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避免人才流失(2)(1 / 3)

如果批評的出發點是為了對方好,而且很迫切,那麼在語氣和內容上要盡可能地體現出這一點,因為這是最能讓人接受的理由。如果讓人覺得批評是為了指責對方,為了顯示自己的地位和威風,那麼批評的效果隻會是負麵的。

當然,當你發現批評的充足理由後,就不要拖延,盡可能及時地進行。如果一件事過了一個星期後才批評,那麼對方可能會認為你是存心找碴兒。

如果能在批評開始之前先進行適度的讚美,那麼效果會好一些,當然讚美要盡可能地客觀中肯。要找到一個人身上值得讚美的地方,還是比較容易的,即使是很微乎其微的一點,但經你一提,對方也會覺得是蠻不錯的,而且關鍵是以表揚開頭的批評會讓人覺得較中肯,從而能讓對方心悅誠服地接受批評。

但有時批評應該保留,當覺得無法取得對方信任時,請把批評留住,因為這時的批評隻會引發矛盾,而不會產生任何好的效果。另外如果批評隻是為了泄心中之憤,也請把批評留住,因為這種批評不樹個仇人就算萬幸了。其次,如果對方已深感後悔,這時最好也不要再作批評。當然,如果所犯的錯誤以後不可能再犯,那也沒必要批評。再者,對方已盡了最大努力還是沒把事做好,那麼批評應該換成鼓勵。

在批評之前,要弄清問題的關鍵,因為批評是為了解決問題的,如果能找準關鍵,那麼就等於找準了鑰匙。如果在批評之前能試著讓對方先說,聆聽一下對方的想法,批評會感覺不那麼刺耳。

2.不要提太多要求

在有些領導看來,似乎提很多要求就表明管理嚴格,對部下負責,所以他們像父親教育兒子一樣,每做一件事都要提最高的要求,而且要把所有能想到的要求都提出來。其實,這樣的效果往往適得其反。

提太多的要求首先給人一種無從下手的感覺,在提要求的時候,很少有人會先在心裏盤算一下最重要的是哪一條,然後再是哪一條,而最不緊要的是哪一條,他隻會一股腦兒地提出來,而且有時還要強調再強調。部下在麵對這一堆要求的時候,往往無法判定哪些是必須做到的,即使判定了,也不知上司對於其他要求是否會不予計較。所以麵對許多要求,壓力是難免的,而且麵對毫無希望圓滿完成的工作,在情緒和信心上會有一個很大的影響。如此一來,很多不夠堅強的人隻能找個借口來逃避或敷衍,或幹脆一走了之。

提太多的要求,本身就表現出對部下不信任,即使你是真心出於培養他,給他壓擔子,讓他更快地成長,對方也容易引起誤解。因為麵對無法達到的很多要求,最容易讓人想到的是挑剔。如果在對方達到一部分要求之後,你不是給以鼓勵,而是一味地指責,那麼原有的一些好心都會被誤解。很多領導好心好意卻不被理解,就是因為要求太苛刻,又缺少一定的溝通,從而導致了部屬的抵觸情緒。

有些人提一大堆要求是出於好心,但沒有好的方法。而有些人提一大堆要求是故意顯威風、擺架子,典型的官僚主義作風,不講點實事求是,隻為了自己提的時候爽快。很多領導在會議上發言為了用足和自己官職相配的時間,於是用一大堆要求來充填,先套用中央領導人的要求,再學省級的要求,最後還要自我發揮,除了要求,具體的指示和方法是沒有的。當然正因為他們的要求隻是為了圖一時的威風,所以會議一完,他自己都記不得有哪些要求,時間一長,部屬也就不會去認真對照完成,於是這一堆要求就成了一堆廢話。

提要求要講效果,首先要有一定的可行性,提出來以後,要讓對方有信心去做,如果信心不足,還需要你去鼓勵。當然針對不同的人要提不同的要求,一個原則就是要讓對方能有信心而且有激情去完成。而如果提出來的要求永遠是多得無法完成,那麼提供給他們的總是失敗的體驗,這種體驗會讓部下真的變成一個失敗者。

3.多為部下考慮

領導是一門藝術,其中雖然有許多深奧的理論,但也有一些最普通的卻又是很實用的方法,其中多為部下考慮就是很重要的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