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避免婚姻失敗(3)(1 / 2)

家是什麼?家是“休整地”和“加油站”,當你在工作中與各色人等周旋、交往,絞盡腦汁做好工作,以免被老板“炒魷魚”時,你的體力和精力正在被悄悄地“透支”,而家就是你調整身心和恢複體力、精力的加油站,當你遭受巨大的挫折、垂頭喪氣,家人的鼓勵和支持會給你莫大的勇氣和力量。

這一切都要靠夫妻雙方努力去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首先是平等,夫妻之間是平等的,平等是營造良好家庭氛圍的前提。其次是理智,理智能夠戰勝情感,在發生爭執時要理智地克製。最後是開放,它是指家庭成員能夠坦率地平等地相互溝通,以增進理解,使家成為每一個家庭成員精神的港灣。

3.責任要掌握分寸

家人之間的關係是最親密的,相互責怪就在所難免。“你是怎麼搞的嘛!”“你看你看,又做錯了……煩不煩哪?”“早跟你說了,不要那樣嘛!”“怎麼樣,果然!”戀愛時男女之間的嗔怪透著甜蜜羞澀和親熱,而家人之間的責怪往往就有些不給人麵子和發泄的成分,如果沒掌握好分寸,很容易引發激烈的爭執和吵鬧。

作家劉心武曾經撰文指出家庭成員之間責怪是有禁區的。當家庭中的一員在社會中受到挫折,特別是在大風大浪中遭到重挫時,其他成員對他即便是輕微的嗔怪,也會釀成意想不到的大悲劇。“文化大革命”中,一位知識分子被打成“反動權威”,單位裏到處是揭發他的大字報,但這尚不足以使他精神崩潰,回到家裏,妻子雖然知道大字報上揭發他生活作風問題的內容不足以令人相信,但仍然忍不住嗔怪道:“哎呀,沒想到你還真有些個花花事兒啊!”僅此一句,便令他那瀕臨破碎的心難以承受,當晚便自殺身亡,事後其妻子痛不欲生,悔恨不已。

當某一個體麵對著社會中的對立麵或競爭者時,他或她有可能是相當堅強的,但回到家裏麵對著並無利益衝突的親人,他或她卻可能會相當地脆弱。一般講,每個人柔弱的一麵是向內l的,堅韌的一麵是向外的。平時家庭成員之間不僅相互嗔怪甚至大吵一場都沒什麼大驚小怪的,甚或還是生活中的一段值得回憶的小插曲,但當家庭中某個成員或者夫妻雙方共同遭遇挫折、困難時,那麼,便隻能是攜手共渡難關,相濡以沫,萬不能相互責怪,雪上加霜。

4.擺正事業與家庭的天平

事業與家庭是人生天平的兩個砝碼。把精力過多地投入到事業之中的男女,必然在家庭生活方麵會有所失,因為事業與家庭之間有時也存在著嚴重衝突:一方奔忙於事業,忽略了家庭,另一方為了家庭而耽誤了自己的事業,自然心裏也不平衡。

但是,也有許多家庭不僅夫妻雙方事業成功,家庭生活也幸福美滿,為什麼呢?這就要從夫妻雙方的認識上尋找原因了。事業、家庭雙豐收的夫妻無論是在家庭中還是在各自的事業中,都能互相幫助,互相為對方提供便利。兩個人合作的力量是巨大的。

當然,也有一些婚姻中,丈夫或妻子甘心情願地做襯托鮮花的綠葉。他們中的一方全身心地搞好後勤,管好家庭,教育子女。如果這樣能夠博得丈夫或妻子的深切理解,當然也很好,但就怕在事業上日漸取得成就的丈夫或妻子,漸漸地與甘願“犧牲”的一方在思想上不再能達成共鳴與和諧,使婚姻關係出現了裂痕。

曆史上也有這樣的情況存在,即一些全身心地投入事業的人考慮到自己不能顧及家庭,就及早地在事業與家庭之間作出了抉擇。比如著名的婦產科醫學專家林巧稚割舍愛情,獻身醫學;著名教育專家吳貽芳,終生未組建家庭,獻身祖國教育事業。

事業與家庭的矛盾還會存在下去,其中甘苦隻有身臨其境的夫妻雙方才能體會。我們的忠告是:如果你有能力、有才幹,不管你是男性還是女性,都請不要放棄展示才華的機會,人的一生最光輝的時刻就如流星劃過天際一樣短暫,請千萬珍惜。同時,我們每個人都要對家庭盡自己應盡的責任,盡可能處理好家庭與事業的矛盾。

四、教子有方

1.不要漠視孩子的感受

不少孩子有這樣的看法:“每當我和爸爸的意見不一致時,他都以勢壓人,不讓我說話,瞎批評。”家長不允許孩子發表自己的意見,也不調查問題的來龍去脈,而是一味地大發脾氣,嚴格地說,這種做法是違背教育宗旨的。孩子也是一個獨立的人,他(她)也有自己的獨立人格,獨特的思維方式。作為父母尤其應該理解重視孩子的感受。

兒童由於身體智力發育的不成熟,有許多不同於成人的特點,所以,比成人更需要理解。可有些家長忽視了兒童的這些特點,常常不自覺地用成人的行為標準要求孩子,其結果往往對孩子造成傷害。還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根本就沒有什麼理解能力,隻需要遵照大人的話去做就可以了,至於孩子的喜怒哀樂就更沒必要去注意了。其實,往往正是由於對孩子的漠視和不理解,造成孩子和父母關係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