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女人】
分享就像是釣魚投下餌料,放長了線就可以釣大魚。
有心人能準確記住別人的名字
見到這個命題,很多女人會立刻有不屑的表情。
“記別人名字有什麼意思?”
“我太忙了,沒時間記住別人的名字。”
“我不行,我記憶力不好。”
如果你總是這樣抱怨,那麼你在人際方麵不會獲得大的成功。許多成功人士都有記住別人名字的驚人能力,他們總是擠出時間來記住別人的名字。
吉姆法利從來沒有進過一所中學,但是在他46歲之前,已經有四所學院授予他榮譽學位,並且成了民主黨全國委員會的主席、美國郵政總局局長。他成功的秘訣在哪裏呢?原來,他把別人的名字存入了自己的感情賬戶。
有人去訪問他,向他請教:“據說你可以記住1萬個人的名字。”
“不,你弄錯了,”他說,“我能叫出5萬個人的名字。我在為一家石膏公司推銷產品的時候,學會了一套記住別人名字的方法。”
他說這是一個極其簡單的方法。他每當新認識一個人,就問清楚這個人的全名、家裏的人口,以及幹什麼、住在哪裏。他把這些牢牢地記在腦海裏。即使一年以後,他還是能夠拍拍別人的肩膀,詢問他太太和孩子的情況。難怪有這麼多擁護他的人!
在羅斯福競選總統期間,吉姆法利每天都要寫好幾百封信,給遍布西部和西北部各州的熟人。然後他跳上火車,19天內行程12000裏。他每到一個市鎮,就跟他所認識的人一起吃飯、喝茶,向他們傾吐一番“肺腑之言”。然後又繼續他的下一站。結果是:他使得羅斯福獲得了眾多的選民,進入了白宮。
吉姆法利說:“記住人家的名字,而且很輕易地叫出來,等於給別人一個巧妙而有效的讚美。因為我很早就發現,人們對自己的姓名看得驚人的重要。”
或許這就是吉姆法利成為郵政局長的奧秘之一。他洞悉了人們的心理:對自己的名字是如此關注。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常有這樣的尷尬:常常碰到一個似曾相識的人跟你打招呼時,你卻一下子叫不出他的名字來;有時候,這名字好像就在嘴邊了,但就是想不起來。遇到這種情況,不要自作聰明,隨便稱呼對方。以下有三種看似巧妙得體的做法,其實都是十分不禮貌的。第一種姑且命之為開門見山法:“是呀,我們好像見過麵,不過,我一下記不起你的尊稱。”另一種是以退為進法:“啊!您老哥還記得我嗎?”第三種是微笑遮掩法,對他勉強地“嗨嗨”幾聲,點個頭或微笑著敷衍過去。
有“心機”的人對於隻見過一次麵的人,即使時間再短,也往往還能記住對方的姓名,有的甚至在事隔幾年之後,偶然在街上碰到,還可以叫出對方的名字,令對方感動不已。如果你想在自己的感情賬戶上添加一筆資金,你就要在記住他人名字上下些工夫。
【寫給女人】
有時候,一長串恭維的話也比不上準確叫出對方的名字管用。這就是細節的巨大影響力。
調換身份,站在對方的立場上思考
溝通大師吉拉德說:“當你認為別人的感受和你自己的一樣重要時,才會出現融洽的氣氛。”我們需要多從他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如果對方覺得自己受到重視和讚賞,就會報以合作的態度。如果我們隻強調自己的感受,別人就會有抵觸情緒。
在美國的一次經濟大蕭條中,90%的中小企業都倒閉了,一個名叫傑拉德的人開的齒輪廠的訂單也是一落千丈。傑拉德為人寬厚善良,慷慨體貼,交了許多朋友,並與客戶都保持著良好的關係。在這舉步維艱的時刻,傑拉德想要找那些朋友、老客戶出出主意、幫幫忙,於是就寫了很多信。可是,等信寫好後他才發現:自己連買郵票的錢都沒有了!
這同時也提醒了傑拉德:自己沒錢買郵票,別人的日子也好不到哪裏去,怎麼會舍得花錢買郵票給自己回信呢?可如果沒有回信,誰又能幫助自己呢?
