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對傳統信貸業務形成衝擊,甚至有可能取而代之。信貸業務作為商業銀行最重要的資產業務,也是商業銀行最重要的收入和利潤來源。在信貸領域,作為借款方的商業銀行和作為接客人的客戶之間存在信息不對稱,因此,銀行對借款方的審核非常嚴格,曆經審查、評估、確認借款方資信良好,符合嚴格貸款製度,且確保能償還貸款的,或者有三方擔保的,方可進行放貸。傳統上,商業銀行喜歡的多是資本實力雄厚的優質客戶,大量亟需融資支持的中小型企業和小微企業由於商業銀行嚴格的審核要求及風險規避,很難獲得商業銀行的貸款支持。網絡技術、信息技術和數據挖掘的發展,將大幅度降低信息不對稱帶來的市場失靈問題,弱化資金中介的同時,開始凸顯出資金信息中介的重要性,互聯網金融的興起則為為中小企業紓困開啟了方便之門。
互聯網金融企業通過互聯網衍生出的大數據挖掘創新征信手段,破解了信息不對稱,大大降低了企業融資的信息成本和交易成本,網絡借貸為資金供需雙方提供信息匹配方麵發揮著傳統金融中介無法企及的作用,甚至有朝一日取代傳統金融中介。互聯網金融憑借其貸款審批程序高效、放款速度快、產品形式多樣等獨特優勢,將成為商業銀行在小微企業、個人借貸領域的強勁競爭對手,諸如P2P之類的互聯網融資目前已侵占了中小企業、小微企業、個人信貸的相當程度的市場份額;隨著利率市場化的全麵放開,以大企業為主要客戶群體的信貸領域一旦為互聯網金融滲透並形成規模效應,將觸及商業銀行的神經,動搖商業銀行的根基。阿裏金融憑借其所掌握的客戶數據和技術支持,相繼開發出淘寶(天貓)信貸、阿裏信貸等多種小微貸創新產品,一方麵為淘寶(天貓)的商戶提供信貸業務,同時也為阿裏客戶提供信貸業務。從2010年“阿裏小貸”成立以來,累計投放貸款超過1 100億元;僅2013年第三季度,累計發放貸款達208億元,為近15萬戶小微企業、個人創業者提供融資服務。此外,人人貸等網絡融資平台也為廣大急需資金的中小企業紓困提供了一種選擇。
網絡理財的興起不斷分流銀行存款。商業銀行開發各種理財產品也構成其自身收入和利潤的重要組成部分,但網絡理財憑借其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製這一獨特的優勢,且收益較高,大幅度的分流了銀行存款。目前,網絡理財基本上涵蓋了支付、擔保、保險、基金等銀行的傳統領域。宜信的金融布局及其發展速度,基本體現了網絡理財強勁的發展勢頭和侵略性:起步於網絡信貸中介,曆經第三方理財、財務管理,目前已具備代銷保險和基金的資格,服務內容涉及股權投資、保險、基金、信托等領域;阿裏依托支付寶的資金沉澱,開發出的餘額寶,其收益遠高於銀行活期存款,嚴重衝擊了銀行活期存款。基金銷售支付,目前已有支付寶、易付寶、彙付天下、財付通、易寶支付、快錢、快付通等11家公司獲得基金銷售支付牌照;宜信、人人貸、餘額寶、天天盈、等網絡理財產品的興起,不斷蠶食銀行存款業務。網絡財產保險,2013年2月28日,中國保監會正式批複同意阿裏巴巴、騰訊、平安保險、加德信、日訊、攜程等9家公司共同發起籌建的眾安在線保險有限公司進行專業網絡財產保險進行試點;目前,平安、太保、陽光、人壽等保險公司(集團)悉數開設了保險超市,線上商城等銷售平台。
四、應對互聯網金融衝擊的策略選擇
麵對互聯網金融對商業銀行的的強烈衝擊,逐漸蠶食其核心領域,分流銀行存款和搶奪商業銀行的客戶資源,但商業銀行不能坐以待斃,而應不斷創新發展模式,發揮自身優勢,規避劣勢,通過戰略轉型和業務轉型,積極培育新的比較優勢和利潤增長點。
1. 商業銀行優勢和劣勢分析。商業銀行,尤其是國有商業銀行和股份製銀行,資本實力雄厚,這點非互聯網金融企業能企及的;商業銀行網點布局廣泛,遍布城鄉,基礎設施完善。商業銀行擁有的的支付結算、清算、信貸等IT係統及其遍布城鄉的營業網點,一定程度上能夠應對互聯網金融的衝擊,互聯網金融雖然發展速度迅猛,但其影響範圍多局限於大城市、沿海發達地區,目前上不足以對商業銀行造成致命的衝擊;從風險控製方麵來看,互聯網金融因其存在的潛在風險,如信用卡套現、欺詐、資金沉澱等,監管的壓力很大。另一方麵,商業銀行自身也存在不足之處:部分商業銀行高管對互聯網金融的未來發展趨勢認識不足,對自身定位也存在些許偏差;商業銀行多是風險規避者,對中小企業、小微企業的服務重視不足;商業銀行歲經過改革,但其內部員工參差不齊,觀念陳舊、業務流程僵化;商業銀行,尤其是國有商業銀行和大型股份製銀行,機構龐雜,官僚氣息濃厚,條塊分割嚴重,各自為政,信息孤立,難以實現資金供需雙方信息真實性的實時匹配,難以在係統內共享客戶信息,一定程度上商業銀行及時高效的應對互聯網金融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