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細節,沒有小事
有一家公司的牆上貼著這樣一句格言:“苛求細節的完美。”如果每個人都能恪守這一格言,我們的自身素質無疑會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也會避免很多失誤與歎息。
1979年12月,洛倫茲在華盛頓的美國科學促進會的一次講演中提出:一隻蝴蝶在巴西扇動翅膀,有可能會在美國的德克薩斯引起一場龍卷風。他的演講和結論給人們留下了極
其深刻的印象。從此以後,所謂“蝴蝶效應”之說就不脛而走。
當寶潔公司剛開始推出汰漬洗衣粉時,市場占有率和銷售額以驚人的速度向上飆升,可是沒過多久,這種強勁的增長勢頭就逐漸放緩了。寶潔公司的銷售人員非常納悶,雖然進行過大量的市場調查,但一直都找不到銷量停滯不前的原因。
於是,寶潔公司召集了很多消費者開了一次產品座談會,會上,有一位消費者說出了汰漬洗衣粉銷量下滑的關鍵,他抱怨說:“汰漬洗衣粉的用量太大。”
寶潔的領導們忙追問其中的緣由,這位消費者說:”你看看你們的廣告,倒洗衣粉要倒那麼長時間,衣服是洗得幹淨,但要用那麼多洗衣粉,算起來更不劃算。”
聽到這番話,銷售經理趕快把廣告找來,算了一下展示產品部分中倒洗衣粉的時間,一共3秒鍾,而其他品牌的洗衣粉,廣告中倒洗衣粉的時間僅為1.5秒。
1.5秒的時間差距,也就是在廣告上這麼細小的一點疏忽,對汰漬洗衣粉的銷售和品牌形象造成了嚴重的損害。這是一個細節製勝的時代,對於自己的工作無論大小,都要注意細節,數據應該非常準確,要求非常嚴格,工作才能做到位
一名法國人到上海參加一個商務會談,入住在一家五星級的酒店裏。早晨,當這個法國人從房間出來準備吃早餐時,一名漂亮的服務小姐微笑著和他打招呼:“早上好,史密斯先生。”法國人感到非常驚訝,他沒有料到這個服務員竟然知道自己的名字。服務員解釋說:“史密斯先生,我們每一層的當班服務員都要記住每一個房間客人的名字。”法國人一聽,非常高興。
在服務員的帶領下,法國人來到餐廳就餐。在用過一頓豐盛的早餐後,服務員又端上了一份酒店免費贈送的小點心。法國人對這盤點心很好奇,因為它的樣子太怪了,就問站在旁邊的服務員:“中間這個綠色的東西是什麼?”那個服務員看了一眼,後退一步並做了解釋。當客人又提問時,她上前又看了一眼,再後退一步才作答。原來這個後退一步是為了防止她的口水濺到食物上。法國客人對這種細致入微的服務非常滿意。
幾天以後,當法國人處理完公務退房準備離開酒店時,服務員把單據折好放在信封裏,交給這位客人的時候說:“謝謝您的光臨,史密斯先生,真希望不久就能第三次再見到您。”原來,這位客人在半年前來上海時住的就是這家酒店,隻不過上次隻住了一天,所以對這個服務員沒什麼印象,而她居然還能記得。
後來,這位法國客人又多次來到上海,當然,他每次肯定會住在這家酒店,而那位服務員的服務依然是那麼細致入微。當這個法國人最近一次入住這家酒店時,發現當年的那位服務員現在已經是酒店的客房部經理了。
小事成就大事,細節鑄就完美。於細微之處用心、於細微之處著力,這樣日積月累,你的工作才能漸入佳境。
把每一個細節做到位,不僅是職業對員工的要求,同時也是企業發展的必須。在產品和服務越來越質化的今天,細節的完美是企業競爭的製勝一招。有一家公司的牆上貼著這樣一句格言:“苛求細節的完美。”如果每個人都能恪守這一格言,我們的自身素質無疑會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也會避免很多失誤與歎息。
及時修正存在的問題
工作中我們要順利地達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須隨時檢視自己的方向是否有偏差,尋找解決的辦法,及時地糾正存在的問題,糾正偏查,督促並鞭策自己走好下一步。才能高效的完成工作,做到日事日清。
阿西莫夫是一個科普作家,同時也是一個自然科學家。一天上午,他在打字機前打字的時候,突然意識到:“我不能成為一個一流的科學家,卻能夠成為一個一流的科普作家。”於是,他幾乎把全部的精力放在科普創作上,終於成了當代世界上最著名的科普作家。
倫琴原來學的是工程科學,在老師孔特的影響下,他做了一些有趣的物理實驗。這些試驗使他逐漸體會到,物理才是最適合自己的事業,後來他果然成了一名卓有成就的物理學家。
當你發現自己走錯時,及時修正自己的問題。有些事,大局既已無望,宜迅速放棄,另謀出路,不可空耗自己一生。一個人想幹什麼和能幹什麼是兩碼事,必須在能幹的範圍內選擇想幹的事。
有一個教授在授課之前,教授給大家出了一道有趣的思考題:“很遠的地方發現了金礦,為了得到黃金,人們蜂擁而去,可一條大河擋住了去路,你們會怎麼辦?”
