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注重成長的修養(4)(1 / 3)

在你全部的社會生活中,這種同樣的心理模式不斷地出現。希望被愛、被人接受、被人尊敬,適應社會整體,得到他人的獎賞,這一切都是人的天性。不過,雖然你可能努力地使自己確信,但是,你在對這些壓力和需要作出的反應的選擇常常真的是不自由的,因為促使你行動的驅動力不是來源於你自身,而是來源於自身之外的力量。這裏的關鍵是你自我意識的程度。自由選擇要求你能意識到社會的壓力和期望,你能有意識地選擇如何對它們作出反應。但不幸的是,我們這個關鍵的自我意識常常是缺乏的,因此,我們的行為是外部操縱的結果,而不是源於自我的選擇。

大多數人確信,隻要他們不過分地被外部的力量所驅使去做某事,他們的決定就是他們自己的,如果他們希望某個東西,那是他們想要它。但是,這是我們對我們自已存有的一個大的幻覺。我們的許多決定實際上並不是我們自己的,而是由外部給我們建議的,我們成功地說服了我們自己,這是我們所作的決定,但其實我們是在服從他人的期望,被害怕孤獨隔絕和對我們的生活、自由和舒適的較為直接的威脅所驅使。

即使你可能認為你在進行真正的自由選擇,但實際情況可能是,你對內在的或外部的強製力的反應所作的是“虛假的選擇”。因為你沒有意識到對你的行為產生影響的某些因素,所以,你生活在玩偶的幻覺中,你的每一項活動都被你看不見的提線所操縱。

雖然每個人都參與了某些虛假的思考和虛假的選擇,但是,這裏的關鍵問題是,在什麼程度上,我們大家都這樣做了。如果你是一個對你的信仰和選擇進行反省、推理和批判思考的人,那麼,你基本上是一個“內在導向”的人,即你是一個獨立地進行思考和選擇的人。

相反,如果你是一個很少對你的信仰和選擇進行批判思考的人,那麼,你基本上是一個“他人導向”的人,也即你是一個受他人的期望或你幾乎不能控製的內在力量決定的人。真正的自由要求我們具有對“自我”進行反省、推理和批判思考的意誌和能力,缺乏這些能力,我們就會處於成為“虛假的自我”的危險境地之中。

我們會很自然地認為,既然你的自由常常受內在的和外在的強製力所限製,因而你的責任就會被減少,因為這些內外的強製力似乎是你無法控製的因素。然而,實際情況並非如此,你仍然是有責任的。為什麼呢?因為你感覺到你自己所承受的限製,主要是你以前進行選擇的結果。例如,雖然你現在可能感到迷戀某些藥物,或處於身心上受到虐待的夫妻關係之中,但事實上,你的這種被奴役和束縛的狀況是多年來就發生的。現在,你可能感到你深陷其中,甚至想象不到會有不同的可能性。然而你的處境不是一夜之間發生的,它是你進行的一係列選擇的結果,就如同用線慢慢地把你的手纏住,一開始,你很容易掙脫,但是,如果你不采取行動,就會逐漸地達到這種程度:沒有外界的幫助,你就無法使自己得到解脫。在此,尋求這樣的幫助仍然是在於你自己的選擇。因此,你應該對所發生的事情負責。

但是,周期性的抑鬱消沉、恐懼、情緒不安以及其它的一些心理問題又是怎麼回事呢?

人們也應該對這些情況負責嗎?雖然我們己“進步”到對幾乎每一種病症,特別是心理領域,都有藥可治的地步,但是,我們需要回首去審視,在上述情緒失調中思考應起什麼樣的作用,因為我們常常在無意之中,通過我們的思考和選擇使情緒失調得以存在,甚至使它們得以強化。當然,在嚴重的、慢性的和長期的情緒失調的情況下,專業的治療幫助是必要的,但是,對於較為常見的並影響我們發揮潛能的失調病症,如果我們能做到清晰的思考和自由的選擇,我們就常常能想方設法,努力地衝破這些障礙和困難。

在現實的生活中,以上抽象的觀點如何能發揮作用呢?讓我們考察一個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很熟悉的例子:抑鬱。請想想你上一次抑鬱的情況。你對前途感到倦怠、目標不明確、悲觀了嗎?你感到這種低落的情緒即使你付出了很大的努力也是無力改變的嗎?

對慢性的抑鬱症有兩種傳統的解釋:

第一種,它始於由來已久的心理疾病,反映了懸而未決的童年期精神上的衝突和無意識的憤怒,它需要數年的臨床治療來進行分析和改善。自然,這種方法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費用,即使如此,這種症狀也沒有把握徹底治好。

第二種,它始於大腦的化學失衡,需要服用抗抑鬱的藥。實際上,這些化學的治療不僅對嚴重的抑鬱症患者正變得日益普遍,而且對一般的病人也是如此。越來越多的人正寄希望於科學的力量,為他們提供簡便的治療方法,幫助他們治愈複雜的心理疾病。如果我們通過簡單的服用藥片就能“治愈”抑鬱症,或許我們用同樣的藥物手段就能治療任何的情緒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