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避免人際矛盾(5)(2 / 2)

10.切忌過河拆橋

每年奧斯卡頒獎晚會上,獲獎演員上台,有的大部分言辭是用來感謝某某,似乎這是一種老調,似乎是一種客套,但這正讓我們感受到他們的虔誠和知恩圖報之心,而隻有過河拆橋的人才會在成功後忘記別人的好。

過河拆橋是種小人之舉,眼前有利可圖,就貪婪地獨吞一切,有時是在功成名就以後,隨著地位、身價的升高,朋友的幫助在他心目中顯得微乎其微,於是把原來朋友架起的橋梁給拆了。殊不知,在親手拆橋的同時也親手拆掉了自己在朋友心中的形象,拆掉了自己的信譽。名利是值錢,但最值錢的是“信譽”,信譽無價。如今的時代,連各種“卡”都冠名“信用”,而人卻不講“信”,那真是不可救藥了。

有位美國人在他父親去世的時候沒得到任何有價值的遺產,但當他回老家安葬父親的時候,在村鄰親友對他父親的交口稱讚聲中,他感受到了父親留給他的巨大財富——信譽,感受到了作為兒子的極大自豪。確實,來世一遭,做人的根本任何時候都不能丟!

一個過河拆橋的人在拆橋的同時也拆掉了自己的退路。當你再次需要朋友幫助的時候,鋪橋就不容易了。而且拆橋拆出了名,以後就沒人願意幫你架橋了。

過河不能拆橋,最好能過河修橋,過河立碑。李嘉誠作為香港巨富,能有如今的成功也得益於他從來就不會忘記曾經幫助過他的人,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是成功者的原則。

11.人不能太自私

作為一個凡人,私心總是難免的,也是正常的,即使偉人往往也難免會有私心。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能有今天的發展,原因之一就是充分利用人對個人利益的追求、促其有序地競爭,進而推動社會的進步。我們的改革開放也在某種程度上承認人作為“理性經濟人”的一麵,大力發展私營經濟,實行聯產承包責任製等,這都調動了人的積極性。人有私心是可以理解的,當然能大公無私,那固然好,對他人、對集體是大有貢獻,但如果你做不到大公無私,至少你不能“大私無公”。

極端自私的人是可悲的,也是可怕的。輕則損人利己、損公肥私,重則滅人利己。太自私的人總是沒有好人緣,試想哪個人願和一個看到你脖子上的項鏈就想占有的人呆在一起。而且太自私的人和別人產生矛盾的時候,總是毫不客氣地指責別人,而事實上大多數情況下卻是他自己的不對。太自私的人總是孤獨的,他們大多有程度不一的心理毛病,因為他們有太多的不平衡。太自私的人很容易在蠅頭小利麵前失去理智,敵友不分,顛倒黑白,這是典型的利令智昏,所以太自私的人是肯定成不了大事的,他們往往因為太想得到卻反而失去很多。

12.不可違背契約關係

隨著社會的開放,年輕人的意識也在不斷地改變,近來有些前衛人士流行夫妻財務分開,進而又發展到婚前作財務公證,以便於萬一離婚的話手續方便。這在老人們看來是極端愚蠢而又極不吉祥的事,但這在西方契約式的社會中卻是處處可見。曾經有個中國老人喜滋滋地去美國看兒子和美國兒媳,開開心心地吃住了一個月,臨走前一天晚上,兒子偷偷地塞給父親一筆錢,父親非常激動地說“用不著”,兒子告訴他,等會兒媳要和他算這一個月的飯錢。

乍一看,似乎美國人太不講人情了,但在美國人寫的一本《中國人的性格》中卻指出中國人是虛偽而不重人情的。這雖然是片麵和偏激之言,但細細分析一下,還真有些道理。在美國人看來,感情不是光用物質來表示的,光用物質來表示是對感情的貶低,此可謂重情而輕物。而中國人很喜歡搶著和朋友付賬,以示客氣,過後再心痛,於是就等著下一次朋友請他,還美其名曰“禮尚往來”,似乎是種美德。再看一看各家各戶在親朋好友婚喪大事上送的人情,有多少是不心痛的。如此看來,中國人真有點為了麵子吃了很多心理虧,而人情也似乎非得用錢來表示不可,這正是重物而輕情。

當然礙於情麵,還做不到“親兄弟、明算賬”,那就得切“禮尚往來”,顯然為了禮尚往來,你得備一個厚厚的本子,把來的禮記清,算好什麼時候有機會還禮,還得留心有什麼突然的機會可以還禮,萬一出了差錯,錯過了還禮機會,你過意不去,朋友也會猜疑,真麻煩!所以,最好還是鼓起勇氣,分清彼此,能免的禮盡量免,切莫打腫臉充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