於是,傑拉德把家裏能賣的東西都賣了,用一部分錢買了一大堆郵票,開始向外寄信,還在每封信裏附上2美元,作為回信的郵票錢,希望大家給予指導。他的朋友和客戶收到信後,都大吃一驚,因為2美元遠遠超過了一張郵票的價錢。每個人都被感動了,他們回想起了傑拉德平日的種種好處和善舉。
不久,傑拉德就收到了訂單,還有朋友來信說想要給他投資,一起做點什麼。傑拉德的生意很快有了起色。在這次經濟大蕭條中,他是為數不多站住腳而且有所成的企業家。
時常有些人抱怨自己不被他人理解,其實,換個角度可能別人也有同樣的感受。當我們希望獲得他人的理解,想到“他怎麼就不能站在我的角度想一想”時,我們也可以嚐試自己先主動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也許會得到一種意想不到的答案,許多矛盾、誤會等也會迎刃而解。
喜歡購物的女人其實就經常遇到這樣換位思考的場景。比如你在可以砍價的衣服店裏看中一件合適的衣服時,會先問一下多少錢。大部老板會說“先試試,試試再說”,其實這就是老板站在你的立場上思考,如果你真穿起來特別合適的話,對價格就會不那麼看重。如果價格比較高,老板還會說這樣的話:“這是名牌,折價才賣這麼多呢,你去大商場看看,貴出好幾倍。”這就是老板巧妙地揣摩到女人的虛榮心,所以用這一招來讓你感覺到買了這件衣服實在是占盡了便宜。而基本上,在這樣的攻勢下,大部分女人會心甘情願地買走衣服。
小商販的換位思考能牢牢抓住顧客的心,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也不妨多多運用這種思考方式,你的形象在周圍人心中就會更加親善可近。
【寫給女人】
學會轉換立場思考問題,你的視野才能更開闊。
美德也有行不通的時候
你的善良嬌慣出別人的“忘恩負義”
拒絕別人好像是特別難的一件事情,我們總在擔心我們的拒絕會引起對方的不滿,進而造成我們人際關係的緊張。事實上,一個不懂得說“不”的人,往往會讓自己感到勞累不堪,也會讓周圍的人不滿。因為他們已經養成了依賴你的習慣,你的一個小小的疏忽就會讓他們覺得你在敷衍。不要責怪對方的“忘恩負義”,因為是你慣出來的。
每一天我們都會麵對他人的各種請求,比如借錢、請你幫忙做某事、邀請你去參加一個活動等。如果我們並不願意接受這些請求,卻又不好意思說“不”,我們就會使自己陷入十分為難的境地。或者違心地答應下來,心裏卻別別扭扭;或者假裝答應卻不做,失信於人……
劉丹的同事們老找她借錢,每次遇到借錢的同事,她總是不好意思拒絕,於是從自己節省下的微薄工資裏拿出一部分外借。不僅如此,還有一些同事借了錢老是不還,劉丹也不敢去討要,結果讓自己陷入了窘境。這一天,劉丹的同事英潔又找她借錢,劉丹想起自己的存折都已經掏空,就隻好拒絕了她。結果英潔很不滿地對她說:“我還是你的朋友呢,借給別人錢倒爽快,跟我就裝窮。”一席話讓劉丹有苦難言,萬分委屈。
劉丹最開始借錢給同事是出於好心,而後則陷入了“不拒絕”的惡果中。她不會說“不”的原因可能是她很講麵子,生怕別人說自己“不通人情”。所以為了照顧麵子,常常做一些違心的事情。社會上有很多不懂說“不”的人。比如在飯店吃飯,明明知道不該自己掏錢,但對方不主動,自己隻好大方一把。當然也可能是劉丹沒有拒絕的習慣和技巧。拒絕其實也是一種習慣。
幽默有時可以在拒絕他人的過程中發揮良好的效果,既照顧了對方的情緒,又能達到婉拒對方的目的。
錢鍾書先生創作的《圍城》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一位拜讀過此書的外國女士屢次想要拜訪他,好當麵表達自己的讚賞之情。而錢鍾書向來討厭沽名釣譽,也不希望自己的學術研究時間被別人占去,於是他在拒絕別人時用了一個奇妙的比喻。錢鍾書在電話裏對想拜訪他的英國女士說:“假如你吃了個雞蛋覺得不錯,又何必認識那個下蛋的母雞呢?”用下蛋的母雞比喻自己,不但巧妙生動,而且表現出了錢老和藹可親的性格。對方哈哈一笑,隨即也明白了錢鍾書的婉拒之意,所以電話裏讚賞兩句之後就主動地結束了談話。
錢鍾書用幽默的方式拒絕了別人,又不讓對方感到難堪,這樣的拒絕就是成功的拒絕。想一想,如果他違心地接受了對方的要求,而在會麵時心裏又想著自己沒有完成的研究工作,恐怕對方也會被他的漫不經心惹惱。所以在此明智而高明地拒絕就是最好的選擇。
在日常生活中,要想拒絕別人,做起來其實並不難。學會說“不”的實質就是學會自如地表達否定的、不願意的感受,以直率、坦誠和恰當的方式表達你當時的感受。學會合理地拒絕,你就掌握了生活的主動權,就學會了生活。這種自我維護,能夠使你有更多的時間專心做自己該做的事,也使他人能夠意識到你的權利,真正理解並尊重你。
【寫給女人】
英語有一個經典的拒絕表達法,即“I'd like to,but……”,學會使用“but”,但也不要忘記了“like”。
人人都愛“馬屁精”
我們用“馬屁精”來形容一些喜歡說奉承話的人,並且常常帶有貶低的意味。實際上,你不妨問問自己:我真正討厭過奉承話嗎?大多數情況下,答案是否定的,除非有的讚美實在毫無來由,而且諂媚之意過於明顯,讓人聽了反胃。對於適度而誠懇的讚美,幾乎是人人都能受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