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貴人——獲取成功的關鍵門票2-1(1 / 3)

第七章貴人——獲取成功的關鍵門票2-1

第二節慧眼識貴人

已經發跡的同窗是貴人

友誼不用碰杯、友誼無須禮物,友誼隻不過是我們不會忘記。

——王蒙

同窗之誼,情同手足

同窗之誼,情如手足,在某種程度上甚至勝於手足之情。

能為同窗,實屬有緣,大千世界,芸芸眾生,此緣當可足惜,應當足惜。

或許,你和你的同學曾經有過快樂的時光,那段時光在你們的腦海裏長久留存。因為工作、生活的緣故,你們分開了,也漸漸地失去了聯係,有的甚至多年不來往了。

即使這樣,說不準哪一天,有人會在你的身後拍拍你的肩膀,“咳!你好嗎?”“哎,你不記得我了?”這不是戲劇,是活生生的現實。

32歲的李洋說:“我和黃岩的關係要追溯到小學讀書的時候,那時,我們住在同一個小胡同裏,後來,在同一所大學裏讀書,都是好朋友。有一年在廣州,我們倆同住一套公寓,結婚的時候,我們還互做伴郎。後來我去了深圳,而他留在廣州。現在我們每4年才見一次麵,常常懷念過去的時光。”

在人和人之間的交往中,最不帶功利色彩的交往之一就是同學之間的交往。有的人換了一個工作環境後,可能與原來的同事的交往和聯係漸漸少了,但和同學的交往卻一直保持著,以至於許多人還懷念學生時代的生活,由此可見,同學之間的交往是最純潔的。

學友是你最值得信賴的知己。自古以來,有學識有成就的人,常常與學友成雙結對地出現。

管仲和鮑叔牙是一對。管仲曾經歎道:“生我者父母,知我者鮑叔牙也。”兩人既是思想上的知己,又是學識上的摯友。

李白和杜甫是一對。“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

無鎮和白居易又是一對。兩人情趣相投,友誼甚篤,世稱“元白”。

韓愈和張籍也是一對。兩人“出則連轡馳,寢則對榻床。披窮古今書,事事相酌量”。

可見,從相識、相處,到相知、相助,同窗關係益處良多。因此可以說,同學關係是辦事時最實在、最得力的途徑。

“同窗之誼”可幫自己辦事

“同窗之誼”作為友誼中的重要一種,必須有效加以運用,力爭使每個同學都成為你生命中的貴人。

韓強在大學時就是全校聞名的才子,但命運不濟,畢業後被分配到四川一個偏遠的小鎮當公務員,一待就是3年。在一次政府會議上,他結識了省委一位官員張壽,張新近喪偶,韓強於是介紹其在省城的女同學麗與張相識,半年後,張與麗結為伉儷,自此,韓強在張與麗的關照下,青雲直上,幾年的工夫,事業上有了很大的發展。

由此可見,得力於同學,一個機會可以改變命運。

還有這樣一個例子。孟偉和肖生原本是很要好的中學同學,在學生時期,他們經常在一起打籃球、複習功課,是一對形影不離的好“哥兒們”。肖生由於學習成績比較突出,中學畢業後考入本市的一所名牌大學,而孟偉成績平平高考落榜了。由於各自的生活發生了變化,從此以後兩人很少再聯係。過了幾年,肖生大學畢業被分配到政府機關,成為一名公務員,而孟偉則進了一家工廠當配工。

他們都過著各自平靜的生活,彼此也沒有見過麵。十幾年過去了,他們的孩子也都升入了中學。真是造化弄人,他們竟然意外地又見麵了。那是在他們孩子的家長會上,原來他們的孩子都升入了同一所中學,而且是同班同學。孟偉的孩子學習很優秀,肖生的孩子成績一般。

孟偉和肖生見麵的那一刻,雙方都感慨萬千。會後,他們談起了彼此的生活,這才了解了彼此的生活狀況。肖生已在政府機關身居要職,而孟偉仍然在原來的工廠擔任裝配工。雖然孟偉完全符合分房的條件,但由於各種原因,這個問題一直沒有得到解決。孟偉向肖生談及此事,肖生為下屬部門瀆於職守十分生氣,回去後他親自督辦此事,不久孟偉順利地分到了住房。

住房問題的解決,隻不過源於同學的一句話。為什麼孟偉的問題後來得到解決了呢?事情的關鍵就是他們的孩子是同班同學,而且是很要好的朋友,這把他們那早已變得陌生和遙遠的同學關係迅速拉近了距離,孟偉的住房問題自然也就不在話下了。

求同學辦事的幾種方法

雖然同學之間的情誼篤厚,但是求同學辦事的時候還是必須講求方法,尤其是在互相多年沒有來往的情況下,下麵幾點建議可供參考:

1帶上見麵禮

因是老交情,帶點禮物上門,是非常自然的,也是情感的體現。禮物不在多少,關鍵是它能把這麼多年沒有交往的感情空缺一下子填補上。

這禮物最好是對方舊有的嗜好,也可以是土特產。

當然,禮物不同,見麵時的說法也不同。若是舊友的嗜好之物,就說是“特意帶給老兄(老弟)的,我知道你最喜歡這東西”;若是土特產,就說是“帶給嫂子(弟妹)和孩子嚐嚐的”;若是錢,那就得說是“給大侄子大侄女的,買一件合適的衣服或買書”之類。走進了門,便有了開口求老朋友辦事的機會了。

2喚起回憶

回憶過去,容易喚起對方沉睡多年的感情,這感情就是對方肯為你辦事的中心和焦點。

明朝初年,朱元璋當了皇帝。一天,從前家鄉的一個朋友從鄉下來找朱元璋要官做。這位朋友在皇宮大門外麵,哀求門官去啟奏,說:“有家鄉的朋友求見。”朱元璋傳他進來,他就進去了,見麵的時候,他說:

“我主萬歲!當年微臣隨駕掃蕩蘆州府,打破罐州城,湯元帥在逃,拿住將軍,紅孩兒當關,多虧菜將軍。”

朱元璋聽了這番話,回想起當年大家饑寒交迫,有樂共享,有難同當的情景,又見他口齒伶俐,心裏很高興,就立刻讓他做了禦林軍總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