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貴人——獲取成功的關鍵門票2-2
“雪中送炭”勝過“錦上添花”
將結交貴人的眼光盯在顯赫的俊傑身上是明智的做法,但真正有頭腦的人還會多結交幾個落魄的英雄。世人皆熱衷於錦上添花,而鮮有雪中送炭者。有人若能在雪中為落難英雄送一塊炭,效果將遠勝於給俊傑添十朵花。
這就像燒香拜佛一樣,
如果要燒香,就找些平常沒人去的冷廟,不要隻挑香火繁盛的熱廟。熱廟因為燒香人太多,神仙的注意力分散,你去燒香,也不過是眾香客之一,顯不出你的誠意,神仙對你也不會有特別的好感。所以一旦有事求它,它對你隻以眾人相待,不會特別照顧。
但冷廟的神仙就不是這樣。平時冷廟門庭冷落,無人禮敬,你卻很虔誠的去燒香,神仙對你當然特別在意。同樣的燒一炷香,冷廟的神仙卻認為這是天大的人情,日後有事去求它,它自然特別照應。如果有一天風水轉變,冷廟成了熱廟,神仙對你還是會特別看待,不把你當成趨炎附勢之輩。
一個人沒落失勢時,往往會陷入遭到眾人漠視的狀態,原來交往密切的人都離他而去。如果你此時伸出援助之手,與之交往,他就會心存感激,銘記一輩子,這就好比買了“原始股”一樣,日後必有超出想像的回報。你的朋友當中,有沒有懷才不遇、暫時很不得勢的人?如果有的話,不要疏遠和冷落他,應該伸出熱情之手,給予幫助和關心。一旦他日後否極泰來、時運亨通,他第一個記起來的就是你,他第一個要還人情的當然也是你,到那時你找他辦事情,他肯定會伸出熱情之手。這是結交貴人的一個方法。
世事滄桑,複雜多變,起起伏伏,實難預料。昨天的權貴,今天可能成為平民;巨富大款,一夜之間也可能一貧如洗。從人生的角度來看,人們不可能一帆風順,挫折、背運是難免的。當人們落難的時候,正是對周圍的人們,特別是對朋友的考驗。遠離而去的人可能從此成為路人,同情、幫助他渡過難關的人,他可能銘記一輩子。
從這個意義上說,對待落魄、失勢者的態度不僅是對一個人交際品行的考驗,而且也是建立良好人脈的契機。
如果你認定某個不得勢的人將來必定是個成功人物,隻是暫時不得勢,將來會大有作為,那你就該與之多多交往;或者乘機進以忠言,指出其失敗的原因,勉勵他改過向上;或者給予適當的協助,甚至施予物質上的救濟。
劍走偏鋒,結交落魄英雄
一些處於低層、鬱鬱而未得誌的落難英雄,一旦抓住機會便可能一飛衝天,如果你能在其落魄時加以援手,那麼日後他一定會加倍報答你。
民國時期的“梟雄”袁世凱年輕時,本想依靠堂叔袁保恒幹一番事業,沒想到袁保恒因染上當地的流行病提早去世了。袁世凱料理完堂叔的後事,因為失去了靠山,鬱鬱寡歡地回到了故鄉項城縣。
袁世凱自7歲隨嗣父袁保慶離鄉,先後轉赴濟南、南京、北京、開封,在都市斷斷續續生活了將近12年。在此期間,袁世凱過慣了都市繁華的生活,因此,他是無法甘心在閉塞的故鄉淡泊一生的。
在項城,袁世凱過的是文人的詩酒生活。由於他生性喜歡多事,又好出風頭,雖然他的文章並不好,卻聯合了一些讀書人,先後籌辦了兩個文社,一名麗澤山房,一名勿欺山房。由於袁世凱出資捐款,在當地也吸引了一批文人雅士。
這一日,袁世凱正在仰山堂讀書,一個秀才前來拜訪。袁世凱延之入室,兩廂坐定,兩人一見如故,話語投機,遂結拜換帖為兄弟。此人就是後來曾任民國大總統的徐世昌。
徐世昌長袁世凱4歲,很有才華,但由於家道敗落,當時已是窮困潦倒。袁世凱曉得徐世昌一文不名,沒有北上應試的盤纏,便慷慨解囊。結果,徐世昌這一次赴京趕考,果然榜上有名。
受人滴水之恩,當以湧泉相報。徐世昌1882年中舉,1886年中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從此以後,在袁世凱宦海生涯的30年當中,徐世昌是他最知心的謀臣。
1879年秋,袁世凱第二次參加鄉試,但再次落第。這對於野心勃勃的袁世凱來說,不能不說是一個極大的打擊。袁世凱盛怒之下,燒毀了所作的所有詩文。
科舉沒希望了,但總不能坐吃山空啊,想來想去,袁世凱想到了捐官。但捐官得需要一大筆錢,這對於當時的袁家來說也是個不小的難題,因為袁保恒死了,等於折斷了袁家的一個擎天柱,莫說捐官,連生活費都已成了問題。
