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情況,很多人吃虧或者受到欺騙都是源於貪心。在職場中我們不能算計別人,但要對他人加以設防。
要判斷“餡餅”到底是不是陷阱的誘餌也不是很難,就要看你到底夠不夠分量去得到那個機會。明顯超出你想象的好處,多半是存在問題的。平日沒什麼交情甚至有怨恨的客戶忽然主動找上門說有大生意給你做,如要把一批儀器折價賣給你。這時候你就好好考慮清楚了,為什麼對方不把便宜給別人而給交往不深甚至有宿怨的你呢?這裏麵肯定存在問題。再如平日敵視你的同事主動找你,說有大客戶讓你去談,你以為是好事勇往直前,卻無意中已經成為人家談不攏生意的替罪羊。
學聰明點,職場中呈現的現狀是“僧多粥少”,有“粥”真的輪到你嗎?這需我們謹慎思考再做定奪,不要見風就是雨,徒逞匹夫之勇。
是機會還是陷阱
職場新人蘇利人長得漂亮,天真爛漫,畢業於名牌大學,剛加入一家新公司,老板對他很是看好。蘇利對任何人都不設防,總相信自己隻要努力認真,機會總有一天會將降到自己頭上的。可她卻忽略了關鍵因素,即她雖是剛剛加入的,但她的高學曆卻對其他老職員已經構成了威脅。蘇利在同事眼裏儼然成為一個和他們搶飯碗的人。
一天,蘇利接到同事菲菲的請求電話,他說:“蘇利,我下午有緊急事要處理,你能否代我去見一個大客戶?”蘇利一聽心裏非常高興,對菲菲也萌生了感激之情。菲菲還說:“你得注意,這個人是公司的大客戶,你下午手機必須關機,對方最反感在談話過程中對方的電話莫名響起。”蘇利一想現在的大客戶都挺大牌的,連忙稱是。
下午,蘇麗去見那個大客戶了,可生意卻沒有談成。回來後,蘇利才知道下午老板一直打電話找她,讓她去趟上海辦點事。由於打電話找不到她,就讓菲菲去了。菲菲把那件事情辦的非常漂亮,老板提拔她做了主管。蘇利很鬱悶,知道這肯定是菲菲在搞鬼,她肯定知道這筆生意談不成,才讓蘇麗這個替罪羊去的……
案例中蘇利就是把餡餅誤認為是機會,結果卻把原本屬於自己的機會拱手讓你給他人。在職場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陷阱,要學會辨別,看得清楚哪些是餡餅,哪些是機會。不要把機會錯認為是餡餅,更不能把陷阱錯誤當成機會。
以下有幾種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正常分析機會和陷阱:
(1)個人實際比較
看清楚你現在的位置,如果離自己實際水平還遠的餡餅通常是陷阱。
(2)查找餡餅來源
餡餅是誰拋給你的,如果是你的同事,他為什麼那樣好心?如果真的那樣好,他為什麼願意讓給你?如果是你的老板,他真的是想提拔你嗎?如果是你的客戶,他為什麼選擇你不是更好的別人?凡事反過來想一想,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下問題,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3)機會比“餡餅”靠譜
通常,機會是比較靠譜的,在合理狀態下才會出現。一步登天的餡餅通常是陷阱。機會是自己經過努力,具備一定的能力才能遇到的;餡餅是無緣無故的降臨到自己身上。要清楚事情都有兩麵性,辯證地分析一下,就能看出“餡餅”的破綻。
在職場中,要想看清楚是機會還是陷阱,不要盲目就相信對方的話。畢竟人心隔肚皮,不要以為天上真能掉下餡餅來,那隻是一個誘餌,引領你走進陷阱的。
扔掉送到手的餡餅
萊克是美國一家電子公司的總經理,事業發展的一帆風順。但回想過去,他可吃了不少虧,甚至還因為貪心把自己原本不錯的工作給斷送了。因為好幾次他因貪功大意,中了客戶的計謀。有一次,有個熟客拿著合約來找他,說有大生意介紹給他。萊克欣然接受了這筆生意,因為他已經和這個客人成功合作多次了,所以就對對方放鬆了警惕。對方給的單子確實是大生意,簽下合約就能讓自己高升一級。所以他還沒有查驗對方的貨物,就盲目簽下合約。結果,對方貨物中參有水分,這樣一來讓公司損失了一大筆錢,萊克也因此丟失了工作。後來經過幾年的工作摸索和打拚,萊克明白一個道理:不管在怎樣的職場,我們都不可能一步登天,我們要做的就是從小事做起,做好每一件小事,在等待中為自己創造良機,而不是坐等天上掉下陷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