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實現人生的價值(1)(2 / 3)

但問題的棘手之處在於,提出要求什麼和不要求什麼的界限。就我自己進行的研究來說,它們大多是在被認為已經取得“成功的”成人身上進行的。我隻有很少有關不成功的、掉隊的人的資料。

從奧林匹克運動會獲獎者那裏做出的推論是完全可以承認的,從原則上說,完全能推論出人究竟能跑多快、跳多高、舉多重。我們也可以推論出任何新生兒的能力。但是,這些實際的可能性,並沒有告訴我們有關統計資料、機率、可能性的任何東西。

此外,我們也注意到,向著完美人性和健康成長的傾向並不是人身上唯一的傾向。正如我們在同樣的人身上,也可以發現死的願望、畏懼、防禦和退化的傾向,等等。

盡管這些人在數量上很少,然而我們從直接研究這些高度發展的、最成熟的、心理最健康的個體中,能夠學到有關價值的大量知識,我們也可以通過研究普通人的高峰體驗,學到關於價值的知識,這時他們暫時地自我實現了。這是因為他們是最完美的人。例如,他們是保留和發展了人類智能的人,特別是保留和發展了規定人的並把人同猿猴分開的那些智能。

這符合哈特曼關於同樣問題所持的價值論觀點,他把好人看做是具備更多的規定“人”的概念特性的人。

從發展的觀點來看,這些個體是發展更完善的人,他們沒有固著在不成熟、不完善的成長水平上。這種做法,並不比分類學家選擇蝴蝶的類型樣本,或醫生選擇身體最健康的年輕人,更多地乞求於神秘、先驗或機會。他們也同樣尋找“完善、成熟、健美的樣品”作為標本。從原則上講,一種程序、一種傳統的做法是可以重複的。

完善人性,不僅可以根據已經確定的“人”的概念下定義,也可以根據人類常模下定義,而且它也可以有一個描述性的、分類的、能夠測量的、心理學的定義。

現在,從幾個開端性的研究和不計其數的診療經驗中,我們已經具有了有關充分發展、成長良好的人的特點的某種概念。這些特點不僅是可以進行客觀描述的,而且它們在主觀上也是獎賞性的、令人愉快的和起強化作用的。

在健康人的樣本上,客觀上可以描述並測量的特點有:更清晰、更有效地感知現實;更能接受經驗;增進了人的整合、完整和統一;增長了自發性、表現性,充分運行,生氣勃勃;真正的自我,牢固的同一性,自主,獨特性;增長了客觀性,超然,超越自我;創造性的重新獲得;融合具體和抽象的能力;民主的性格結構;愛的能力,等等。

所有這些特性都需要經過研究進一步證實和闡明。但是,這種研究是可行的,這一點則是勿庸置疑的。

此外,對自我實現和良好成長也有主觀上的肯定和強化。這就是生活中的興趣感、幸福和欣快感、安詳感、快樂感、鎮靜感、責任感、對自己處理突發問題的能力的信任感等。背棄自我、固著、倒退,依靠畏懼而不是依靠成長過生活等的主觀標誌,就是焦慮、絕望、厭煩、不能享受、固有內疚、內在羞愧、無目的、無聊、缺乏同一性等這樣的感覺。

這些主觀上的反應也是可以進行研究和闡明的,而且我們具有適於研究這些問題的診斷技術。

在那些能夠從各種各樣的可能性中進行真正選擇的情境中,自我實現的人的自由選擇,恰恰是能夠作為自然的價值體係進行描述性研究的東西。這和觀察者的希望絕對沒有關係,也就是說,它是“科學的”。不是說“他應該選擇這個或者那個”,而隻是說“被允許自由選擇的健康人選擇了這個或者那個”。這就好象是問:“最好的人的價值觀是什麼”而不是問:“他們的價值觀應該是什麼?”,或者“他們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很顯然,這種看法與亞裏士多德的信念——正是對好人來說有價值的和適意的那些東西,才是真正寶貴的和令人愉快的東西。

而且,這些發現可以推廣到大多數人身上去,因為在我以及其他人看來,大多數人都傾向於自我實現。這一點在治療、特別是在揭露性的治療經驗中看得特別明顯,而且,至少從原則上說,大多數人都是有能力自我實現的。

在這裏也可以看到這種斷言的證實,即所有人都傾向於自我實現,除非現存的各種各樣的宗教都不能被理解為人類渴望的表現。因為我們描述的自我實現者的特性,在許多方麵與宗教強烈主張的理想是類似的。

例如,超越自我,真、善、美的融合,助人、智慧,正直和自然,超越自私和個人的動機,脫離“低級”欲望而趨向“高級”願望,增進友誼和慈愛,善於區別目的(寧靜、安詳、平和)和手段(金錢、權力、地位),減少敵意、殘忍和破壞(盡管果斷、正當義憤、自我肯定等很可能因之而上升)。

從所有自由選擇實驗中,從動力動機理論的發展中,從心理治療的調查中,得出一個具有革命性的結論——我們最深蘊的需要本身不是危險的、邪惡的或不好的。如此一來,就打開了解決人的內部這些分裂的前景,也就是說,有了解決光明的和黑暗的、傳統的和浪漫的、科學的和詩意之間的東西,以及理性和衝動、工作和娛樂、言語和前言語、成熟和幼稚、男性和女性、成長和倒退之間的分裂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