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關於建設我國券商OTC市場體係的建議(3 / 3)

2. 明確做市商製度,嚴格審核做市資格。選擇資質較好、實力雄厚和行為規範的市場主體擔任做市商,是我國場外市場健康和有效運行的基礎。世界上不管是發達資本市場,還是新興市場,都對做市商的資格有嚴格的要求,主要包括普通券商對成為做市商的申請、退出或是如何重新再次成為做市商,以及由相關監管部門的認定等,並且這些資格的要求都是動態的。

借鑒國外的經驗,做市商資格審核主要分為準入資格審核和持續資格審核。準入資格審核主要指以券商為考察對象,具體考察內容可以包括該券商本年度的證監會評級、資本水平、從業人員資格等。滿足基礎條件的券商通過相關的監管機構進行再次審核,並由機構給出該券商的綜合評分,進行排序,最後向社會公眾進行信息披露。

而持續資格審核目的主要是規範交易行為,動態持續地對做市商的做市資格提出要求。監管機構可以根據設立相關的考核標準,如做市商報價係統、做市股票交易量等來考察做市商在一段期間內的表現,然後給出該做市商的綜合評分,並進行市場排名,並通過指定渠道向社會工作披露,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引入末尾淘汰機製,即為無法履行做市義務的做市商提供退出渠道。退出機製不僅能給做市商施加一定的壓力,保持做市經營的活力,還能用優勝劣汰的競爭機製培育出優秀的做市商隊伍。

3. 突出市場層級管理,強化對做市商監督。從發達市場的經驗看,無論美國、日本都形成了一係列對做市商的管理措施和手段,包括準入條件、報價原則、信息披露、成交回報等都有著嚴密的監控。監管組織往往采取交易所監管和行業自律,監管路徑往往采取實時監管和事後檢查等手段。

考慮到我國目前尚處於初步發展階段,可以把市場的參與人分為兩種類別:市場交易商和市場客戶,由此設立專門的機構分別對交易商和客戶進行監督,監督的具體內容可以包括資金流動性、保證金製度、信用評級等方麵,並且更要突出對交易商的監管,可以再將交易商進行細化分類,在借鑒國外做市商製度的經驗前提下,在交易商的部分範圍內發展做市商製度的業務實踐,而其他交易商可以繼續開展自營業務,並隨著市場機製的成熟和自身的發展,逐步全麵開展做市商業務。

4. 明確市場信用風險,突出做市商義務。OTC市場產品本質上仍是金融衍生品,同樣是基於某種契約的遠期協議。這種遠期協議正常運行的基礎是雙方的信用,即市場上擁有信息的交易一方應該誠實向另一方提供及時、準確的交易信息,降低市場的信用風險。市場交易中,交易商內部擁有良好的人力資源、產品交易的價格信息、產品風險的度量技術,是市場交易的主動方,在交易中比市場上的投資客戶具有一定的優勢。我國在市場監督體係中應該考慮和明確市場上的交易商對產品交易或是產品風險的及時披露,突出交易商的義務,因為隻有市場投資客戶在了解產品的風險之後,才會作出相對正確的決策,共同保證市場的健康運行。

做市商的義務目的在於提供市場的流動性,同時維持資本市場的穩定。因此做市商的主要義務包括雙向報價義務、價差限製義務、連續報價義務、信息披露義務以及交易記錄保存義務。這裏主要突出的做市商義務是信息披露義務和交易記錄保存義務。信息披露義務是指做市商有義務在規定的時間內及時向社會公眾披露相關的投資信息,包括價格、成交量、市場占有額、價差等,並還要定期公布相關的研究分析報告,保證市場的公開和透明;交易記錄保存義務是指做市商必須對交易具體內容進行記錄,並且向相關機構進行報告,配合相關監管部門的隨時檢查。

參考文獻:

1. 阿爾弗雷德·施泰因赫爾.金融衍生品的發展與監管.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3.

2. 唐鐵強.國際OTC 金融衍生品的最新發展及其啟示.新金融,2006,(3).

3. 包香明.統籌發展場外金融衍生品市場.中國投資,2011,(3).

4. 陳晶晶.場外金融衍生品市場的監管製度研究.吉林大學碩士論文,2009.

5. 陳雪萍.場外交易衍生產品風險的法律規製.中南民族大學學報,2012,(7).

6. 程琛. 美國商業銀行場外衍生品交易風險及監管改革.南京財經大學碩士論文,2012.

7. 金永軍,揚遷,劉斌.做市商製度最新的演變趨勢及啟示.證券市場導報,2010,(10).

8. 彭新幸.場外金融衍生品市場監管製度研究.中國政法大學碩士論文,2010.

9. 吳林祥.我國證券市場引入做市商製度的思考.證券市場導報,2005,(1).

10. 熊玉蓮.我國場外金融衍生品交易商監管:路徑選擇與製度完善.上海經濟研究,2012,(12).

11. 熊玉蓮.美國場外金融衍生品規則演變及監管改革.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1,(2).

12. Das S1 Swap Financing: Interest Rate and Currency Swap, LTFX, FRAs, Caps, Floors and Coll- ars: Structures, Pricing, Applications and Mar- kets.London: IFR Publishing,1989.

作者簡介:梁璐璐,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生;李京,南開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生;解學成,就職於宏源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收稿日期:2013-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