這時,袁世凱的一位遠房親戚見他誌氣很大,就借給他100兩銀子,讓他北上活動謀事。同時,袁世凱的嗣母牛氏和生母劉氏由於愛子心切,也拿出自己的私房錢給袁世凱,袁世凱才得以啟程上路。
然而,初出茅廬,袁世凱卻失敗了。袁世凱帶著措資北上至京,想通過他父輩的老關係,謀取一官半職,而京城卻是公子王孫們揮金如土的地方,和他們打交道寒酸不得。所以袁世凱到了北京,一開始就呼朋引類,講究玩樂,想給別人留下大戶人家子弟的印象。結果,他官沒有捐上,所帶的盤纏卻被一夥亂賭的人全給騙去了。
正在袁世凱苦於無法向家人說清,走投無路時,恰巧遇上了他曾經資助過的徐世昌。這時的徐世昌已是翰林。徐世昌問明了究竟,便拿出一筆款子,資助袁世凱回鄉。
袁世凱知道,項城老家絕對不是發跡之地,因此,他很快又南下到了廣東潮州。因為袁世凱父親的好友周馥在潮州任潮州府知事兼辦潮關。周馥曾任李鴻章文牘,很為李鴻章所器重。袁世凱在周馥手下幹了一段時間。周馥幫助他捐了一個正五品的同時,又給李鴻章寫信,把袁世凱推薦給他。終於,袁世凱發跡了。
後來,袁世凱官至直隸總督,當初借給他100兩銀子的那位遠房親戚,袁世凱還了他5000塊大洋。
人生在世,決不能狗眼看人低。俗話說:“休倚時來勢,提防運去時”,做人要“為君子當權積福”,切莫“小人仗勢欺人”。另外也要記住一點,不要以為是親戚,說話就不管不顧,要知道“親不親,線上分”。親戚更需要你的鼎力相助。
人們的習慣之一,就是往優秀出色的人身邊靠攏,好像與事業有成的人締結關係,便可以有機會借助對方的氣勢,這是理所當然的一種心理。然而在這種情況下交上的朋友,通常很難培育出可靠的人際關係。因為萬事順利、春風得意的人,人人都想與其結識,都想與其交上朋友,一方麵他顧不過來,另一方麵由於某些局限,他也很難與巴結他的人成為真正的朋友。反之,如果與那些暫時不得勢的人交往,並成為好朋友,那就完全不同了,就像買股票買了暫時行情不佳但卻是較有潛質的潛力股一樣,終有一天會得到自己應得的收益。
識英雄於微時
相對於“由盛而衰”式的落難英雄,發現沒有發跡過的英雄就更難了。識英雄於微時,就是要在英雄還沒有發跡時去欣賞他、幫助他。如果在他已成為英雄後去奉承他,那麼他會因你的趨炎附勢而討厭你。
隋朝末年,有位叫楊素的大臣,終日和成群的歌妓宴飲享樂,不理國務。一日,一位麵貌不俗的青年人來求見他,因沒有特殊之處,被楊素打發走了。但站在楊素後麵的手拿紅佛的舞姬,覺得這個青年人不凡,於是便連夜投奔青年人,演繹出一個千百年來膾炙人口的“紅佛夜奔”的故事。後來,這位叫李靖的年輕人幫助李世民建立唐朝,也成就了自己的偉業。
這種慧眼識英雄的投資,好比現在人們投資於地產一樣。有些人,在沒有人注意的時候,大量收購荒地,然後在附近修公路,蓋上娛樂中心、購物場所等設施,於是,原來的荒地便因附近環境的改變而身價倍增。
識英雄於微時,需要一定的眼力。古時一個大富商的兒子,不繼承父親十倍利的事業,卻經營百千倍利的“識人業務”,輔助一位淪落太子登上皇位,自己最終成為一代顯貴。如果你認為對方是個英雄,就應及時結交,且多多交往。寸金之遇,一飯之恩,可以使他終生銘記。日後如有所需,他必奮身圖報。即使你無所需,他一朝否極泰來,也絕不會忘了你這個知己。
平時不屑往冷廟上香,到頭來臨時抱佛腳也來不及了。一般人總以為冷廟的菩薩不靈,所以才成為冷廟。其實英雄落難,壯士潦倒,都是常見的事。隻要一朝交泰,風雲際會,仍是會一飛衝天、一鳴驚人的。
所以從現在開始,多關注你周圍的朋友,若有值得結交的英雄,千萬不要猶豫,主動結交,為自己進行一項感情投資吧!
[交友之道]
交朋友不能隻看現在的地位,要看發展的潛能,不要怠慢“人窮誌不短”的窮漢,不要高攀鼠目寸光的富翁。
擁有超強影響力的人是王牌貴人
連一個高尚朋友都沒有的人,是不值得活著的。
——德謨克裏特
名人也能成貴人
名人也可以成為你的貴人。名人多是某一領域內的成功人士,如果認識幾個名人,便可以從他們那裏學到一些人生經驗、奮鬥的小竅門,甚至可以借助他們的影響來擴大自己的社會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