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內容策略:用戶為什麼關注你(2 / 3)

27歲的報社編輯林知宇說:“手機、微博、iPad讓我的時間和閱讀徹底碎片化了。我在Pad上下了十幾種閱讀類的APP,有各種媒體的客戶端,也有信息搜集工具,每次打開它們,都像是打開了一個黑洞。光是下載和更新就會吸走我大把的時間,可更新後的內容,我往往都隻是瞟一眼標題,就趕著去尋找其他的更新內容了。”他的一天始於微博,也終於微博,每天睡前也要拿出手機打開手機微博刷一下新鮮事。

全職太太陳菲說:“生完孩子後,我成了一個全職太太,一開始我有點擔心,害怕自己和社會脫節,有姐妹就安慰我,現在不像過去了,注冊個微博,每天全世界發生的事情,你都知道。果然,我雖然現在在家帶孩子的時間多,可是可以通過微博和朋友溝通,了解外麵的社會,還可以上論壇和年紀相當的媽媽們討論育兒經,交了不少天南海北的朋友,每天上上論壇,看看微博,學會了很多東西,我的生活也豐富多了,我現在覺得全職太太真的不會寂寞。”

我們看到,不同的用戶對於移動互聯網內容的需求各不相同,有陳遜這種關注行業資訊的,有林知宇這種單純為了刷新鮮事,打發時間的,還有陳菲這樣希望在放鬆的過程中進行溝通和生活經驗學習的。企業要根據自身的定位,為目標用戶提供最精準的內容。

三、篩選時間

再次,你要掌握即時溝通與延時發布之間的對應關係。雖然移動互聯網用戶是因為即時溝通的便捷性才對移動互聯網情有獨鍾,但這並不表示他們的閱讀習慣也是如此。微博、微信都有定時發布功能,企業發布內容的時間要符合目標用戶的閱讀習慣。過早或過遲推送消息都可能因為用戶第一時間的忽略而造成後來被其他信息淹沒。

以新浪微博的熱門微博一周排行榜為例,上榜的微博一般都是在晚上8點至10點間發布的,因為這段時間使用微博的人相對來說最多。

四、篩選熱點

最後,你還要具備分析熱點、製造熱點的能力。內容的優劣從其傳播的熱度上可見一斑,與其跟風熱點,從熱門話題上“蹭”關注,不如自己製造熱點,讓別人來跟風自己。

以新浪微博的熱門話題為例,其中的美食話題通常是討論的熱點,而一般的美食熱點多是“吃貨”們自己總結發現的,如“深夜發吃報複社會”“下午茶時光”等,但聰明的餐飲品牌在新品上市或日常推廣時也會伺機製造熱點,引起吃貨們的注意。以2014年4月16日的微話題排行榜為例,排名第一的就是麥當勞推出新品冰淇淋的話題,其熱度甚至超過之前火熱的“舌尖上的中國”。

需要提醒的是,要想做一個優質的碎片式內容整合者,需要長期的人力投入,因為優質內容分散在網絡的各個角落,需要不同的搜集、整理方法。以原創性和娛樂性很強的微博內容來說,它在搜索引擎上是無法抓取的,也就是說你的內容搜索工具肯定不能局限於搜索引擎這一個。

2.3 品牌靠口碑,口碑靠故事

企業發布的內容種類繁多,企業應當學會分類和篩選:哪些類型是需要精心策劃和著力推薦的,哪些類型是用來日常積累人氣的,不同類型的內容產生的效果各不相同。通常來說,企業發布的營銷內容共有3類:品牌塑造類、產品推薦類和活動推廣類。後麵兩者一般都是在特定的時候,如新品上市前才需要考慮,而品牌塑造類的內容,則是需要企業在平時的營銷過程中重點關注的。

移動互聯網時代,消費者的喜好是善變的,他對你的好感度也是有起伏的,因此,塑造一個穩固且值得信賴的品牌形象十分重要。要想達到這一點,企業就要學會不斷用包含優質內容的品牌塑造帖來一點點構建品牌形象。

