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運用上,看語言是否通順,有沒有用詞不當、語序不當等學生經常出現的語病。不少學生出於習慣,對於語病熟視無睹,甚至平時的講話就有語病。我班有一個學生,平時講話語無倫次,對於這個學生,他的作文我多是給他麵批,當麵指出他作文的語病之處,鼓勵他多寫散文,課後多與同學交流。有時候讓同學給他麵批,幫助他提高語言運用能力。有的學生在作文中語言流暢,善於運用優美的詞彙與語句。對於這樣的同學,我們要多給予鼓勵,並在作文講評課中給予表揚。哪怕是作文水平很差的學生,隻要作文中出現了很好的語句,就應該讓批改的學生及時指出並告訴老師,老師再及時表揚。我班陳勉同學,作文以前都寫得一塌糊塗,尤其是語言的運用,詞不達意。在一個命題為“我的最愛”的作文中,出現了一句話:“不要和自己過不去,因為你要過下去。”當時被他同位用紅筆給畫出來並告訴了我,我立即誇讚了他語言的哲理性。陳勉很不好意思地站起來說這句話是因為在課外書上看到,感覺很有意思,就用上了。我對他說:“這是引用啊!不算抄襲,你能閱讀課外書並積累一些好句子,並恰當運用在自己的作文中,就是一種很好的表現。”後來發現他在作文中經常引用一些名句,並愛上了閱讀,整體語文素養大幅提高。
作文主題上,首先要看作文主題是否和寫作要求一致,達到要求的字數沒有,有沒有偏題、跑題;然後看所選材料是否圍繞主題,是否具備典型性與代表性,是否詳略得當。尤其要讓批改的學生找出作文中有沒有事件、情感上“很假”的東西。對於那些有創意的作文立意,應該加以指出,讓學生明白作文“創新”。
四、要讓學生了解作文批改的形式。
從作文批改形式上,要讓學生知道:(1)分數。我給學生的標準是50+4分製(中考標準,如果中考分數變化,就會隨之變化)。分數寫在作文題目的右上角,應該是批改完成後再寫上分數。而得分應該根據內容、結構、語言的運用分成全班統一的等級。(2)批注。批注寫在每頁作文的右邊方框內,批注以指出問題為主。哪裏有問題,將問題部分用筆畫出(也可以有批改符號),然後在右邊對應的方框內寫出是什麼問題。(3)尾批。位置在作文的後邊,另起一行,和寫作文格式一樣。寫出自己對全篇作文的整體評價,應該以鼓勵性語言為主。字數100左右,不宜過多。
通過對“自主批閱”的作文評改模式的實踐,我發現很多學生作文上交及時了,更注重真情實感的表達。教學成長的過程在於不斷嚐試和創新,我願在教學的道路上不斷創新、發展、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