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逆流而上需要勇氣。對施至成來說,堅持對未來的判斷,輔之以清晰的數據,使他能輕而易舉做到逆潮流而動。
星巴克創始人舒爾茨也是一個成功的例子。起初,有專家告訴他,不能把星巴克推向國際市場———畢竟該公司在美國國內的市場上有著10%的份額。
可舒爾茨卻不這樣看。他認為星巴克完全有機會進入國際市場。事實證明他是對的。不僅如此,他在國際市場上的胃口似乎還大得很。
舒爾茨說:在我們的字典裏,沒有“飽和”這個詞。他以巨大的增長中的市場中國為例:我們的商店在那裏獲得了巨大的成功。
領導者教訓:遵循市場的基本規律不是別人嘴裏的基本規律,而是由數據說了算。因此,隻要有足夠的證據,就應堅持自己的觀點。
贏得信任
管理界有一句名言:人不應是管理的,而應是帶領的。若要讓下屬跟從領導,就一定要取得他們的信任。
當IBM還是一家小公司時,當時的首席執行官老沃森采用了一套獨特的領導方式,為IBM此後的成功奠定了良好基礎。他的兒子小沃森,也就是公司的繼承人,講述了他的父親是如何贏得下屬信任的:
“父親從未開除過員工。他告訴員工,他會依靠他們,他所做的就是讓他們變得更好。父親知道,若要贏得員工的忠誠,就一定要建立起他們的自尊。多年以後當我進入IBM時,公司的高額薪水、優厚待遇以及員工對事業的投入早已聞名於世。但在創業之初公司一窮二白的時候,父親是靠著自己的言行贏得了員工的忠誠。”
小沃森說:“父親堅持寬容的管理方式,事實證明他是對的。公司的士氣與生產率在老沃森時代始終居高不下;即使到了產業聯盟時代,IBM的員工也從不覺得有組建工會的必要。”
幫助員工建立自尊,信任你的員工,這樣他們才會更信任你,表現得更積極與樂觀。領導方式也應更寬容。
做出風險性決策
勇敢的領導者知道,如果公司失敗了,他們也同樣會失敗。因此,他們知道該如何冒險。對於管理者來說,不作為比做錯事更糟。如果管理者總是在逃避決策,就會被認為效率低下,甚至遭到上級、同事及下屬的蔑視。
那麼,管理者該如何保證自己所冒的風險是合理的呢?
人們在冒險時,當然有犯錯誤的可能;然而重要的是,你得知道並承認風險型決策與愚蠢的決策之間的區別。管理者們必須有能力辨別某項決策或行動是魯莽的還是大膽的。如果失敗了,就一定要進行認真的總結並從中吸取教訓。
培養自己對事物重要性的感覺;相信自己可以做得很出色;鼓勵人們為你的目標而奮鬥,切記:你自己一定要充滿熱情。如果管理者自己都無法顯示出熱情與責任心,其他人就更不會為你效力。
領導力法則6
要麼你跟著我好好幹,要麼就立馬走人。
實施變革
當管理者帶領企業進行變革時,勇氣同樣必不可少。要知道,有些人一開始並不願意接受新的觀點,或是對新的行動訴求懷有抵觸情緒。
大多數人並不具備想要變革的管理者所具備的勇氣,因為這可能會影響到他們的現實利益。
領導力專家科特(John Kotter)常向人們講述亞當森(Jim Adamson)的故事。亞當森是蘇格蘭鄧迪市NCR工廠的領導人,該廠原先的情況一團糟,產品質量差,客戶滿意度低,管理混亂,工人也難以管束。
為了挽救工廠,他首先將廠裏的狀況原原本本地告訴了大家,然後幫助員工製定了可行的目標,鼓勵他們克服困難,要求大家同心協力,共度難關。
在他對員工所做的第一次演講中,可以看到一位矢誌革新的領導人所具備的勇氣:
“現在,我們正身處危機之中。雖說形勢險峻,但並非已無可救藥。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我以前曾幫助別的企業轉危機為安,因此,我需要你們的幫助。也就是說,要麼你跟著我好好幹,要麼就立馬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