那“老師”都有哪些值得企業學習和研究的秉性呢?
“崇尚權威,篤信專家”就是其中之一。
4.3.1 大企業新玩法:代言人變客戶
由於大部分顧客“崇尚權威,篤信專家”,所以使用明星宣傳是企業常見的營銷策略,但如何將明星的價值發揮到最大,就看你對他的定位了。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更加喜歡親切、平易近人的明星,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所以,明星在廣告中的身份也往往從“代言人”搖身一變成了“金牌客戶”。
在傳統營銷過程中,要想牢牢吸引住某個特定群體,很典型的一招就是抓住其中的金牌客戶。而現在,很多平台都開始運用這樣的策略,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樂蜂網。
樂蜂網的營銷微博發布後幾天內,包括佟大為、羽泉、李晨、高圓圓等百餘位名明星就會轉發,有的還會附上自己的產品使用經驗。這種傳播效果是驚人的。粗略估計,這些名人微博所涉及的粉絲數量和轉發量超過一億人次,這就是移動互聯網時代的新型金牌客戶所具備的威力。
金牌客戶往往能形成“達人模式”,所謂達人,不僅是明星。仍以樂蜂網為例,除了明星,它還有諸多來自時尚界和美容界的專家進駐,他們用自己的專業意見給女性提供時尚解決方案。所以,樂蜂網聚攏了國內幾乎最有影響力的一群“達人資源”。有時候,這種達人資源比明星的推廣更能帶來人氣。達人推薦漸漸成為樂蜂網上用戶最為追捧的話題,他們的推薦也最受用戶信賴,這一模式產生的結果自然是提高了用戶多次購買的比例,並吸引更多的用戶加入其中。
4.3.2 小企業新策略:善用草根大號
那對缺乏明星資源的中小企業來說,如何發揮明星效應,如何采用達人模式呢?以微博為例,由於微博用戶可以主動接收信息,所以微博用戶發布的微博可以被人看到,若聽眾夠多,就可以形成有效的大範圍直接傳播。如果一個人有10000個聽眾,那麼他發一條微博就有可能被10000個人看到。一條微博的傳播效果,就相當於在20個最高級的QQ群的傳播效果!
根據250定律,每一位顧客身後,通常有250名親朋好友。如果你贏得了一位顧客的好感,那麼就意味著你贏得了250個人的好感;反之,如果你得罪了一位顧客,那麼也就意味著你得罪了250個人。250定律加上微博粉絲的龐大基數,將是一個難以估計的傳播效應。
因此,中小企業不需要去尋找明星和專家,而隻需要尋找一些粉絲活躍度高的“草根大號”,在其最優質的、傳播最廣的微博中植入軟廣告就行。
從微博這個產品形態剛剛誕生之日起,市場對社會化營銷的理解和需求首先集中在快速的信息擴散上。作為擴散節點的“草根大號”,很快便成為滿足這一需求的最佳選擇。而這些草根大號在社交網絡上內容貧乏的初期也有著得天獨厚的成長空間,草根大號的創建者被媒體追捧為一種新興商業模式的創業者。因此,在當時很多企業對社會化營銷的理解就是,買大號轉發。舉個例子來說,早期的某大型電商平台每次做活動所購買的大號數量數以千計,月均購買大號的金額在百萬元級別。因此市場上也相應出現了大號轉發的廣告交易平台,月流水額高峰期過億。
大號轉發的模式使得許多中小企業的知名度不斷攀升,其產品銷量也不斷提高。當然,如今這種模式對移動互聯網用戶來說也有點審美疲勞了。他們每天要在移動互聯網上瀏覽海量的碎片化信息,也許每天他們都有機會瀏覽超過10個他關注的草根大號發布的軟廣告,這種高密度的轟炸會使得他們對這種廣告的接受度不斷降低。不過這種營銷模式本身的運用前景還是很廣泛的,隻是企業需要注意對宣傳內容進行不斷優化。
微博草根大號“天才小熊貓”就經常發布十分有趣的圖文故事,裏麵多是一些吐槽和調侃,由於文風詼諧、圖片搞笑,其轉發量一般都會破萬。不過細心的網友可能發現,他的圖文故事裏往往都會出現一些極其隱蔽的軟廣告,或者是一款新品手機,或者是一款新品電腦。但它們多是以被吐槽的方式出現的,因此絕大部分粉絲並不在意,都會樂嗬嗬地進行轉發。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有的你甚至壓根沒想到是廣告。這也正是這些廣告的成功之處。
無論如何,移動互聯網時代是優質內容的時代,明星也好,達人也好,草根大號也罷,都隻是積累人氣的渠道,企業真正需要關心的還是如何為用戶提供最優質的內容。
4.4 饑餓效應:不要把產品一次全拿出來
饑餓營銷,是指商品提供者有意調低產量,以期達到調控供求關係、製造供不應求“假象”、維持商品較高售價和利潤率,也達到維護品牌形象、提高產品附加值的目的。前麵已經提到過利用饑餓營銷來引起關注與口碑傳播效應,這裏就用一個詳細的例子來講解饑餓營銷在移動互聯網營銷人氣策略中的成熟運用。
4.4.1 搶首發+期貨模式
中國饑餓營銷的代表非小米莫屬。外界對小米為什麼能取得如今的成功充滿了好奇,雷軍卻用最簡單的語言告訴我們小米是如何獲得成功的。小米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成功,除了產品質量過硬之外,營銷的成功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那麼,小米都使用了哪些營銷方式呢?
小米最初在網上搞“搶首發”時,有些分析人士說,雷軍的做法其實就是金融投機商的做法。雷軍賣的是一種稀缺的概念,玩的是期貨模式。可是,稀缺和期貨,這也不是什麼新鮮的東西。到現在,連雷軍本人也不再避諱外界的這種觀點,他甚至確認了:小米之所以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得巨大的成功還有一點就是小米采用了“搶首發+期貨模式”的銷售形式。
所謂搶首發,就是企業率先製作出硬件和軟件都最新,技術也最先進的產品來。高端的產品想做世界級的首發是件很難的事情,沒有過硬的技術是做不了的。比如小米2全球首家采用高通APQ8064四核1.5GHz處理器,Adreno320圖形處理器,4.3英寸IPS超高PPI精度視網膜屏,2G運行內存,16G儲存空間,並且擁有全新一代背照式800萬像素CMOS攝像頭。從小米2的首發就不難看出,隻有采用這些全球最好的硬件、頂級的配置,才算是真正的全球首發,也才能打動消費者。
當然,也有些人抱怨期貨模式,主要是因為大量想買小米手機的人在網上預約排不上隊。不過小米的期貨模式卻非有意為之,而是因為手機行業都是這樣,最新款在初期1~2個月上不了量,但一樣要發布,這是硬件的規律,都需要一個爬坡的過程。而小米的硬件從全球采購,生產卻是富士康和英華達代工,很多環節小米並不能控製。不過小米公司會盡量縮短這個時間表。另外小米被認為是期貨模式,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小米有意減少庫存的壓力,因此訂貨量也一直較為保守。每次網上預約發售的時候,總是10萬~30萬部左右,賣完了才考慮下一批預約發售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