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讓明天更美的秘訣是反省
夜幕降臨了,但海菲的一天還沒有結束。他來到書房,靜靜地坐在桌前,回憶一天經曆的所有人和事以及自己在處理這些事、接觸這些人時的方式、方法。這時,仿佛有另一個自己在和海菲對話一樣。海菲問自己:“哪一件事情我還沒有完成?哪一件完成的事情我本可以做得更好?在和人相處時我是否有不當的行為和不好的表情?”
這是羊皮卷教給他的減少缺點的方法,海菲說按照羊皮卷的要求每天都在反省,明天一定會比今天更美。
心靜自省勝過無數抱怨
通常情況下,人們可以用兩種方式解決問題:一是拒絕承認自己有錯,把問題丟給他人;二是不斷反省以尋找補救的辦法。一個負責任的人、一個將來能承擔更大責任的人,會選擇後者。
反省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在一個完全放鬆的環境中,反省會讓我們放下心中的執著,恢複頭腦的冷靜和清醒,從而產生智慧,開發精神的其他領域。
我們需要安靜、獨處的時間,以便我們忘記競爭的壓力、情感的紛擾和生活的失意。因此,我們不妨在自己繁忙的時間表上,安排幾分鍾或十幾分鍾靜坐冥想的時間,以便我們能夠獲得內心的平靜。
在被人指責時,我們不要急著反駁;
在犯下錯誤時,我們不要輕易推卸自己的責任;
在獲得某項殊榮時,我們不要迫切地奉上聆聽讚美的耳朵。
處在這些情況下,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和自己對話。冥想一分鍾,問問自己什麼事情值得去做,什麼事情被忽視了。
別人遞過來的一根稻草並不能承載起每個人的重量,所以凡事應該多反省自己,死死盯在別人身上並不會對解決問題有太大的幫助。我們不妨靜下來,和另一個自己對話,求諸自己才能認識自己、跳出主觀臆斷,從而找到問題的突破口。
無論是麵對批評,還是麵對讚揚,我們都要善於和自己對話。
第一,問問自己,別人的批評是否在理,別人的讚揚是否讓我們受之無愧。
第二,如果別人批評得對,我們就要改正,找到改正的方法,並實施下去。如果讚揚的話說得過頭,我們就要掂量自己的重量,繼續努力。
突破自我認知的局限
追求理想與財富的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如果在追求的過程中不運用智慧,不時常回顧一下走過的路,那麼我們很可能走不歸路。
曾有人問古希臘大學問家安提司泰尼:“你從哲學中獲得了什麼?”他回答說:“同自己談話的能力。” 同自己談話,反省自己,發現自己,發現真實的自己。世界上沒有誰能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當煩躁、無聊的時候,我們不妨和自己對對話,讓意識退入靈魂中,使自己與自己親密接觸,靜下心來聆聽來自心靈的聲音。
與自己對話,是一種人生的成熟、一種心靈的升華。當學會反省,學會和自己對話時,我們就可以慢慢修複自己受傷的心靈,可以剖析自己、感動自己、征服自己,同時也可以用全新的麵貌和心境去麵對身邊的一切。另外,時時和自己對話,默讀、檢閱自己的心靈,會讓我們更加珍愛自己,懂得生活。
現實生活中,不少人給自己編織了心理牢籠:有些人,在別人做得不對時,就一味地詛咒、仇恨,在自己做錯了事情時,也會念念不忘,責備自己的過失;有些人總是嘮叨自己的坎坷往事、身體疾病,或抱怨自己遭遇的不平待遇和生活中遇到的苦難;有些人喜歡用自己不懂的事情塞滿自己的腦袋,把一些不相幹的事與自己聯係在一起,形成心理障礙。殊不知,如果總是對想不通、想不開的事情死死糾纏,我們就很容易使自己失去判斷能力最後阻礙人生的發展。
與自己對話打破心理牢籠,我們就要每天問自己三個問題:
首先,要問自己:“今天我做了什麼?”在頭腦中像過電影一樣,回顧這一天來的工作和行為舉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