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3 APP互動
APP互動的優勢在於生動有趣,手機用戶下載各種APP的目的就是為了實用和娛樂,所以,APP互動營銷更貼近手機用戶的心理需求。
UNO為了推廣自己的新品男士洗麵奶,便推出了一款品牌App。這款APP針對該洗麵奶的主流使用人群(20至35歲年輕男士)進行定位,除了產品促銷信息,還集娛樂和交友等功能為一體,例如它針對宴會達人專門設置了“搖骰子”和“交換名片”兩種社交功能,增加了目標用戶對這款APP的使用頻率。
UNO的案例使我們看到,互動營銷不僅僅局限在企業與用戶的互動,它還包括在企業的激發下用戶與用戶間的互動。
3.2.4 論壇、貼吧互動
論壇和貼吧本身就是有相同興趣愛好的人聚集在一起進行討論的公共平台,所以在這裏展開互動活動,用戶的參與度會比較高。
從論壇開始發家的小米一直將小米論壇視為互動營銷的主要陣地,小米會時不時在論壇舉行“智勇大衝關”活動,通過過關答題的方式比拚大家對小米參數的了解,贏家不僅會獲得獎品,還會受到其他米粉的尊敬,所以很多米粉都積極參與其中,該活動參與人次一度達到近2000萬。
3.2.5 QQ空間互動
QQ空間可以說是“病毒營銷”的沃土,所謂病毒營銷,就是通過用戶的口碑宣傳網絡,信息像病毒一樣快速擴散,瞬間傳向數以萬計的受眾。QQ空間裏的信息傳播具有病毒的特性,一個好的創意,一篇好的日誌,一條有趣的“說說”,都會被迅速轉發。QQ空間的互動也以這些易於傳播的內容為基礎,這裏不再贅述。
以上這些渠道的種種創意互動案例相信給大家帶來不少啟示,隻要你用心挖掘和積累,總能想到頗具亮點的互動創意。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任何一個互動渠道都是單一的,哪怕它受眾再廣,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因此,在使用互動渠道的策略上,更應發揚互動精神,多渠道協同展開,有輕有重,有呐喊有呼應,這樣才能全麵引爆人氣,收到最佳的營銷效果。
3.3 利用新媒體,優化“整合營銷傳播”
移動互聯網的互動營銷離不開新媒體,或者說,正是新媒體的不斷湧現才促使互動策略成為移動互聯網營銷的主流。新媒體指的是新技術支撐下出現的,相對於報紙、廣播、電視、雜誌四大傳統媒體形態的新的媒體形態,包括數字報刊、數字廣播、手機短信、互聯網、桌麵視窗、數字電視、觸摸媒體,等等。
我們看到,曆史上每一次媒體形態的進步都給企業營銷策略帶來了革命性的改變和創新。互聯網剛普及沒多久,企業營銷人員就發現了這個可以定位精準客戶的新媒體渠道,移動互聯網的發展也促使企業營銷人員開始對互動性更加重視。
3.3.1 新媒體類型及特點
較之於傳統媒體,新媒體自然有它自己的特點。下麵我們先來熟悉一下幾大新媒體的特點。
一、手機媒體
如今的手機已不再單單是通訊工具,它還擔當起了“第五媒體”的重任。手機已經成為集合著通訊、視頻、上網等功能的強大的掌中媒體。移動互聯網營銷革命的主戰場就在於此。
二、IPTV
IPTV即交互網絡電視,一般是指通過互聯網絡,特別是寬帶互聯網絡傳播視頻節目的服務形式。互動性是IPTV的重要特征之一,IPTV用戶不再是被動的信息接受者,可以根據需要有選擇地收看節目內容。
三、移動電視
移動電視具有覆蓋廣、反應迅速、移動性強的特點,除了傳統媒體的宣傳和欣賞功能外,還具備城市應急信息發布的功能。另外,對於公交移動電視來說,“強迫收視”是其最大的特點。移動電視正是抓住了受眾在乘車、等候電梯等短暫的無聊空閑進行強製性傳播,使得消費者在別無選擇時被它俘獲,這對於廣告的傳播效果或許更佳。
四、博客
從2002年博客正式在中國興起以來,博客突破傳統的網絡傳播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由於博客個人性和公共性的結合特點,這一新媒體的商業價值正在被越來越深入地挖掘。根據優勢麥肯( Universal McCann) 的報告顯示,全球34%的博主承認在他們的博客上存在產品和品牌的信息,這似乎並未引起讀者的反感。正相反,很多網民對擁有博客的企業持有正麵評價,因為這些博客提供了一個開放而真誠的對話平台。
五、微博
