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帝聽後,滿口應允,立即提筆寫下了這樣幾句詩:
江南水秀景宜人,民風富庶享太平。
小小酒店風味濃,豐肴佳饌怡人心。
若問賜墨何許人?紫禁城裏尋真龍。
張全福讀了這幾句詩後,頓時醒悟,高興得手舞足蹈,大聲喊道:“啊!原來您就是當今的萬歲爺,草民今天可遇到大貴人了。”他趕忙雙膝跪地,謝主隆恩。
乾隆這幾句“墨寶”,果然給張全福這家小小的酒店帶來了很大聲譽。此事傳開之後,人們紛紛慕名前來,顧客絡繹不絕,生意日益興隆。
張全福正是借了乾隆這個“貴人”的光,才使小酒店由原來的門可羅雀發展成門庭若市、欣欣向榮的局麵。
可見,找貴人有一個重要的原則:“手撞金鍾一下,不敲破鼓三千”,找到了有超強影響力的貴人,就找到了走向成功的最快捷通道。所以,鼓起勇氣,去結識自己的王牌貴人吧!
[交友之道]
結交名人做貴人,就像給自己套上了光環,可以提升影響力。
世易時移、貴人也有可能變小人
有一些在推心置腹時所說的私房話,日後有被知己所用來作為武器的危險。
——羅曼·羅蘭
昨天的貴人可能成為今天的小人
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處在變化之中,“貴人”不可能是永恒的,每一位貴人都隻是你特定時期的貴人,有的時候,由於利益關係等變化,貴人也可能變成你的“小人”。
李朋是齊雪的中學同學,比齊雪早兩年進公司,她一直很照顧齊雪。平常有項目她經常帶齊雪一起做,讓齊雪積累經驗並教了她許多應付各種難題的技巧。僅僅三年,齊雪就做到了經理助理的職位,成了部裏升職最快的新人。就在齊雪慶幸自己運氣好,遇到這樣一個肯提攜新人的師姐時,發生了一件讓她始料未及的事。
那次齊雪和李朋負責共同籌辦一個外國客戶在北京的產品發布會。因為事前對客戶提供的新產品資料做了詳盡了解,齊雪提出的方案得到客戶的讚賞並被采納。這時,齊雪隱隱感覺到李朋的尷尬與不悅,但她沒有深想,這個念頭在她頭腦中一閃而過了。
當晚,就發布會的細節問題她們又和客戶談了很久。因時間緊迫,客戶要求齊雪連夜隨他們去酒店布置會場。當聽到自己不在布置會場的工作人員之列時,李朋的臉色變了。但她很快恢複到正常狀態,在發現齊雪手機沒電,四處找電話通知男友時,她又以當初大姐姐的姿態,主動說:“快去吧,你男朋友那裏,我幫你通知吧。”在齊雪臨走前,她還體貼地讓齊雪多加件衣服出去。天真的齊雪著實為有這樣一個“好姐姐”感動了一番,直到看見男朋友紅著臉、氣急敗壞地衝進酒店將齊雪大罵一通時,齊雪才明白了所有的真相。
原來在齊雪走後,李朋打電話到她家,緊張兮兮地問:“齊雪在嗎?我們都很擔心她啊!聽同事說她晚上跟一個美國客戶進了酒店,怎麼直到現在她還沒回來呀?”於是乎,就出現了先前上演的那出“鬧劇”。而那則齊雪跟客戶去酒店徹夜不歸,引得男朋友與客戶爭風吃醋,兩人在酒店大打出手的謠言在辦公室盛傳了好久。雖然事後大家明白了真相,但這則故事還是被當做花邊新聞成為同事們無聊時的談資。
有人說,學生時代建立起來的友情最珍貴,也最不易變質。
這種說法有對也有不對,說它“對”,是因為學生時代彼此間沒有利害衝突,往往能坦誠相見,所以比較知心,友情也比較長久。但這話也有不對之處,道理在於,求學時期因為彼此沒有利害上的考驗,固然雙方可以交心,但卻缺乏免疫力,因此一踏入社會,麵對利害,有的友情更強固,而有的卻脆弱得應聲崩碎!
