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避免心力交瘁(1)(1 / 2)

一、身體健康並非沒有疾病

1.養心為禦病之本

我國傳統文化中,養生是一門內容豐富的學問。養生首先在於養心,因為養生不僅是一個身體的調養問題,而且是一個心理調適的問題。那麼怎樣才能養心呢?

養心首先要節製自己內心的欲望。俗話說:“欲壑難填。”人的欲望是永遠都無法得到真正滿足的,而憂能傷心,也能傷身,所以要正確地對待人生中的得與失。人生道路是坎坷不平,艱險莫測的,也許在人生的某一段時間裏你擁有金錢、權勢等等自己想要的東西,如果不知足,貪欲日益增多,越來越追求享樂,那麼,當厄運來臨,什麼都失去的時候,會感到痛苦萬分,這些都是由於欲望不能滿足而導致的。當然,我們並不提倡完全棄絕欲望,而是不能貪婪。節製欲望最好的辦法是要常有一顆滿足之心,隻有這樣才能時常感受生活的美好和幸福。

養心還要放情自然。人類本身就是大自然的創造物,人與自然是相通的。在物欲橫流的現代社會,人心被各種各樣的物欲所蒙蔽,整日工於心計,追逐名利,怎麼才能放情自然,養心禦病呢?在現代發達國家,有條件的人把家安在風景優美的郊區,就是為了使自己能夠生活在大自然中,以求陶冶人的情操,開啟人的心靈。人久居鬧市,心久係官場,人實際上活得很累,這時候,到大自然的懷抱中沐浴陽光、春風,看著湛藍的天空,雖然做不到“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但至少可以蕩滌人的心靈,神清氣爽。

古人說:“人心有真境,非絲非竹而恬愉,不煙不茗而自清芬。須念淨境空,慮忘形釋,才得以遊行其中。”人隻要在內心維持一種真實的境界,無需音樂來調劑生活就會自然感到舒適愉快,也不需要烹茶就能使滿室飄散著清香。隻要心境澄明,思想純淨,就會擺脫一切煩惱,超脫形骸之外。

2.要珍惜健康

健康是人生的資本,沒有健康,人生的其他一切都免談。很難想象一個人沒有健康的身體,卻能在激烈的社會裏開創事業。我國著名數學家陳景潤英年早逝,如果他有健康的身體,就會為我國的數學研究做出更大的貢獻。

健康包含三要素:身體的健康、心理的健康和心智的健康。身體的健康不僅需要人類不斷地研究疾病發生的根源,從醫學上為身體健康提供保證,解除各種病痛。而且還需要人們懂得養生之道。是不是每天大魚大肉、飲酒縱欲就有利於健康?顯然不是,而且恰恰相反,每天粗茶淡飯、清心寡欲才是真正的健康之道。現代人常犯的心髒病、腦溢血、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皆與飲食有關。西漢著名的辭賦家枚乘早在他的《七發》之中就論述了縱欲之害。他說,帝王們出入都乘坐車子,可說是癱瘓的征兆;幽深清涼的宮院,可稱為傷寒中暑的媒介;嬌姬美女,可叫做砍伐生命的利斧;香鬱的美酒,就是腐爛腸胃的毒藥。現在,太子皮膚細弱,四肢不能自如屈伸,筋骨鬆弛,血脈阻滯,手足懶怠,美女侍奉前後,整天遊玩宴樂,在密室中放縱情欲,這是把毒藥當作美食,戲弄猛獸的爪牙啊!

除了身體的健康,還要有心理的健康和心智的健康。現代社會中日益激烈的競爭,複雜的人際關係,快節奏的生活,都成為心理上發生疾病的誘因,甚至心理和心智上的疾病比身體上的疾病造成的危害更大。心智健康與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都有關係,智力上的缺陷有時是天生的,但心理的負擔會使智力開發受到阻礙。

健康的獲得需要不斷的投資。人類追求健康,就要建立文明的、有利於身心健康的生活方式。樂觀、營養、運動和節製是健康的金鑰匙。

3.生命在於運動

俗話說:“流水不腐,戶樞不蠹。”運動著的事物是不會腐朽的,人的生命也同樣如此,經常運動可以使人的生命有機體處於活躍狀態。現代社會生活節奏日益加快,每天在工作場所打拚的人們總是忙忙碌碌,很少有時間去運動,所以現代人患各種疾病的機會比較多。

運動是生活中一項重要的生活內容,運動不僅有助於身體的健康,而且有助於個性的發展完善。有人會認為,運動是那些老年人的事情,退休以後在公園裏打打太極拳,做做氣功等等,但是為什麼到老年了才認識到運動對於生命的重要性呢?為什麼不從年輕時就開始運動,維護生命的健康,提高生活的質量呢?

4.有空多爬山

你有沒有體會過“會當淩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受?當你曆經艱險,排除萬難,終於登上頂峰,勝利的喜悅一定會使你的心情愉快,精神舒暢。

爬山是一項鍛煉肌體、磨煉意誌的運動。在爬山過程中你會遇到一些障礙,這些障礙需要你協調你的肢體,每一塊肌肉都在為越過障礙而緊張,爬山還需要你具有堅強的意誌,隻有具有不屈不撓的頑強意誌才能堅持到底。盡管你在登臨絕頂前一時會感到很疲憊,但當你真正站在絕頂,俯瞰四周的景色,你會充滿勝利的喜悅和滿足,那一刻心曠神怡、神清氣爽的感受是難以用語言描述的,你甚至想大聲地呼喚,隻是為了證明你真的登到了高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