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政策研究(1 / 3)

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政策研究

管理創新

作者:宿慧爽 靳玉賢

摘要:科技型中小企業往往處於初創階段,資金、管理以及風險應對能力相對較弱,企業成活率較低,因此需要政府通過一定的措施加以培育。作為欠發達省份,吉林省雖然通過搭建科技創新服務平台、公共技術服務平台、科技金融服務平台以及科技創新人才培訓平台等措施加強對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培育,但科技型中小企業依然存在融資渠道狹窄、區域發展不平衡、培育基地運行機製落後以及相關政策落實不到位的情況。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係統主體、客體、載體的內涵以及係統運行的內在機理表明,應當通過探索人才儲備虛擬化以及創新券等製度,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網絡計劃,並逐步完善征信係統和投融資體係,積極落實相關政策,以便更好地培育具有較強競爭能力的科技型中小企業。

關鍵詞: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政策

一、引言

相對於經濟發達省份而言,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培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作為東北老工業基地之一,吉林省省內高校、科研院所較多,具有一定的科研實力,但同時,作為欠發達省份,吉林省內市場機製並不十分健全,完全依賴市場機製並不能使科技型中小企業獲得較好的發展。吉林省在科技型中小企業培養方麵所麵臨的問題,在國內欠發達省份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基於此,本文以吉林省為研究對象,對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全麵梳理,對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係統進行較為深入的剖析,以便有助於各級政府部門製定切實可行的培育政策。

二、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的現狀

1. 積極搭建科技創新服務平台。從2000年開始,吉林省每年都在科技發展計劃中設置了2 500萬元的專項資金,作為省級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基金。借助專項資金的支持和培育,截止到2012年,吉林省共安排省級創新資金項目1 381項,安排資金3.5億元。自1999年以來,吉林省共向國家推薦創新基金項目2 348項,獲國家立項支持1 062項,為企業爭取國家資金7億元,支持1 000多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開展技術創新活動。這些項目的支持及資金的注入,緩解了科技型中小企業資金的壓力,增強了企業自主創新的能力和信心。

2. 搭建公共技術服務平台。為了鼓勵和引導中介服務機構為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公益性的公共技術服務,吉林省於2006年設立了中小企業公共技術服務機構補助資金項目,以便降低科技型中小企業技術創新的難度,推動相關產業的轉型升級。吉林省已建成吉林省中小企業技術需求服務平台、精細化工中小企業公共技術服務平台、東北襪業產業公共服務平台等專業化中小企業公共服務平台30餘項,培養了一批為吉林省中小企業服務的專業化機構和一支富於開拓、服務高效的專業技術服務隊伍。

3. 積極搭建科技金融服務平台。吉林省充分利用科技金融服務實現科技與金融有效對接,幫助企業建立多元化、多層次的融資渠道。例如,吉林省科技廳與興業銀行長春分行簽訂合作協議,共同打造“科技金融服務平台”,將科技創新和資本市場有機結合起來;吉林省科技廳與交通銀行吉林省分行簽署全麵戰略合作協議,將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50億元信貸支持。

4. 搭建科技創新人才培訓平台。為了切實加強科技型創新企業人才隊伍建設,吉林省省科技廳與吉林大學共同建設了吉林省“科技型創新企業人才培訓基地”,並組織舉辦“科技型創新企業總裁(1+n)高級研修班”以增強企業核心領導的創新意識,努力為企業培養優秀團隊,進而培育一大批科技型創新企業集群,促進全省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

三、吉林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存在的問題

1. 未能建立起較寬的融資渠道。雖然吉林省在支持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方麵采取了一定的措施,但在幫助其融資方麵支持力度依然有限。

一方麵,科技型中小企業的自身特點決定了其在融資方麵不具有優勢。科技型中小企業普遍具有創業風險高、資金投入大的特點,而且由於這些企業普遍規模小、缺少抵押擔保資產、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也不夠完善,因而很難通過銀行貸款的方式獲得資金。即使少數企業從銀行獲得貸款,但也往往因為貸款償還期限較為苛刻而導致企業不得不通過“新貸還舊貸”的方式,不但加大企業風險,而且在增加了企業的財務成本。由於我國對企業上市融資或者發行企業債券有較高的要求,因此,科技型中小企業很難實現上市融資或發行債券融資。雖然國家以及各級政府均設立了很多政策性的扶持基金,科技型中小企業可以通過項目申報的形式予以爭取,但申請獲批的比例不高而且資金支持力度也較為有限。另外,吉林省還存在融資渠道狹窄和信用體係建設滯後等諸多問題,如缺少民間商業銀行、社會擔保體係不健全、小額貸款公司較少等,合理有效的融資渠道和手段依舊沒有得到妥善地解決,不能滿足科技型中小企業的客觀需要,資金匱乏影響了企業科技研發和科技成果的轉化。

2. 科技型中小企業培育的區域發展不平衡。吉林省培育的科技型中小企業主要集中在省會長春市;而在長春市,又有70%以上的科技型中小企業集中在長春高新區。目前,長春高新區共擁有吉林省中醫中藥研究院等科研機構12家,省部級重點實驗室13個,專業國家級資質檢測機構實驗室5個,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10家,以及長春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吉林大學科技園、長春理工大學科技園、中俄科技園、光電子孵化基地、新材料孵化基地、東北亞文化創意科技園、長東北百萬平方米高科技企業孵化加速園區等各類培育基地18家。相對而言,長春市內其他區域以及吉林省內其他地區的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少,企業得到的支持力度有限,成功率較低,培育工作發展較為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