一石激起千層浪,會場上頓時熱鬧起來。有的說,遊過去。有的說,繞道走。但教授卻笑而不語。
良久,教授才嚴肅認真地說:“為什麼非要去淘金,為什麼不可以買一條船搞營運,接送那些淘金的人,這樣照樣可以發財致富!”
全體人員愕然,教授接著說:“人們為了發財,即使票價再貴,也心甘情願買票上船,因為前麵就是誘人的金礦啊!”
大家茅塞頓開。是啊,為什麼不能修正一下致富的手段和方式了!
雖然目標是追逐財富,但為了能實現目標,我們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及時修正問題,采取靈活的方式。若在某個圈子長期出不了成績,不如改行做更適合自己的事業。拋棄虛榮心,哪怕降低一個檔次,隻要能發揮自己的特長,就能幹出更大的成就,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
我們知道從地球發射一個衛星到太空的預定軌道,在這個過程中,實際上隻有3%的時間是在完全正確的航行軌道上,沒有絲毫偏移,在其餘的時間一直都在修正,才能到達月球。
工作中我們要順利地達到自己的目的,就必須隨時檢視自己的方向是否有偏差,尋找解決的辦法,及時地糾正存在的問題,糾正偏查,督促並鞭策自己走好下一步。才能高效的完成工作,做到日事日清。
人總是很容易被慣性思維所控製,碰到熟悉的工作,就憑經驗做事。經驗可以使我們提高效率,但也能將我們帶入歧途。我們要做的就是不斷修正,不斷的察看,不斷的思考後麵可能遇到的麻煩和問題。否則的話,我們不僅要與成功失之交臂,還可能造成很大的麻煩。
2000年3月的一天晚上,飛利浦設在美國新墨西哥州的芯片廠遭遇了一場特大的暴風雨,暴風雨導致芯片廠發生火災。幸好這場火災並不大,10分鍾之後就被撲滅了,隻是令人想不到的是,一場十分鍾的火卻對遠在萬裏之外的兩個世界上最大的移動電話生產商——諾基亞和愛立信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原因在於:這兩個世界移動電話的巨頭生產手機所需要的很大一部分芯片是由飛利浦這家工廠提供的,該工廠生產的40%的芯片由諾基亞和愛立信訂購。其中Asic射頻芯片是飛利浦的獨家專利。
3天以後,愛立信與諾基亞都知道了火災的消息。麵對這兩個大客戶,飛利浦的管理層表示,生產線將會在1周之內恢複,並且優先供應兩大移動電話商。
諾基亞方麵立即派人奔赴飛利浦的芯片廠,監督有關善後事宜。在與飛利浦高層的數次會談中,諾基亞高層表現出強硬、積極的態度,要求飛利浦把各工廠的生產計劃全部拿出來,盡一切努力尋找可以挖掘的潛力,讓飛利浦無法忽視。飛利浦隨即安排位於上海和荷蘭的工廠為諾基亞生產1000萬個Asic芯片。
與諾基亞不同,愛立信在得知火災的消息之後,並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他們認為小火災沒有什麼了不起。可是,到了3月底,芯片廠仍無法正常運作,直到4月初,愛立信才發現此事非同小可,卻已束手無策。因為早在20世紀90年代中期,愛立信為了節省成本,基本上沒有準備後備供應商,所以就沒有其他替代供應商可以作為緊急補充貨源。在市場需求最旺盛的時候,由於短缺數百萬個芯片,愛立信所生產的一種新型手機無法推出。