這裏還有一個例子:A君和B君是大學同學,感情不錯,畢業後,二人甚至在同一部隊服役。兩年後退伍,A君先找到工作,B君則不順利,到處碰壁,A君伸出友誼之手,把B君拉進自己的公司,成為同事。
過了一年,A君離職創業,B君也到別的公司任職。
A君的創業,成績並不理想,任何人一看都知道他即將麵臨破產,很多朋友替A君擔憂,並且認為B君應拉A君一把。
碰巧B君的公司有一個不錯的職位空缺,很適合A君,問了A君的意願,A君很高興自己的危機有了轉機,答應去B君的公司上班。
誰知等了一個月,消息全無,A君按捺不住,打電話找B君,原來B君自己坐上了那個位子……
B君的“解釋”是:“我本來不要,也推薦了你,可是上麵堅持要我……”
隔了半年,A君才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從B君同事口中知道,當初B君根本沒有把A君的個人資料往上報。
這樣的故事不是特例,而是通象,也就是說,麵對利益時,人的任何感情都在接受考驗,我們應有一個認知:人心是時時刻刻在變化的。
所以,對於“貴人”,不要完全信任和依靠,要留一點兒觀察和變化的餘地給自己,一旦察覺貴人的心不再偏向你這邊時,一定要及時想出辦法,避免讓自己受到傷害。
做人要有“心機”
生活中處處都有“小人”,連昔日提攜過你的貴人都可能成為小人,更別說那些與你沒有交情卻可能嫉妒你的成就、或者內心對你不滿的人了。對待這些人,你一定要挺起腰板,千萬不要任由他們欺負。
生活中一些蠻橫霸道的人之所以能夠得意一時,就是因為社會上有些人忍氣吞聲慣了。他們作威作福、發火撒氣往往找那些軟弱善良者,因為他們清楚,這樣做並不會招致什麼值得憂慮的後果。在我們身邊的環境裏,到處都有這樣的受氣者,他們看起來軟弱可欺,最終也必然為人所欺。因為一個人表麵上的軟弱事實上也助長和縱容了別人侵犯你的欲望。人是應該有一點兒鋒芒的,壞人要用壞招來對付,以小壞對付大壞,假壞對付真壞,在待人處世中樹立一個不好惹的形象,是確保自己不被小人侵犯的一條很重要的做人“心機”。小人一般都是些欺軟怕硬之徒,隻要你花點兒“小心機”,讓那些冒犯者嚐到你的厲害,就能起到以儆效尤的作用,你的這一形象也會時刻提醒那些小人,招惹你是要承擔後果並付出更大代價的。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遇到一些給你穿“小鞋”的小人,他或許要靠踩著你的肩膀往上爬,或許要靠欺騙你達到他的什麼目的,或許僅僅是因為嫉妒就想排擠你。你越是像一塊棉花糖,他們越會毫不留情地將你玩弄於手掌之中;你隻有像一隻刺蝟,毫無畏懼地對著那隻向你伸出來的“黑手”狠狠刺一下,讓他們嚐嚐劇痛的滋味,這樣在他又想出手之時,他絕對會回味起這次疼痛的感覺而不敢再輕易傷害你!
待小人當嚴
對待小人千萬不要講情麵,懲罰小人就是善待自己。
有的時候,“黑”吃“黑”就是最有效的辦法。
北洋軍閥統治時期,《選舉法》規定,有一部分參議員,須由中央通儒院選舉產生,凡國立大學教授,都有選舉權,投票時,人到不到場無所謂,重要的是,帶張文憑去,便可登記“投票”了。據說,當時每張文憑可賣到大洋二百元。在這種賄選風氣下,北大“老怪物”辜鴻銘自然也成了被賄賂的對象。
這天,有人到辜鴻銘府上,求其投他一票。
辜說:“我的文憑早就丟了。”
這人說:“誰不認得你老人家?隻要你親自投票,用不著文憑。”
辜說:“人家賣兩百塊錢一票,我老辜至少要賣五百塊。”
這位厚顏無恥的政客要還價,辜就叫他滾出去。他隻好說:“四百塊錢,就依你老人家。可是投票時務必請你到場。”
選舉的前一天,政客果然把四百元鈔票和選舉入場證帶來了,還再三叮囑辜鴻銘明天務必到場。結果,等他走了,辜鴻銘立刻出門,趕下午的快車到了天津,把四百塊錢全都“揮霍”一空。兩天過後,才回北京。
政客立刻找上門來,大罵辜鴻銘不講信義。辜鴻銘拿起一根棍子,指著他的鼻子說:“你瞎了眼睛,敢拿錢來買我!你也配講信義!你給我滾出去!”那家夥便逃之夭夭了。
《菜根譚》認為:“待善人當寬,待惡人當嚴,待庸眾之人當寬嚴並存”,“待小人,不難於嚴而難於不嚴”。人生在世,總難免有被小人纏身的時刻。順其所為,或者會與其同流合汙,或者會被其纏得無法脫身。辜鴻銘這樣“黑吃黑”,以“真小人”的姿態來反“偽君子”,雖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但也真是讓人拍手稱快。
[交友之道]
沒有永恒的貴人,當貴人變成小人時,要學會保護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