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危機”時代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國際化發展問題研究
博士論壇
作者:陳偉
摘要: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國際化”是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和發展過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隻有以國際化的視野和思維,在全球範圍內進行資源配置,才能求得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快速發展,從而在國際經濟新秩序中贏得主動權。文章從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相關基本問題出發,在厘清其內涵、特征、發展路徑的基礎上,對比了國內外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現狀,總結了當前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並提出其國際化發展的政策建議。
關鍵詞:戰略性新興產業;路徑和影響因素;國際化;政策建議
經過30多年改革開放的快速發展,我國綜合國力明顯增強的同時,科技水平和創新能力也在不斷的提高,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產業體係,高技術產業實現了快速發展。盡管如此,目前我國經濟運行中也麵臨著極大的困難,如區域經濟發展失衡、外部需求驟減導致部分產業(特別是那些沒有掌握核心和關鍵技術的產業)產能過剩、自主創新能力較弱、關鍵技術對外依存度過高等問題。在這種機遇和挑戰並存的情況下,加快培育和重點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意義十分重大。
一、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提出、內涵及特征
1. 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提出。2009年9月,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相繼召開的三次新興戰略性產業發展座談會上強調了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性,將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視為“中國立足當前渡難關、著眼長遠上水平的重大戰略選擇”,提出在戰略性性新興產業的選擇和發展過程中要體現出“國際視野和戰略思維”。同年11月,溫家寶提到“要推動中國經濟在更長時期內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走上創新驅動、內生增長的軌道,就必須把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戰略目標,把可持續發展作為戰略方向,把爭奪經濟科技製高點作為戰略重點,逐步使新興戰略性產業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主導力量”,認為科學選擇戰略性新興產業對於實現跨越式發展非常重要,並提出選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三條最重要的科學依據,即:產品的需求市場要穩定且有發展前景;具有良好的經濟技術效益;能帶動“一批”產業的興起。戰略性新興產業得到了明確界定,即主要包括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車七個產業在內的、將成為國民經濟的先導產業和支柱產業。
2. 內涵。2010年《國務院關於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對加快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要意義、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重點方向、主要任務和扶持政策等進行了明確闡述,將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視為我國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重大戰略任務。至此,政策層麵上,戰略性新興產業被明確定義為:“是以重大技術突破和重大發展需求為基礎,對經濟社會全局和長遠發展具有重大引領帶動作用,知識技術密集、物質資源消耗少、成長潛力大、綜合效益好的產業”,是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生物醫藥、信息網絡和高端製造產業等細分行業的產業集合。
3. 特征。戰略性新興產業應具備“掌握關鍵核心技術,具有市場需求前景,具備資源能耗低、帶動係數大、就業機會多、綜合效益好”等特征,具體地:
(1)戰略性和宏觀性。首先,戰略性新興產業應具備廣闊的發展前景和穩定的市場需求,是未來的支柱產業;其次,有良好的經濟效益,對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增長起到極強的帶動作用;第三,與其他產業有著比較強的性,能夠輻射並帶動一批產業的興起,並促進產業結構轉換升級;第四,是一個國或地區實現未來經濟持續增長的先導產業並決定該國或地區未來的競爭優勢;第五,對人民生活能夠產生重大的影響且關係到國家的經濟命脈和產業安全;最後,對帶動經濟社會進步、提升綜合國力具有重要促進作用。
(2)導向性和可持續性。戰略性新興產業在市場、產品、技術、和等許多方麵存在著可觀的增長潛力,這種潛力對於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具備一定的可持續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選擇同時具有“信號”作用,它體現了政府的一定時期內的政策導向和未來經濟發展的重心,是引導今後資金的投放、人才的集聚、技術得研發、政策的製定的重要依據。
(3)動態性和成長性。戰略性新興產業要根據外部經濟秩序的變遷和自身內部條件的變化進行動態調整,以適應經濟、社會、科技、人口、資源、環境等諸多要素變化帶來的新要求。新興產業一般處於在產業生命周期的萌芽期和成長期,具有較快的增長速度和較大的潛在需求,因此具有成長性較高的特點。
(4)依存性和不確定性。具體的,是指戰略性新興產業對科學技術的高度依存性以及技術與戰略使用的不確定性。戰略性新興產業也被為科技產業,它的存在和發展取決於對高科技產品的綜合研究開發能力以及高素質科技人員群體的配備。在戰略性新興行業中,由於相關技術還不成熟,處於一種探索階段,因此無論是產品或市場的定位、營銷、服務方式上還是戰略的選擇上都表現出不確定性和多變性。
(5)創新性和風險性。戰略性新興產業是隨著新的科技成果和新興技術的發明應用,在原有技術的創新和新技術的不斷突破中產生發展起來的,因此具有較強的創新性。而無論是已經形成還是“再形成”的新興產業,都會因為“技術的更新、相對成本關係的轉變、新需求的產生或者其它經濟上或社會條件的改變”而產生諸如技術風險、市場風險、生產風險、財務和政策風險、管理風險等風險。
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路徑的分析與比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