由於對危機反應迅速,原料準備及時,諾基亞的手機生產基本上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愛立信卻因芯片短缺而遭遇重創:2000年愛立信手機部門總共虧損16.8億美元。諾基亞從愛立信的手中搶奪了3%的全球手機市場份額,從一年前的27%擴大到了30%,愛立信的市場份額則從12%下降到9%。2001年1月26日,愛立信宣布退出手機市場,這無疑是將製造手機的豐厚利潤拱手讓人。
我們可以看到,諾基亞公司在飛利浦大火後及時修正出現的問題,使飛利浦公司在火災恢複後優先保證了諾基亞的芯片供應,而且因為有其他供應商提供芯片,諾基亞公司受飛利浦公司火災的影響明顯要比愛立信公司小得多,所以在後來的市場競爭中奪得了先機。對於愛立信公司來說,對準備的漠視使他們品嚐了自己所釀的苦果。
通過對這一係列問題的反省和研討,我們能夠對執行過程的發展情況有一個全麵的、整體的了解。注重及時修正自身存在的偏差。一旦目標確定,需要做的就是不讓自己偏離目標和方向。
做一天並不難,難的是天天做
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一件簡單的事情重複做好也是巨大的成功
日本有一項國家級的獎項,叫“終生成就獎”。無數的社會精英一輩子努力奮鬥的目標,就是為了能夠最終獲得這項大獎。但其中有一屆的“終生成就獎”,頒給了一個“小人物”——清水龜之助。
清水龜之助原來是一名橡膠廠工人,後來轉行到了郵政部門,做了一名郵差。在最初的日子裏,他沒有嚐到多少工作的樂趣和甜頭,於是在做滿了一年以後,便心生厭倦和退意。這天,他看到自己的自行車信袋裏隻剩下一封信還沒有送出去時,他便想:我把這最後的一封信送完,就馬上去遞交辭呈。
然而這封信由於被雨水打濕而地址模糊不清,清水花費了好幾個小時的時間,還是沒有把信送到收信人的手中。由於這將是他郵差生涯送出的最後一封信,所以清水發誓無論如何也要把這封信送到收信人的手中。他耐心地穿越大街小巷,東打聽西詢問,好不容易才在黃昏的時候把信送到了目的地。原來這是一封錄取通知書,被錄取的年輕人已經焦急地等待好多天了。拿到通知書的那一刻,他激動地和父母親擁抱在了一起。
看到這感人的一幕,清水深深地體會到了郵差這份工作的意義所在:“因為即使是簡單的幾行字,也可能給收信人帶來莫大的安慰和喜悅。這是多麼有意義的一份工作啊!我怎麼能夠辭職呢?”
在這以後,清水更多地體會到工作的意義和自己肩負的使命,他不再覺得乏味與厭倦,他深深地領悟了職業的價值和尊嚴,他一幹就是25年。從30歲當郵差到55歲,清水創下了25年全勤的空前紀錄。他在得到人們普遍的尊重的同時,也於1963年得到了日本天皇的召見和嘉獎。
能夠數十年如一日,把一件簡單的事情重複做,兢兢業業就是成功,不錯投一封一件,不遲到一天。把一件簡單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簡單,千百次的做好是考驗一個人的毅力和堅韌。
海爾總裁張瑞敏先生在比較中國公司員工與日本公司員工時曾說:如果讓一個日本員工每天擦桌子六次,日本員工會不折不扣地執行,每天都會堅持擦六次;可是如果讓一個中國員工去做,那麼他在第一天可能擦六遍,第二天可能擦六遍,但到了第三天,可能就會擦五次、四次、三次,到後來,就不了了之。有鑒於此,他表示: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把一件簡單的事情重複做好也是巨大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