慎用你批評女孩的權利
批評是扼殺天才的行為,在教育孩子的時候一定要有耐心,當孩子犯錯誤的時候,作為家長要循循善誘,讓孩子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而不要一味地嗬斥、一味地批評。無論在任何時候,作為家長都要慎用你批評孩子的權利。
雖然和男孩相比,女孩更注重父母評價、更為乖巧的小女孩會較少惹父母生氣。但麵對犯了錯誤的女兒,女孩父母們卻普遍會遇到一個教育的難題:批評得重了,怕挫傷女兒的自尊心,輕了又怕起不到教育的效果;批評不到位,又怕女兒產生逆反心理。
不管怎樣批評多多少少會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留下陰影。
一個上初中一年級的學生在日記中這樣寫道:
今天,我的好朋友敏敏來找我出去玩,正碰上媽媽大發雷霆地教訓我。
這次考試,我的成績下降了,在班裏隻排到第10名。敏敏在一邊替我解圍說:“阿姨,你們方方還好,我還不如她呢。”
誰知,敏敏不說倒還好,她一說,媽媽反而更來勁了,她罵著我把敏敏也捎帶進去了:“那你們還不在家好好補習功課,還到處玩,我要是學習不好,早就趴一邊哭去了,看你們,一點事也沒有,臉皮真厚!”
敏敏氣得眼淚在眼眶裏直打轉,轉身就跑了。
我和媽媽吵了起來:“媽媽,你怎麼這樣沒禮貌?”
媽媽說:“我就是要把她氣走,免得她以後再來找你,以後也不許你和她在一起了。”
我氣哭了,跑進自己的小屋,把門反鎖上。
我覺得很委屈,媽媽怎麼能這樣無情地批評我呢?她怎麼能這樣批評敏敏呢?平時她不是顯得很有教養嗎?怎麼現在原形畢露了呢?
可見,方方媽媽這次批評給她心理帶來了很大的創傷,偶爾成績下降在求學生涯裏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隻要耐心提醒,平日裏刻意督促一下就可以解決。
但是方方媽媽卻大發雷霆,還罵孩子的好朋友。這給方方的心理帶來了很大的創傷,從此媽媽的威信也將會在她純潔的心靈中消失。
所以說我們要慎用手中批評的權利,如果批評不當不但起不到教育的效果,還會失去在孩子心中的威信,真是得不償失啊!很多教育專家都建議家長,要盡量避免批評孩子,如果真的要動用批評的武器,也要有藝術地對孩子進行批評教育。
已經上初二的小梅學習成績優異,但仍然“玩”性不改,每周六都要像哥哥一樣玩一會兒電子遊戲。
說是“一會兒”,實際上卻是好幾個小時。因為她每次都要打一局,而一局至少得打過好幾關,有時甚至能從頭打到尾,這樣幾個小時就過去了。
有時母親看不過,便吼她:“別玩了!快去寫作業。”
她往往會以“隻差一點就過關了”為理由,再拖半個小時。
為了幫助女兒改掉貪玩的壞毛病,母親想了個好辦法。又一個周末,母親約了自己的幾個朋友聊天,並讓小梅服務。
就在小梅為阿姨削蘋果的時候,母親提起了如何對待孩子貪玩的話題。幾位朋友都有十幾歲的孩子,所以都有話說。
其中一位說:“我兒子已經上初三了,還整天惦記著玩,家裏看得緊,他就到遊戲廳、網吧玩,我都快愁死了。” 小梅在旁邊很緊張,生怕母親揭自己的底。
小梅的媽媽接過話茬說:“你越管得緊,她越不聽話。我就從來不管小梅和她哥,每周他們都可以玩一個小時的遊戲,而且很守時,說一個小時,就一個小時。”
說著,看了看表,然後對小梅說:“女兒,到了玩遊戲的時間了吧?去吧,玩一個小時就停。”
那天,小梅很自覺地在遊戲機旁放了一個鬧鍾提醒自己,一個小時後,幹幹脆脆地退出了遊戲。
以後,不管母親在不在旁邊,小梅都隻玩一小時,到了時間就立刻停止,再也不用母親費心了。
小梅媽媽有藝術地批評孩子的教育方法很值得我們每一位家長學習。在孩子犯錯誤的時候要保持冷靜,要心平氣和。
如果孩子經常聽到:“都這麼大了還不懂事!”
“就知道玩,這麼大了還讓我操心!”
“好的沒學會,就學會上網了,你是不是想把我氣死?”