也許你不曾留意過,大家獲取新聞消息等實時信息的首選場所,已經不是電視台的晨間新聞報道,也不是書報亭裏幾塊錢一份的各類報刊,而是一個可以分類索引、實時、凝練、精細、量身定製,並且完全免費的新媒體平台,一個儼然讓你全身心依賴的親密夥伴:微博。微博的快捷分享、快速傳播顯而易見,其互動體驗更是比博客升級不少。作為新媒體的代表之一,微博是現代企業進行互動營銷的首選陣地。
3.3.2 整合營銷傳播新思路
新媒體的風靡不代表傳統媒體的死亡,新營銷方式的盛行也不代表傳統營銷策略的完全收縮。企業總是在不斷探索新的營銷工具,以獲得更高的營銷效率。但最高的營銷效率,其實來自對不同營銷工具的整合利用。
一份報告指出:在生產消費產品的大公司的最高管理層和營銷主管中,超過70%的人喜歡用整合營銷傳播作為改進它們的傳播影響的工具。近年來,隨著新媒體的發展與日漸風靡,整合營銷傳播也因此有了新的發展。
美寶蓮在世界大眾彩妝品牌當中的領先地位,成就於它彩妝產品的多樣性和高品質。不過,在它的品牌形象傳播中,更加值得一提的是美寶蓮的新媒體整合營銷傳播。
2008年,在各大城市的地鐵、公交車廂內,一則美寶蓮的視頻廣告吸引著人們的眼球——Mabel(美寶)約會視頻。視頻內容根據女主角Mabel的約會對象特質和美寶蓮的睫毛膏色彩種類,分為4個不同篇章,並設計了“約會突發狀況情境”來傳達產品的防水特性。當受眾饒有興趣地欣賞完約會視頻後,屏幕出現一條文字提醒:“你覺得Mabel最適合和誰交往呢?”並在屏幕下方附上投票網址。
和大家以往見到的美寶蓮電視廣告片不同,美寶蓮采用的是一則互動廣告。消費者可以通過投票來決定廣告主人公的選擇,也就是說,美寶蓮的下一則廣告的劇情,是由消費者來決定的。這種有趣的互動吸引了很多消費者的眼球。該視頻廣告後簡短的一條訊息就將“接受”過渡為“交互”,並巧妙地將“終端”轉移至“網絡”和“手機”,通過POCO網這一以圖片興趣聚合的同好社區平台實現了從傳統的“視頻單向廣播”到一種互動的傳播方式。
而在深入推動互動營銷的過程中,美寶蓮還采用了多種傳播方式,其中尤其注重對新媒體的運用:博客是新媒體;視頻是新媒體;手機是新媒體;分眾也是新媒體,新媒體的大家庭越來越豐富,終端也越來越多,交互性越來越多。美寶蓮如何通過運用新媒體為品牌傳播服務?選擇隻有一個:整合營銷。
在美寶蓮POCO網的投票互動平台上,除了可以替視頻主角Mabel投票選擇男友外,還能欣賞“化妝視頻”,體驗“戀愛測試”,了解更多美寶蓮產品。美寶蓮選擇POCO網這一Web2.0網站投放,除了看重POCO網用戶基數大、流量高,用戶層年輕時尚的特性,更是為了避開門戶、娛樂、視頻網站用戶分散,人群廣泛,互動度相對低的不足。而這一種基於體驗的社區互動,與美寶蓮整體市場策略和公關計劃相結合,與POCO網的受眾利益和興趣點相結合,多種新媒體整合的溝通方式連續性地與用戶進行互動,引導用戶產生購買行動,同時對品牌、產品及服務產生有效認知。
美寶蓮花了最少的錢去整合盡量多的資源,並且通過多種傳播方式影響受眾,尤其是選用互動性強的新媒體,充分利用整合營銷傳播的優勢,達到了品牌傳播效果的最大化和最佳化。當然,我們也不能否認,美寶蓮具備任何可以進行互動營銷的品牌特質:高品質的產品,具有競爭力的功能、質量、價格、完善的渠道、服務等。所以,企業在利用新媒體進行互動營銷時,也要根據企業自身的特點進行規劃。
3.4 提供參與感,收獲忠誠度
3.4.1 小米為何重視參與感
移動互聯網時代,每個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用戶都是一位“玩家”,他們不僅僅希望免費快速地得到優質的訊息,還希望主動參與到信息的製造和分享當中。這就難怪小米副總黎萬強強調:“參與感是新營銷的靈魂。”而小米也是移動互聯網新營銷裏互動策略的堅定執行者。
先來看黎萬強提供的一組數據:“小米的銷售渠道有兩個,一個是小米網,一個是運營商的渠道,在這兩個渠道裏麵我們小米網在銷售的渠道裏麵占了70%,運營商的渠道30%,這剛剛好跟很多傳統的廠商是相反的。”
有同行好奇於小米是如何憑借自己的營銷和渠道做到這個水平的。眾所周知,小米走的是粉絲營銷路線,其主戰場即社交網站等社會化媒體,他們在這些地方又有哪些製勝法寶呢?黎萬強對他們的回答是:“3個。第一,參與感。第二,參與感。第三,還是參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