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中數學概念教學實踐探索(1 / 2)

高中數學概念教學實踐探索

數學教學與研究

作者:王靜

摘 要: 高中數學概念教學對提高數學教學效率與學生數學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我們要在高中數學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概念教學方法,要善於創設情境,巧妙引入概念,激發學生概念學習興趣;要不斷豐富概念教學法,化抽象為形象,幫助學生加深對概念的理解;要善於在解決問題中進一步鞏固學生數學概念,提高學生解題能力,從而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率,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與能力。

關鍵詞: 高中數學 概念教學 教學實踐

高中數學是一門以抽象思維為主的課程,數學概念則是表達這種抽象思維的語言,因此準確理解與把握概念是學好高中數學的前提。“在數學教學中使學生形成正確完整的概念,是教師在教學中的首要任務,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更是培養學生能力、發展學生智力的重要途徑。”[1]要切實提高高中數學教學效率,抓好概念教學是關鍵,在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重視數學概念教學,在實踐中不斷探索高中數學概念教學的方法,為學生運用概念解決數學問題奠定基礎。

一、創設情境,引入概念

高中數學概念具有很強的抽象性,這對學生概念學習造成很大的難度,這需要我們巧設情境引入數學概念,激發學生學習概念的興趣。在引入數學概念時,我們要善於從實際出發,將數學概念與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化抽象為具體。“在進行概念教學時,要讓數學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密切結合,使學生感受到數學是活的,是富有生命力的。”[2]我們可以嚐試用生活實例巧設情境引入概念,具體方法是教師引用與所學概念有明顯關係或能夠直接體現概念的生活實例,引導學生分析生活實例中的數學元素,從而感知數學概念,在實例中獲得感性認識,再水到渠成地引入概念,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就容易得多,深刻得多。例如在教學“算法”概念時,我從生活中的實例說起,用手機瀏覽網頁大家想必都十分熟悉:第一步,準備好手機;第二步,打開手機無線網絡開關;第三步,打開手機瀏覽器,輸入要瀏覽的信息內容;第四步,瀏覽信息。通過援引生活中用手機瀏覽頁麵,創設類似數學算法情境,引導學生了解我們做任何事都是在一定條件下按次序進行操作的,再從生活實例過渡到數學實例,最後引入“算法”概念。這樣的概念教學不但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與識記概念,而且有利於學生靈活應用概念。

二、豐富教法,理解概念

幫助學生理解概念是高中概念教學的關鍵,要提高概念教學的效率,幫助學生很好地理解概念,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探索概念教學方法,豐富教法,我在長期的概念教學實踐中積累了以下有效的方法。

1.演示法。演示法就是根據概念教學目標,課前安排學生根據概念動手嚐試建模,在課堂通過模型進行演示,達到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的一種方法。它是數學概念教學中往常采用的一種有效方法。這種教學方法能夠有效地將抽象的數學概念直觀化,既降低概念教學的難度,又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例如在教學“點線麵位置關係”時,我們可以要求學生課前準備一根繩子,在教學概念時,以桌麵為平麵,用繩子作為直線,引導學生進行演示,充分理解點線麵的位置關係,在演示基礎上,要求學生用數學語言表述出點線麵位置關係。

2.實例法。實例法就是在數學概念教學過程中,借助生活中的具體實例幫助學生理解數學概念。這種教學方法由於選擇了學生熟悉的生活實例,既貼近學生實際生活,又便於學生理解。例如在教學“集合”這一數學概念時,可以以我們國家為例,讓學生了解“集合”是一個整體;在教學“概率”這一概念時,我們列舉生活中買彩票、摸獎的例子,引導學生理解“概率”是研究隨機性規律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