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平和淡然,悄然開啟內心暖流(1 / 3)

第十七章 平和淡然,悄然開啟內心暖流

忙得像一陣風,快樂也像一陣風

我們這樣匆匆忙忙地做事、寫東西、掙財產,想在永恒時間微笑的靜默中有一刹那使我們的聲音讓人可以聽見。然而我們竟忘掉了一件大事,在這件大事中這些事隻是細目,那就是生活。——英國文學家斯蒂文森。

每一天,總是這麼忙碌,所以,艾裏克經常處在焦慮緊張之中,這種消耗性的快節奏,使艾裏克工作到中午就感到疲勞難耐了;挨到晚上,艾裏克的體力更是消耗殆盡,沒有一天不是精疲力竭、軟綿綿地躺到床上。

或許是上天有意安排吧!也可以說是一種機緣,艾裏克的家坐落在一片樹林中,有個清晨,艾裏克很早就醒了,想要再睡也睡不著,於是艾裏克從床上坐起,愣愣地往窗外看。

那時,剛好有一隻小鳥,從漫長的睡眠中醒過來了,那幅情景,深深地吸引了艾裏克。首先,艾裏克發現鳥兒的頭部埋在翅膀底下,全身羽毛都縮了起來,就以這個姿勢維持著睡眠狀態,當它醒過來後,就把那顆小腦袋從羽毛下麵拔了出來,睡眼蒙矓地四麵環顧好一會;然後伸長了一隻後腿,一邊打著嗬欠,一邊充分地撐開雙翅,開到了極限的程度就像一把扇子一樣,用它的翅膀遮住了伸長的後腿;接著,小鳥兒又縮回翅膀和後腿,又伸出另一隻腿,重複剛才的動作。接下來,它又把小腦袋埋入羽毛之中,然後又拔出來。這一次它可能比較清醒了,精神抖擻地仔細觀察周圍的環境後,轉回頭去,雙腿和雙翅都伸得長長的,突然的,就用那美妙的歌喉唱起歌來。做完這些事之後,小鳥兒便輕輕巧巧地從樹枝上跳了下來,喝了幾口冷水,拍著翅膀飛走了,它要開始一天的工作——尋找食物去了。

艾裏克見到了這幅情景,不禁若有所悟地告訴自己:“如果這是一般小鳥兒晨起後的習慣動作,那它們也實在是很悠閑,很會享受生活了!既然連鳥兒都可以如此快活,我為什麼不能效法它們,優哉遊哉地度過我的清晨呢?”

艾裏克想到做到,真正地從頭到尾模仿了小鳥的動作,甚至在幾個動作之後,還唱起歌來了。他發現,唱歌是非常令人愉快振奮的一件事,能使人感到安詳。

“其實,我是沒有什麼音樂細胞的。”艾裏克笑著對一個朋友說:“不過,我還是想試試看,能不能安詳地坐在椅子上唱歌。結果,我唱了許多首聖歌和一些快樂的旋律,妻子差點嚇壞了,還以為我發瘋了呢!”

那隻小鳥給了我許多的啟示,可是,我卻無法幫它什麼忙。不過,我替它做了一些小小的禱告,也算是回報它賜予我的快樂。在我做了那些動作之後,覺得肚子餓了,便請求妻子準備一頓像樣的早餐,讓我慢慢地享受。如此一來,我的精神愉快多了,也輕鬆多了,工作的時候,我覺得緊張減少了許多,能夠在一天之中,從容不迫地完成我的工作。

“7月5號參加一個重要的會議”、“7月10號有一個重要的談判”、“7月15號出差廣東”……自從有了工作,很多人的日曆都是被安排得滿滿的。的確,他們真的很忙,總有做不完的工作。但是,無論多麼忙,我們總是可以在日曆上留一些空白頁,把屬於自己的時光排除在一係列的計劃之外。例如,星期六的下午到晚上,除非是有天塌下來的事情發生,任何人都不能從你手中搶走這段時間,你可以自由自在地生活,去爬山、去騎自行車、去喝茶、去逛書店、去花卉市場……

暖規則:無論是忙碌還是閑適,都要在其中找到悠然愜意。不要為了達到什麼目的,為了達到怎樣的結果,而委屈自己做不情願做事情,那樣太不值得。

幸福,源自內心的簡約

即使自己變成了一抔泥土,隻要它是鋪在通往真理的大道上,讓自己的夥伴們大踏步地衝過去,也是最大的幸福。——作家吳運鐸。

梭羅在《瓦爾登湖》中說:“我來到森林,因為我想悠閑地生活,隻麵對現實生活的本質,並發掘生活意義之所在。我不想當死亡降臨的時候,才發現我從未享受過生活的樂趣。我要充分享受人生,吸吮生活的全部滋養。”

梭羅走進山林,脫離了複雜的外部世界,讓自己置身於一種最簡單、最自然的生活中。在大自然的啟發下,在寧靜的湖光山色中,他發現了很多原來未曾發現的生命的秘密。古往今來,那些真正健康長壽的人,那些人格高尚、具有愛心、在專業上有所建樹、給人類社會留下精神財富的人,無不生活簡樸,思想單純專一。在世人眼裏,他們看起來也許並不怎麼聰明,甚至會有些傻裏傻氣,實際上他們是大智若愚,自覺地淘汰了對他們來說是多餘的東西罷了。

有一本美國詩人的傳記中記載著這樣一位行吟詩人:

他一生都住在旅館裏,拒絕房子等他認為是負擔的東西,不斷地從一個地方旅行到另一個地方。他的一生都是在路上,在各種交通工具和旅館中度過的。當然他並不是沒有能力為自己買一座房子,這是他選擇的生存方式。後來,政府鑒於他為文化藝術所作的貢獻,也鑒於他已年老體衰,決定免費為他提供住宅,但他還是拒絕了,理由是他不願意為房子之類的麻煩事情耗費精力。就這樣,這位特立獨行的行吟詩人,在旅館和路途中度過了自己的一生,直到90多歲時逝世。他死後,朋友為他整理遺物時發現,他一生的物質財富,就是一個簡單的行囊,行囊裏是供寫作用的紙筆和簡單的衣物。而在精神財富方麵,他給世界留下了10卷優美的詩歌和隨筆作品。

他一生都在路上,從一個地方旅行到另一個地方,用紙筆“訴說”著自己的旅程。他是一個倔強、孤獨的老人,而他擁有的經曆及精神財富,讓人羨慕不已。

幸福一直在我們心底,隻是很多時候我們對它們視而不見。看看自己的身邊:家人健康、有份工作、能自食其力,感受勞動帶來的快樂……我們已經擁有很多。

暖規則:幸福不在別處,就藏在我們的心底。

煩惱如同風行水上,風停愁自消

莫把煩惱放心上,免得白了少年頭;莫把煩惱放心上,免得未老先喪生。——英國小說家狄更斯。

日常生活中,每天都會有很多事情發生,我們常常感到苦悶,為了一個小小的職位、一份微薄的獎金,甚至是為了一些他人的閑言碎語而發愁、憤怒,糾纏其中。時間久了,我們的心被折磨得千瘡百孔,對生活失去熱情,對周圍的人也冷淡了很多。如果一直沉溺在既定事情中,不停地抱怨,不斷地自責,久而久之,我們的心境就會越來越沮喪。

某企業老板在新員工動員大會上講述了一個真實的故事,看看他是如何擺脫煩惱的束縛,走向陽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