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避免婚姻失敗(2)(1 / 2)

2.夫妻之間應有所保留

夫妻之間有所保留,這不能視之為對愛情的不忠,這是一種夫妻相處的藝術。有一位姑娘與戀人相戀了整整五年,但她始終在心中有個痛苦的傷痕,在婚前她猶豫過要不要告訴他,在新婚之夜,她終於告訴了他一段痛苦的曆史,而當他得知自己的妻子並非處女時,大為震驚,突然間不能接受這個現實,於是他與她一直處於“冷戰”的狀態。他們雖然名義上是夫妻,實際上卻形同陌路。她也曾經後悔告訴了他,但她仍然希望他能夠回心轉意,重新揚起愛的風帆。其實,她應在婚前對他坦陳痛苦,請他三思而後行,如果不想說,那麼婚後也不要說。

夫妻雙方既然是獨立的個人,就各有各的頭腦和想法,看問題的角度也就有所不同,從男性角度可以理解的問題,在女性看來又會有不同的認識。有所保留並非說謊,更何況說謊也有善意和惡意之分。夫妻之間應保留易引起誤會的想法和陳述。這就需要夫妻雙方互相了解各自的思維習慣和喜好。例如,你的妻子眼睛較小,她常在你的麵前說:“你一定希望我是大眼睛。”此時,你應知道眼睛小是天生的,無法補救,不如說一些好聽的話讓妻子高興:“如果我喜歡大眼睛的姑娘,我早就和那樣的女人結婚了,而實際上並非如此,我娶了你,我就愛看你細眉細眼的樣子。”

喪妻的丈夫再婚,後妻會問:“你會像愛你前妻那樣愛我嗎?”有的男子會回答說:“不。”其實此時他應說:“我對前妻的愛和對你的愛是不同的,不能相比。”這樣說,就比較委婉。

什麼樣的話該保留,什麼樣的話不該保留,這又是一個問題。對婚前的飛短流長,單位裏領導、同事的評論,如果都以“枕邊風”吹向對方耳邊以示親親密密、心心相印,無意間夫妻兩人便走進了“猜忌”、“懷疑”的危險地帶或增加不必要的心理負擔。特別是青年夫妻家庭,“過去的戀人和情史”、“私房錢”等都是引起夫妻矛盾的“地雷”,有時甚至會引起家庭的解體。工作上的事更沒必要也不應該事事向對方“彙報”。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周恩來與鄧穎超是一對恩愛夫妻,周恩來婚前在法國曾經有過一位女友,但因不能誌同道合而分手,這些周恩來向鄧穎超無所保留。結成夫妻之後,周恩來與鄧穎超相伴走過風雨幾十年革命道路,但周恩來無論在革命戰爭年代,還是在“十年浩劫”的艱難時期,都不把工作帶人家庭生活中,對鄧穎超該保留的堅決不說。即使在臨終前也不曾向鄧穎超說過不該說的事情。

3.夫妻如何保持恰當的心理距離

婚姻是座圍城,外麵的人想進去,裏麵的人想出來,不少已婚的人感覺自己被家庭包裹得太緊了,以至於沒有可以自由呼吸的天地。其中原因之一便是夫婦間沒有調整好相互之間的距離,沒有學會給自己和對方留下適當的心理空間。有一位美國婚姻專家說:“在婚姻生活裏,每個人都需要有一些空間。不隻是物理的空間——像一個小房間,可以把自己關在裏頭;還有心裏的空間,心裏的空間可以假想為一個人心理上的小房間,沒有這個空間,人不可能成長,如果沒有成長,即使感情再好的夫婦最後也會彼此厭倦。”

夫妻保持恰當的心理距離首先需要在家庭生活中保持一定的物理距離,比如欣賞一幅畫離得太近,隻能看見一塊塊顏料,體會不出整體的美感和意蘊。在家庭生活中保持一定的物理距離是指夫妻兩個除了共同進行的生活內容以外,還需要有各自活動的空間,比如丈夫喜歡讀書,妻子愛打麻將,這時妻子就應理解丈夫的喜好,不應強求丈夫加入自己的麻將圈子,或給丈夫創造一個安靜的、讀書空間。有時物理距離比如適當的分別有助於增強夫妻感情,保持夫妻間的神秘感和新鮮感。俗話說的“小別勝新婚”即是這個道理。保持一定的物理距離有利於保持一定心理距離。

夫妻間保持心理距離,就是讓夫妻保持各自個性上的閃光點,讓夫妻各自保留心中的一塊自由活動的綠地,誰也不要試圖挖空心思地去改造對方,而是要設法適應對方,讓對方有獨立的人格、獨特的個性和相對獨立的交際圈。生活中最常見的是夫妻間幹預過多,使對方束手束腳,寸步難行,以至於關係惡化。有距離才有吸引力,在婚前,戀愛雙方正是由於互相之間有物理距離和心理距離,才會使戀人們感到如醉如癡。婚後,如果認為結婚了,不需要什麼距離,那麼婚前的浪漫就會在婚後消失殆盡。

夫妻間保持心理距離,並不是要使夫妻各過各的日子,也不是設置心靈上的屏障或戒備防線。距離必須是有限的,適當的。如果一對夫妻為了保持距離,除了周末兩個人呆在一起以外,其餘時間各幹各的事,誰都不幹涉誰,這樣的生活很容易造成感情距離。距離不能太遠,當一方感到痛苦或迷惘時,不要讓他(她)牽不到你的手。夫妻之間保持獨立的個性必須建立在共同的生活基礎之上。否則兩個人也不能稱之為夫妻了。什麼樣的距離才是合適的呢?這需要每一對夫妻自己去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