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是一首優美的歌,這支歌的主旋律有時激越高昂,有時舒緩浪漫,有時悲壯深沉。促成它起伏變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比較重要的就是戀愛與婚姻。家庭是社會的細胞,一個成功的人生,首先應該有美滿幸福的婚姻家庭。
完美的婚姻在人類生活中占有如此重要之地位,以至於許多人類學、社會學和心理學者將缺乏婚姻的家庭稱為“不完全家庭”。我們經常可以發現,有些人十分羨慕自己周圍美滿的婚姻,似乎經常感到這種婚姻對自己來說,簡直是可望而不可即。其實,人人都能達到完滿的婚姻,“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
許多婚姻的失敗是可以避免的,而且即使曾經有過失敗的婚姻,隻要能從中吸取教訓,仍然能夠重新建立幸福美滿的婚姻關係。
一、莫把婚姻當兒戲
1.切莫“閃電式結婚”
有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眼見福利分房“大限”將至,各路好漢都紛紛赤膊上陣,想在最後一班車上占個座位。無奈僧多粥少,不少單位都推出一項政策:結婚的優先,沒執照的免談。雖說這政策與國家計生大計不符,可領導也有領導的難處。出差上海偶遇大學時代的同學老高,立即被拉到“寒舍”長敘。“寒舍”不寒,裝潢考究,我深知老高單位的政策,就問:“領到執照了嗎?”
“領到了。”
“那還不快請夫人出來見見?”
“哪有什麼夫人。談了個妞,上個禮拜剛拜拜了。”
聽出個中蹊蹺,我忙問究竟,老高點燃一支“萬寶路”說:“我們單位的政策你是知道的,憑證分房。聽說要取消福利分房,我氣得請了半個月的假回老家散散心。誰知回家後我那當鄉長的表叔半天就幫我解決了問題:他找了個姑娘跟我合拍了一張‘結婚照’,到公安局大印一敲,好事成功,我第二天就趕回去參加了分房。”
“人家姑娘能願意?她不怕以後找不著老公?”
“得啦,你的榆木腦袋比農村的閨女還保守,大家都明白,這是光榮致富,拍一張照5000元,從天上掉下來的餡餅幹嘛不撿?”
“那你呢?不怕犯重婚罪?”我打趣說。
“咱哪能知法犯法!房一到手,立馬離。你不離,人家姑娘還著急呢!”
我默然,老高拍著我的肩說:“怎麼樣,也給你辦一個?給你算優惠價。”
“那不行,我擔心分到了房子卻找不到好對象。”
“別傻了。現在的姑娘哪個在乎你是誰,人再好,沒房頂個屁!”
半壇子女兒紅一直喝到深夜,我也沒接受老高的美意。大醉中,我告訴老高,我相信自己下個世紀一定能掙到一套四室一廳,也相信能找到一個在乎我甚於在乎房子的老婆。
遺憾的是,生活中確有不少女性重房子而不重人品和才華,除此之外,還有為了金錢、權勢、美貌等而結婚的情況。其實,單純為了某一功利目的而結婚是愚蠢而且可悲的。婚姻關係的締結首先要以男女雙方的愛情為前提,如果不以雙方的感情為前提,單純為了滿足某一方麵的需要而締結婚姻,一旦某種需要得到滿足,婚姻的裂痕就開始出現。因為人的需要是無止境的,一個需要得到滿足,另一個需要又產生了,而婚姻關係並不是滿足人的多方麵的要求的全部手段。還有的人是為了結婚而結婚,這也是一種悲劇。許多大齡青年迫於外界輿論和父母的壓力,倉促成婚,婚後發現雙方性格根本不合,產生不了愛情,造成身心上的痛苦。有的為了維係家庭而勉強湊合,有的則以離婚收場。
為了某種目的而結婚,這種杯水主義的婚姻終究要失敗。婚姻不可草率,男女雙方首先要明白結婚意味著承擔建立家庭的責任和義務。每一個家庭都是一個社會細胞,要承擔一定的經濟功能和社會功能,要贍養老人,撫養子女,夫妻共同從事家務勞動。“閃電式”婚姻,使婚姻風險加大,也造成了社會的不穩定。
即使是為了愛情而結婚,戀愛時期的愛情與婚後夫妻之間的愛情是不同的,人在二十五歲時的愛情不像十五歲時那樣天真,而五十歲時的愛也不像二十五歲時那樣熱烈。但正是在歲月的流逝中,在烏發漸白的過程中,隨著相互的理解和溝通的加深,夫妻之間的感情也會日益加深。如果夫妻中的一方能夠理解對方,並竭力去幫助他(她)減輕他(她)的生活負擔,解除他(她)的憂慮和煩惱,那麼,他們的愛情必然會越來越鞏固。
當然婚姻也需要以經濟條件為基礎,沒有經濟基礎的婚姻猶如建在沙灘上的城堡,經不起歲月的衝刷,但不能把經濟條件當作目的。夫妻雙方完全可以靠自己勤勞的雙手改變自己的經濟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