可想而知,這些話會帶給孩子什麼樣的心靈感受。所以批評也要講究藝術,不能一味地嗬斥和責備。
家長在批評女孩的時候應注意:
第一,批評與表揚相結合。平時要本著多表揚少批評的原則,該表揚的時候表揚,該批評的時候批評,女孩會覺得父母是公正的,如果隻批評不表揚,女孩會因你隻看到她的缺點看不到她的優點而不滿,從而不願意接受批評。
第二,批評女孩要適時、適度。孩子的時間觀念比較差,昨天發生的事,仿佛已經過去好久了,加上孩子天性好玩,剛犯的錯誤轉眼就忘了。因此,家長批評孩子要趁熱打鐵,不能拖拉,否則就起不到應有的教育作用。
第三,批評時理她近些,多與在批評女孩子的同時,父母最應做到的,就是讓你的女孩感觸到你對她的愛。這時,增加和女兒的身體接觸,就是最好的輔助批評的方法。在批評女兒時,可以摟著她的肩膀說話,或拉著她的手講道理給她聽。
這樣,即便父母說出一些指責的話,女兒也會坦然接受。因為她知道,父母是出於愛才批評自己的,自己並不會因為這次錯誤而失去父母的愛。
在女孩不夠完美時不要打擊她
每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女孩十全十美,是一個人見人愛的“小公主”。如果因為女孩生理或其他方麵的缺點而嫌棄女孩的話,不但會給女孩帶來傷害,也是沒有盡到父母職責的表現。
中國古代有一句俗話叫:“子不嫌母醜。”
反過來也一樣,哪怕全天下的人都看不起你的孩子,做父母的也要欣賞自己的孩子、熱愛自己的孩子、包容自己的孩子,隻要父母這樣做,那天下就沒有不成才的孩子。
在一間產房裏,一個產婦生下了一個女嬰,等產婦清醒過來時,她向醫生要求抱抱孩子。
這位醫生沉痛地看著她:“夫人,我們希望你不要悲傷,你要挺住,雖然這難以令人接受。”
“他死了?”產婦吃驚地問。
“不,但是孩子有缺陷,他的發育不完全,他沒有下肢!”
產婦愣了一下,然後堅決地說:“把他抱過來!”
醫生小心翼翼地把孩子抱給了她,幾乎不忍看她的表情。“天啊!她多漂亮啊!我一定要把他教育成最優秀的孩子!”
產婦驚喜地叫了起來。
時間一年年過去了,那個孩子坐在輪椅上運動、演講、上了重點大學、出書、開辦公司……她終於把自己的女兒培養成了一個成功的女性。
回想一下,你有沒有對女兒說過諸如“你怎麼這麼笨!”“當初就不該生下你!”之類很傷女孩心靈的話?如果你是在氣頭上你說出這樣的話,那麼在之後你是否向女孩解釋並說明你對她的愛?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有天生缺陷的孩子、成績不好的孩子,他們的心理都比較脆弱,因此,父母對他們更應該包容,使他們時時感到鼓勵和幫助,並且克服和戰勝那些缺陷給生活和學習所帶來的不利與不便。
同時,作為父母,為了鼓勵女孩擁有奮鬥的勇氣和對生活的信心,還應該更加細心和熱情地去發現女孩的優點,發揮其長處。
因此,父母們請記住,不論是頭腦還是容貌方麵的缺點,都不應成為你責罵女孩的理由。最可悲的是這樣一種母親:刀子嘴,豆腐心。她們深愛自己的孩子,對孩子生活上關心備至。孩子在外麵如果受了頑皮孩子的欺侮,她們會心疼得說不出話來,總要去討一個公道;孩子受傷生病時,她們會不眠不休地照顧孩子。
但是,當孩女孩不讀書或不聽話時,她們卻一點包容之心也沒有了,好像要罵了才痛快。她們時常罵些過頭的話:“我怎麼會有你這麼笨的孩子?什麼功課也不會做。你真是蠢死了!這樣蠢,還不如死了好!”
罵過,自己氣消了,對女孩又愛護如前。但是她卻不知道,也從未認識到她這種刀子嘴對女孩心靈的傷害有多大!
每位父母都會望女成鳳,麵對自己的孩子,父母總是容易期望過高,有時候期望女孩能像自己一樣有成就,甚至希望女孩青出於藍勝於藍。
但是孩子就是孩子,她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父母並沒有權力替她決定什麼!就像詩人紀伯倫說過的那樣:“孩子來自於你的身體,但並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他們愛,但不能塑造他們的思想。”
積極的心態對於女孩的智力發展影響很大。一個自以為自己不如別人的女孩,總是傾向於向人們說自己不行,而父母把女孩的一次失敗或一時的弱點作為能力缺陷講給人家聽時,女孩的自責就會得到強化,並逐漸地在心理上凝固成一種本非事實的事實,這會使女孩由一般的自責轉變成自我失敗主義心理,嚴重地壓抑了女孩的進取心和創造性。
所以,無論是有天生缺陷的女孩,還是成績不好、不愛學習的女孩,她們本來心理就比較脆弱,父母對她們更應該耐心和細心,使她們時時受到鼓勵和幫助,並且克服和戰勝那些缺陷給生活和學習所帶來的不利與不便。
同時,作為父母,為了鼓勵擁有女孩奮鬥的勇氣和對生活的信心,還應該更加細心和熱情地去發現女孩的優點,發揮其長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