2.3.1 生動講述品牌故事

故事是最容易被人接受的內容形式,而且也最容易說服讀者。通過微博、微信等社交媒體傳播一些關於企業創業過程、品牌價值觀等方麵的故事,是在移動互聯網端口塑造企業品牌形象的重要方法。這類內容多以故事為載體,生動地闡述一個企業的創業思路與得失,並通過故事裏包含的真實案例來講解品牌的定位與堅持。這種內容對移動互聯網用戶來說既有學習的價值,也有消遣的作用,所以十分受歡迎。

以蘋果為例,蘋果最大的代言人就是其創始人喬布斯,為了打造蘋果自身的“科技創新者”與“行業領軍人”形象,他們從喬布斯身上不斷挖掘可講述的故事,下麵就是一則流傳很廣的關於喬布斯創業精神的故事。

1976年,史蒂夫·喬布斯的朋友沃茲尼克設計出一款微型電腦,喬布斯察覺到了其中的商機,極力勸說沃茲尼克辭職,與他合作開一家新的科技公司,公司的名字就叫“蘋果”。1977年4月,蘋果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真正的個人電腦——Apple II,從此個人電腦行業創立。當年,蘋果的產值一下突破了100萬美元。1980年,蘋果在美國上市,股價一路飆升。喬布斯和沃茲尼克也因此成為億萬富翁。到1984年,蘋果的員工已經有4000名,資產超過了20億美元。同年,蘋果又推出了Macintosh產品,也就是著名的蘋果Mac機。

好景不長,戲劇性的一幕發生了:喬布斯被蘋果“踢出了門”,而踢他出門的正是他親自請來的管理者約翰·斯高利。喬布斯一氣之下賣掉了蘋果的股份,重新創業。喬布斯後來回憶說:“我當時沒有覺察,但是事後證明,我被蘋果炒是這輩子發生的最棒的事情。因為作為一個成功者的美妙感覺被作為一個創業者的輕鬆心態代替。這種感覺讓我生活得自由,由此也進入了我生命中最有創造力的階段。”

剛開始,喬布斯創辦了一家名為NeXT的電腦公司,主要業務是開發電腦新技術。1986年,他獨具慧眼地以1000萬美元的價格從美國電影電腦特技之父盧卡斯手中買下了當時很不景氣的電腦動畫製作工作室,並成立了後來享譽全球的皮克斯公司,轉戰動畫領域,1995年皮克斯公司製作的3D電腦動畫片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用電腦製作的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麵世了。這部3D動畫片的橫空出世不僅在市場上大獲成功,而且對傳統的動畫影片產生了巨大的影響。皮克斯公司當年迅速上市,並一舉成為3D電腦動畫的先鋒和霸主。隨後的《海底總動員》《超人總動員》等一係列動畫電影的成功,不僅展示了皮克斯無可匹敵的技術力量,更體現出一種生機勃勃、充滿想象力的鮮活動力。

就在皮克斯如日中天的時候,蘋果卻在新的競爭中江河日下,即便是連換了幾任總裁也無法挽回頹勢。喬布斯的機會來了。由於對蘋果的深厚感情,1996年,喬布斯將NeXT公司賣給了亟待新技術支持的蘋果,他因此擔任了蘋果公司的總裁顧問。1997年,喬布斯再次成為蘋果的總裁。重回蘋果的喬布斯立刻對蘋果進行全麵而徹底的整頓。在他的領導下,蘋果在短短的10個月時間裏開發出一款極具個性化風格的、塑料外殼包裝的iMac電腦,震驚了整個電腦界,並在市場上大獲青睞,沉寂已久的蘋果終於重放光彩。

2000年,蘋果出現季度虧損,股價隨之下跌。在這關乎蘋果存亡的階段,喬布斯再度憑借他的天才創造力和獨到的商業眼光拯救了蘋果:他決定從單一的電腦硬件生產向數字音樂領域多元化轉變,並於2001年推出了個人數字影音播放器:iPod。這款iPod成為蘋果全麵翻身的一支“奇兵”。2004年全球iPod銷量突破45億美元,到2005年下半年,蘋果已經銷售出2200萬枚iPod數字音樂播放器。

