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我們的拖延不發生在做事開始時,而是發生在做事過程中。很多小孩子做事就是這樣,他們很容易在做了一會事情後分散注意力,心有旁騖。這就需要我們根據所訂計劃對自己加強監督,如果超過規定時間完成,就要對自己進行懲罰,比如取消下午的活動時間或半小時的看電視時間,盡可能使拖延的毛病不再重犯。
2.充分利用零碎時間
上帝給我們每一個人的時間是均等的,如何去用好屬於自己的時間就要靠我們自己了。
每個人都有最適合自己、最有產出的工作,同時又免不了要處理一些生活瑣事。為了有更多的時間用於工作,有更多的時間用於最適合自己的工作,那麼,不妨花錢買時間。
每天可用的整塊時間其實很少,除了上午和下午兩大塊學習或工作的時間,其他就隻有零碎時間了,而如果辦公條件不太好,你可能還會時常被幹擾,整塊時間也就不成塊了。所以有意識地利用零碎時間並科學地用好是極為重要的,它能為我們一生節約很多時間,也等於我們一生多活了很長時間。
工作越忙的人越會感覺到沒有大塊的時間,一個經理能有連續的一個小時安靜地處理事情,可能是很例外了。一般說來,他們總是要麼自己想起要去過問一下前一天布置的任務,要麼有個不速之客前來拜訪,要麼電話不斷……如果他(她)有了個幸福的家庭,那麼時間就更少了。有時,難得有個周末,晚上沒事,準備寫點東西,來了個朋友就會耗掉你很多時間,所以真正能利用的往往隻有零零碎碎的時間。
我們經常歎息時間不夠,卻總對十幾分鍾甚至幾十分鍾的小塊時間棄之不要。還有二十分鍾吃中飯,就覺得沒什麼可做,其實要做可做的事很多。心裏隻想著:馬上吃飯了,吃過飯再說吧。一天中有很多時間就這樣被無情地扔棄了。
我們很多人也曾想用好自己的分分秒秒,也為自己業餘學習時間的不夠而著急,但就是不知如何利用點滴時間。有的人覺得在站台上等車的十幾分鍾翻出書來看不好意思,而且也覺得看不進去,沒效果。他們總覺得學習要有個安靜的環境,坐下來認真學上一兩個小時。其實這是一種很奢侈的想法,可以說有些幻想,而且不切實際。實際情況是,對絕大部分人來說,除了工作以外,留給自己的學習時間隻有零星的點滴時間,而且是隨機隨處出現的,所以我們要像接受上帝恩賜一樣去接受這短暫的時間,而不能去挑剔埋怨,對時間挑剔的人最終隻會被時間所拋棄。
每一天到底有多少可以利用的零碎時間呢?我們不妨先對自己的一天從睜開眼到晚上睡覺作個詳細的記錄,然後對照記錄表,把可以利用的所有時間列出來,結果肯定會讓你大吃一驚:自己一天中時間的浪費真是可觀。如果你結算一下,一年一生中你總共要浪費多少時間,你就會有種要利用好這些時間的衝動。
隻要隨便想一下,我們就可以列出一串“邊角料”時間:每天的等人、等車、乘公共汽車、吃飯前、上班前、睡覺前的時間,每天隨機的片斷時間就更多了,如何用好這些時間其實是很關鍵的。如果你要學英語,那麼不妨在等車或乘公共汽車時聽磁帶,在比較安靜的小塊時間裏背單詞,當然單詞小冊子、隨身聽和英語書要隨身攜帶。有時候我們總感覺在某些環境裏靜心進入狀態比較難,或者好容易進入狀態,汽車來了,開飯了……怎麼辦呢?有一個辦法可以使你很快進入狀態,那就是立即給自己下指標:“我必須在食堂開飯前背十個單詞”。這樣自然會全神貫注地去記。如果你是個領導,那麼不妨在驅車去敬老院的路上打好發言的腹稿,而事實上很多領導人都是這樣做的。隻要我們動腦筋,用“邊角料”會是一項有趣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