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好一個領導,當然首先要讓部下聽你的話。而要讓手下人聽話,重要的一點是要讓他們發自內心地聽話,而不是懾於權威,或被嚴格的懲罰條例所嚇。而如果你能常為手下考慮,那麼就等於你處處在想著如何滿足部下的要求,當你的部下感受到這份真實的感情時,一種感恩圖報的心理會使他們甘心聽你的話,這也是人際交往中“要得到得先付出”原理的體現。
其次,多為部下考慮也能使領導樹立一種較好的人格形象。領導的綜合形象很重要,如果部下很佩服你,那麼他就將甘心地置於你的領導之下,而如果他心目中的領導形象是無能、自私的,那麼他在大部分情況下是不會心甘情願受你的指使的。綜合形象中重要的一點就是是否善待他們,如果領導能多為部下考慮,他就在部下麵前樹立了一個無私、善良的形象,而這是很能讓部下感到敬佩和高興的。
再則,為部下考慮的人多是善解人意的,他們總能理解別人的歡樂和痛苦,總能發現你的不滿和意見,然後加以引導和啟發。
要學會多為部下考慮,首先要有很強的服務意識,心裏要清楚:領導的基本職能是為整個集體服務、為員工服務,在為他們服務的同時,讓他們努力發揮自己的潛能。我們要清楚:領導的價值體現是要通過員工來實現的,沒有廣大員工的成功就沒有領導的成功,而有了廣大員工的成功,才會有領導的成功。沒有比爾·蓋茨手下的百萬富翁就沒有他這個億萬富翁。所以,領導要樹立牢固的服務意識。
4.不搞特殊化
人生論吃不過一碗飯,論睡不過一張床。當個領導,沒有必要也不應該處處擺闊,生怕別人不知道。其實越想突出自己是領導的人,別人越不把他當領導,而且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也越低。
特殊化隻會助長人的享樂思想。平時吃要吃好的,即使吃不下,也得擺擺派頭。穿要穿名牌,買不起就想法子讓人送。家裏用的,都要上檔次,否則就不算是領導。禹作敏去參加人大會議可以開十幾輛奔馳,一些小領導沒能耐,在自歎自己命不好的同時,也不忘用盡單位所有的錢去買輛桑塔納。
殊不知特殊化是害了自己,也害了社會。當你大搞特殊化的時候,群眾已遠遠被你拋在腦後,關係是越來越疏遠。某一天,當自己想了解一下下情的時候,才發現是如此困難,而且會發現自己的指令總會被冷落,管理變得越來越困難。
要淡化特殊化的念頭,首先要多點服務意識,多點平民意識,看淡名利,堅信錢財“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活得真實些,充實些。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在這方麵可是個榜樣,不光自己平民打扮,家人也如此。他給孩子的零用錢都比普通家庭的小孩少。他的小孩如果要想多花錢就得勞動,幫家人擦雙皮鞋五美分,他的兩個兒子是搶著包下了這個工作。
其次,領導們心裏應該清楚:領導是比平民百姓特殊,但這個特殊是表現在責任和義務上,而不是表現在名和利上。
要改變這種特殊化,先得從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穿得平常點,吃得簡單些,免得肚子大了不雅觀。說話隨和些,說官腔容易,改官腔也不難。當然要真的做到這些,心裏要時刻想著:我也是個普通人。
5.身教重於言教
要想感化別人,自己首先要潔身自好;要想端正別人,自己首先要端正;要想別人公正,自己首先要公正對人;要想別人清廉,自己當然不能腐敗;國家反貪局不少大小頭目先後被捕,難怪各地貪汙腐敗現象層出不窮。作為領導,自身的示範作用是尤其重要的。領導如能處處帶頭,以身作則,那麼群眾也能跟著學好。你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就違反,那麼群眾肯定會明知故犯。上梁不正下梁歪,沒有哪個領導辦事浮躁,而單位卻井然有序、蒸蒸日上的。
重身教的領導能培養起踏實的辦事作風。他們把口頭上的東西永遠隻當做表麵的東西,而總把最後的結果當做評定的標準。一切計劃報告永遠隻是書麵文字,隻有落實好之後才能顯示其作用。領導能有一種真抓實幹的作風,不信單位搞不好,國家治不好。新加坡的發展奇跡是舉國上下紮紮實實地幹出來的,絕不是因為李光耀是名律師而靠嘴吹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