這當然不是結局,2007年,喬布斯帶領蘋果高調進軍智能手機行業,推出了風靡全球的iPhone,迅速擊敗了諾基亞、三星等手機品牌,在智能手機領域一枝獨秀。喬布斯是當之無愧的科技創新弄潮兒,因為在他骨子裏存續著永不衰竭的創新力和創業精神。正如在蘋果負責iPod部門的副總裁托尼·弗德爾說的那樣:“沒有人知道喬布斯的盒子裝著什麼顏色的巧克力糖。他從來都不在乎輸贏,在他的腦子裏總是想搞出點新的名堂。”

這則故事生動地講述了喬布斯永不止步的創業、再創業精神,這也是眾多果粉喜歡蘋果,喜歡喬布斯的一個重要原因。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其中不少都是果粉自己根據喬布斯的傳記整理的。而對於那些沒有如此強大粉絲基礎的企業來說,就要學會自行撰文講述自己的企業故事。與簡短的微博段子相比,這類故事的流傳時間要長得多,因此需要企業精心規劃和編纂。

2.3.2 適時分享經營理念

企業經營理念雖然屬於專業性的內容,但它不見得一定要以專業化的方式講述。為了達到讓顧客認同自己的品牌理念的目的,也為了給用戶分享一些值得借鑒的經營理念,企業要學會用故事將這種理念自然表露出來。

以沃爾瑪為例,下麵這則關於沃爾瑪創始人山姆·沃爾頓的經營理念的故事就廣為流傳。

山姆·沃爾頓曾教導員工說:“服務超出顧客的期待。如果你能做到這一點,他們就會不斷地再來買你的商品。隻滿足他們的要求?不,還要再做得多一些。顧客投訴怎麼辦?找借口?不,道歉。讓顧客感覺你很感激他們,因為他們的建議使你可以改進自身。”在沃爾瑪有兩句標語:“滿足需求”、“他們還在那兒,是他們使我們與眾不同”。

山姆·沃爾頓的堅持引出了現在沃爾瑪服務的3個主要原則:

一是日落原則。山姆·沃爾頓有句名言:“如果今天你能夠完成工作,為什麼要把它拖到明天呢?”於是他在沃爾瑪創造了日落原則。沃爾瑪要求員工,當天應該做完的事情必須在當天做完,要在日落之前結束當天該幹的工作。具體說,對顧客的要求必須在當天予以滿足,做到日清日結,不能拖延。顧客生活在一個繁忙的世界裏,每個人都在為自己的生計奔忙。作為商家,隻有實行日落原則才能最大限度地滿足顧客的需求,日落原則就是沃爾瑪的經營宗旨。

二是超值服務原則。沃爾瑪要求員工向每一位顧客提供比滿意更滿意的服務。具體說,每一項服務,隻是讓顧客滿意還不夠,還應當想方設法提供讓顧客感到驚喜的服務。山姆·沃爾頓說:“讓我們成為顧客的好朋友,微笑迎接光顧本店的所有顧客,向他們提供我們所能給予的服務,不斷改進服務,這種服務應當超過顧客原來的期待,沃爾瑪應當是最好的,它應當能夠提供比其他商店更多更好的服務。”

三是十步原則。沃爾瑪要求員工,無論在何時、何地,隻要顧客出現在自己10步的範圍內,都應該熱情地看著顧客的眼睛,主動打招呼,詢問顧客是否需要幫助。

所以,無論是在任何一個沃爾瑪的連鎖店,都能發現其強烈的企業文化特色,而卓越的顧客服務就是沃爾瑪的最大特色。就像山姆·沃爾頓曾經說的:“顧客能夠解雇我們公司的每一個人,他們隻需要到其他地方去花錢,就可做到這一點。”在沃爾瑪,隻有顧客才是老板,顧客永遠是對的。“要為顧客提供比滿意更滿意的服務”,沃爾瑪真正做到了這一點。

這則故事通過對沃爾瑪創始人經營思想的介紹與肯定,間接強化了沃爾瑪在消費者心目中“專注服務、尊重顧客”的品牌形象。而讀者也樂於閱讀和分享這類故事,對他們來說,這不是推廣軟文,而是經驗分享。

類似的故事還有很多,他們從各個角度詳細而完整地構建了一個鮮活的品牌形象,是品牌形象與粉絲口碑的重要保障。要想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始終保持品牌熱度,維係粉絲對你的追隨,就要趁早開始設計自己的品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