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4件事 精通行之有效的社交禮儀
天逸子說:“以禮敬於人,人們就服從你;以禮敬於神,神就保佑你;以禮敬於天,天就會相助你。”禮節經常可以替代最高貴的感情,不用花錢,卻能為你贏得一切。
精通行之有效的社交禮儀,也是成功的一個必要條件。
酒桌上的禮儀
我們都知道,宴會作為一種交際媒介,在洽談業務、迎賓送客、聚朋會友、彼此溝通、傳遞友情等方麵,發揮了獨特的作用,它代表了個人,乃至集體、公司的形象,因此有必要引起各方麵的大力關注。其中酒桌上的禮儀又是宴會上一個突出的問題。據說一位老總為了表示與客戶合作的誠意,一杯杯地喝那“合作酒”,結果把自己喝到桌子底下,把對方也全喝趴下了。酒醒後,客戶把本來準備好的合作意向取消了,因為他們不相信合作夥伴能把工作搞好。想想這位老總的主要錯誤在於他沒能很好地掌握酒桌上的禮儀,敬酒、勸酒過度,給人留下了一種極差的印象,以至於讓人誤會了他的“熱心腸”。
敬酒也是一門學問。一般情況下,敬酒應以年齡大小、職位高低、賓主身份為序,敬酒前一定要充分考慮好,分清主次。與不熟悉的人在一起喝酒,要先打聽一下身份或是留意別人如何稱呼,這一點心中要有數,避免出現尷尬或傷感情的局麵。敬酒時一定要把握好敬酒的順序,如果有求於某位客人時,在席上,對他自然要倍加恭敬。但是要注意,如果在場有更高身份或年長的人,則不應隻對能幫你忙的人畢恭畢敬,也要先給尊者、長者敬酒,不然會使大家都很尷尬。
酒桌上不可避免地要勸酒,勸酒體現了主人的好客、熱情,所以勸酒寧可過一點也無妨。有些人自己不愛喝酒,覺得喝多了沒有好處,因此席間勸酒有顧慮,擔心讓人家喝多了似乎不懷好意。其實,勸酒是件熱鬧事,勸酒要勸到點子上,有叫得響的理由,說得對方高興了,喝兩杯也痛快。但特別注意的是勸酒與喝酒不是對等的。作為主人,一定要盡地主之誼,熱情相勸,至於客人喝不喝、喝多少並不重要,不必較真,請對方自便。但是,有的人總喜歡把酒場當戰場,想方設法勸別人多喝幾杯,認為不喝到量就是不實在。“以酒論英雄”,對酒量大的人還可以,酒量小的就犯難了,有時過分勸酒,還會將原有的氣氛完全破壞。
雖說席上勸酒要熱情,但還是少喝為佳,不論主客都一樣。不勸不熱鬧,但勸了就喝,喝多了也不好。勸酒人不知道你的酒量,你自己應該明白。不管對方如何勸,自己要把握自己。他勸你喝,你也可以勸他喝。切記:酒席以勸為主,不是以喝為主,一勸就喝同沒有人勸自己喝一樣都是沒有情趣的。
無論是敬酒還是勸酒都少不了要說話,酒桌上的語言交流可以顯示出一個人的才華、學識、修養和交際風度,有時一句詼諧幽默的語言,便會給客人留下很深的印象,使人無形中對你產生好感。所以,在酒桌上你應該知道什麼時候該說什麼話,語言得當、詼諧幽默很關鍵。大家都記得《紅樓夢》中劉姥姥進大觀園那一節吧,在酒桌上,劉姥姥的話語詼諧幽默,以致賈府上下都很快活,因此對她就另眼相看,待她甚好。現在的日常禮儀也好、商務禮儀也罷,要想說笑話,就要既無傷大雅,又能活躍氣氛才行。說一些低俗下流的笑話,這在宴會上是很不妥當的,尤其在商務宴會中更是不可取的。
吃喝的禮儀
在宴會上要遵守一定的禮儀規範,切不可像獨處時或與熟識的朋友小聚時那樣隨便。優雅的舉止體現了你的道德修養,樹立起你的好形象,也表現出你對別人應有的禮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