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三洋電機的創始人井植歲男,成功地把企業越辦越好。
有一天,他家的園藝師傅對井植說:“社長先生,我看您的事業越做越大,而我卻像樹上的蟬,一生都坐在樹幹上,太沒出息了。您教我一點創業的秘訣吧?”
井植點點頭說:“行!我看你比較適合園藝工作。這樣吧。在我工廠旁有2萬坪空地,我們合作來種樹苗吧!樹苗1棵多少錢能買到呢?”
“40元。”
井植又說:“好!以1坪種2棵計算,扣除走道,2萬坪大約種25000棵,樹苗的成本是不是100萬元。3年後,1棵可賣多少錢呢?”
“大約3000元。”
“100萬元的樹苗成本與肥料費由我支付,以後3年,你負責除草和施肥工作。3年後,我們就可以收入600多萬元的利潤。到時候我們每人一半。”
聽到這裏,園藝師傅卻拒絕說:“哇!我可不敢做那麼大的生意!”
最後,他還是在井植家中栽種樹苗,按月拿取工資,白白失去了致富良機。
要成功地賺大錢,非得有膽量不可。一個沒有膽識的人,再好的機會到來,也不敢去把握與嚐試;固然他沒有失敗的機會,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機遇。我們偉大的思想家魯迅曾經說過:世界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下麵是最後一個故事。
那是一個星期五的下午,馬上就要下班。因為周末,其他人都顯得鬆弛了,盤算著怎麼度過休息時間。一位陌生人走進來問朗格,哪兒能找到一位助手,來幫他整理一下資料,因為他手頭有些工作必須當天完成。
朗格問道,請問你是誰?他回答,我們辦公室是在一個樓層,我是一個律師,我知道你們這裏有速記員。朗格告訴他,公司所有速記員都去看體育比賽了,如果晚來5分鍾,自己也會走。但朗格卻說,自己還是願意留下來幫他。因為“比賽以後還有的是機會,但是工作啊,必須在當天完成”。
做完工作後,律師問朗格應該付他多少錢。朗格開玩笑地回答:“哦,既然是你的工作,大約1000美元吧。如果是別人的工作,我是不會收取任何費用的。”律師笑了笑,向朗格表示謝意。
朗格的回答不過是一個玩笑,他沒有真正想得到1000美元。但出乎意料,那位律師竟然真的這樣做了。3個月之後,在朗格已將此事忘到了九霄雲外時,律師卻找到了朗格,交給他1000美元,並且邀請朗格到自己公司工作,薪水比現在高得多。
如果不是你的工作,而你做了,這就是機會。有人曾經研究為什麼當機會來臨時我們無法把握,答案是:因為機會總是喜歡喬裝成“麻煩”的樣子。
“麻煩”來了,一般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逃開,也就錯過了機會。當別人交給你某個難題,也許正在為你創造一個珍貴的機會。誰的問題誰負責,是一般員工的想法,這樣的員工充其量叫“合格”;對於一個聰明的員工來說,他總是很樂意自找“麻煩”。
果斷法則4
對於強者而言,碰到的每一件小事都是一個機會。
美國運輸業巨頭、著名企業家科尼裏斯·範德比爾特在汽船行業看到了自己的機會所在。他認定自己要在汽船航海方麵發展事業。他的這一決定讓家人和朋友十分震驚。他竟然放棄了原本已經蒸蒸日上的事業,到當時最早的一艘汽船上當船長,而年薪僅為1000美元。
當時,富爾頓已經取得了用汽船在紐約水麵上航行的專有權。但範德比爾特認為,這項法令不符合美國憲法的精神。他一再要求取消這個法令,並最終獲得了成功。不久之後,他擁有了一艘自己的汽船。
在當時,政府為往來歐洲的郵件要付出大筆補貼,然而,範德比爾特卻提出他願意免費送郵件並提供更好的服務。他的這一要求很快就被接受了。靠著這種方式,他很快建立起一個龐大的客運與貨運體係。
後來,他預見到,在美國這樣一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的國家,鐵路運輸將會大有可為。於是,他積極投身到鐵路事業中去,為後來建立四通八達的範德比爾特鐵路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約翰·洛克菲勒在石油行業預見了機會。他注意到,這個國家的人口如此眾多,卻隻有極少數人在用電燈。這兒石油儲藏非常豐富,然而由於石油冶煉加工方法十分原始,產量非常低,使用起來也不安全。而這正是他的機會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