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在害怕中仍然充滿自信(1)(3 / 3)

記者:據我所知,皮爾斯和布坎南(注:上兩屆總統)都曾想過廢除黑奴製度,《解放宣言》也早在他們那個時期就已草就,可是他們都沒拿起筆簽署它。請問總統先生,他們是不是想把這一偉業留下來,給您去成就英名?

林肯;可能有這個意思吧。不過,如果他們知道拿起筆需要的僅是一點勇氣,我想他們一定非常懊喪。

這段對話發生在林肯去帕特森的途中,馬維爾還沒來得及問下去,林肯的馬車就出發了。因此,他一直都沒弄明白林肯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直到1914年,林肯去世50年後,馬維爾才在林肯致朋友的一封信中找到答案,在這封信裏林肯談到幼年時的一段經曆。

“我父親在西雅圖一處農場,上麵有許多石頭。正因為如此,父親才得以以較低的價格買下它。有一天,母親建議把上麵的石頭搬走。父親說,如果可以搬走的話,主人就不會賣給我們了,它們是一座座小山頭,都與大山連著。”

“有一年,父親去城裏買馬,母親帶我們在農場裏勞動。母親說,讓我們把這些礙事的東西搬走好嗎?於是我們開始挖那一塊塊石頭。不長時間,就把它們給弄走了,因為它們並不是父親想象的山頭,而是一塊塊孤零零的石塊,隻要往下挖1英尺,就可以把它們晃動。”

林肯在信的末尾說,有些事情一些人之所以不去做,隻是因為他們認為不可能。其實,有許多不可能,隻存在於人的想象之中。

讀到這封信的時候,馬維爾已是76歲的老人,就是在這一年,他正式下決心學漢語。據說1917年,他在廣州旅行采訪,是以流利的漢語與孫中山對話的……

勇氣法則4

做你害怕做的事

當你遇上害怕做的事情時,隻要敢試一試,就會覺得並沒有什麼,也沒有你原先想象的那麼可怕。

怕了一輩子鬼的人,一輩子也沒見過鬼,恐懼的原因是自己嚇唬自己。世上沒有什麼事能真正讓人恐懼,恐懼隻不過是人心中的一種無形障礙罷了。不少人碰到棘手的問題時,習慣設想出許多莫須有的困難,這自然就產生了恐懼感,遇事你隻要大著膽子去幹時,就會發現事情並沒有自己想象的那麼可怕。

有時候,我們不敢學外語,不敢學小提琴,不敢下水學遊泳,不敢在課堂上提問,不敢上台講演,明知這件事不對也不敢說個“不”字,等等。這種種不敢,其實都是我們自己給自己設下的無形障礙!也正是這種無中生有的無形障礙,使我們裹足不前,錯過了許多我們本來應該去做,而且能夠做好的事。

我們每個人也許都有過這樣的體會,小時候剛學會走路,一次又一次地跌倒,但一次又一次地爬起來,最終學會了走路。可是漸漸長大了,堅持不懈的精神受到外界的影響,常常認為別人對自己的評價比自己對自己的評價更為重要。

如果做錯點事,父母、老師或親朋好友會勸告說:“做事要謹慎小心。”“不要做沒把握的事情。”“你沒這個金剛鑽,就別攬那個瓷器活!”這些人雖然出於好心,但你如果相信了這些話,這時候你的大腦就會發出一種下意識的命令,阻止你去碰眼前的這些事。

有位年輕的姑娘,10年前被車撞倒,江湖醫生說她癱瘓了。她相信了江湖醫生的話,於是感到頭腦呆滯,雙腿麻木,再也站不起來了。她整日坐在輪椅上,肌肉漸漸萎縮,變成了癱瘓人。

轉機發生在第二次車禍。5年後的某一天,當她連人帶車被一輛三輪車撞出人行道時,她突然覺得疼痛難忍。家裏人不相信她會疼痛,送她到一家大醫院,醫院外科專家確診她根本沒有癱瘓。經過一段時間的物理治療,她很快就能站立起來行走了。

當她站起來時,除了深感幸運外,還深感遺憾,別人說自己癱瘓了,自己就信以為真,當初為什麼不去試試呢!是的,她如果試一試,就不會被他人的話所控製。可見心理上這種無形障礙,會使人情緒萎靡,自信心喪失,肌體功能失調,久而久之,人會變得這也不敢做,那也不敢做,無形中就把自己歸類到那些“注定”不會成功的人裏邊去了。

很多時候,成功就像攀爬鐵索,失敗的原因不是智商的低下,也不是力量的單薄,而是威懾於自己的無形障礙,被鐵索周圍的外在現象嚇破了膽。如果我們敢於做自己害怕的事,害怕就必然消失。

勇氣法則5

想一想最壞的結果會是怎樣

有人問英國戲劇大師蕭伯納:“為什麼你講話那麼有吸引力?”蕭伯納答道:“試出來的,就像學滑冰一樣,開始時,笨頭笨腦,像個大傻瓜,後來試的次數多了,就熟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