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中數學概念教學實踐探索(2 / 2)

3.圖示法。圖示法就是借助圖畫理解數學概念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直觀形象,便於直接揭示數學的本質屬性,化抽象為形象,有利於學生加深對數學概念的理解。例如在教學“交集、並集”概念時,我們可以讓學生借助畫圖理解這兩概念與區別;也可以借助現代多媒體軟件,生動地展示交並集概念,這樣既直觀形象,又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

4.比較法。比較法就是將數學中某些相關概念進行比照,加強對數學概念理解的一種方法。數學中很多概念總存在這樣那樣的關係,我們要充分把握這些概念之間聯係,加強比較,在比較過程中了解概念間的相似點與存在的不同,“可以不斷加強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強辨別能力和理解能力,使學生不斷地提高解題能力。”[3]例如在教學“集合”這一章時,這一章涉及很多概念:集合、子集、全集、補集、交集、並集等,如何幫助學生準確理解概念,運用比較法就是有效的教學方法。在分析完每一個概念後,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將集合、子集、全集、補集、交集、並集等概念整合起來,進行比較,探究這些概念之間的聯係與存在的不同點。在比較中建立起來的概念才會更準確、更清晰。

三、解決問題,應用概念

檢驗學生是否真正掌握概念的標準是學生能否靈活運用概念解決數學問題,“數學概念是掌握數學知識的基礎,概念的熟練應用更能增加學生對知識的理解。”[4]學生數學概念形成以後,我們需要進一步幫助學生理解概念的原型與內涵,引導學生發現概念學習對提高數學學習效率的重要意義,提高學生運用概念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這既關係到學生數學概念的鞏固,又關係到學生數學解題能力的形成。例如在“集合“這一章,要使學生準確把握“子集、全集、補集、交集、並集”等概念,明確區別這些概念間的異同,必須通過反複練習鞏固概念,隻有通過反複運用概念,才能在運用中不斷鞏固概念;在應用概念解決數學問題過程中,我們還要注意通過“錯解、反例”辨析等題型進一步鞏固概念,使學生全麵理解概念,從而靈活運用概念解決數學問題,最終提高運用概念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

總之,我們要充分認識到概念教學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加強概念教學研究,合理創設情境,激發學生概念學習興趣;不斷探索概念教學方法,通過豐富的教法使抽象的概念教學變得生動起來,加深學生對數學概念的理解;同時,在運用中鞏固數學概念,提高學生應用概念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全麵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率,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

參考文獻:

[1]邢振華.談數學概念教學[J].新課程(上),2013(08):187.

[2]潘洪豔.高中數學概念課教學初探[J].當代教育科學,2013(16):64-66.

[3]王唐光.淺談比較法在數學教學中的作用[J].瓊州學院學報,2008(S1):61.

[4]劉紅軍.數學概念的應用[J].科教文彙,2010(01):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