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篇 教育方法篇:培養完美女孩的關鍵方麵5-2(2 / 3)

所以,最初爬山時,她走得很慢,為的是和孩子做伴。伯爾不同意她的做法,討論幾次之後,伯爾說,如果妻子要和孩子待在一起,就幹脆留在家裏,不要去了。

由於伯爾的堅持,最後,妻子同意了。之後爬山,她雖然仍頻繁地往後看,但始終和伯爾走在前麵。

其實,伯爾也在偷偷地回頭觀察孩子們的一舉一動,隻不過盡量不讓他們發現而已。

伯爾這樣做,就是要孩子獨立、堅強,學會自己麵對外麵的世界。

老鷹教孩子們飛翔,它不會等小鷹“翅膀硬了”才開始,而是叼著還很孱弱的孩子飛到高空,鬆口讓孩子掉下山崖。如果孩子們自己不努力揮動翅膀,就會摔死。但是千百年來,鷹族一直保持著這樣冷酷的訓練方式,事實證明,雄鷹還是馳騁於藍天,是人們心中的英雄。 伯爾在行動上與孩子保持距離,讓孩子看到目標,找到前進的方向;而老鷹則在情感上也保持和孩子的距離,讓他們身陷危境,必須努力尋求自保。這兩種距離,都是在告訴父母,保持距離是讓孩子成長的必需步驟。父母對孩子的愛沒有盡頭,如果把所有的愛都表現在為孩子做事情上,孩子確實得到了眼前的舒適,卻失去了學習、進步的機會。

宋朝名臣司馬光在告誡子女時,勸他們不要為孩子置地積財。

父母辛辛苦苦積攢一輩子的錢財,落在揮霍無度的兒女手裏一兩年就沒有了,孩子還會埋怨父母留得太少,自己也沒有能力去掙回來;反倒是教會孩子道德和信義,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恩情,將來也必定能成才。

仔細想想前人的話,是不無道理的。憂慮往往來自胡思亂想,對孩子的擔心也是如此。首先,要相信她可以長成一個落落大方的女孩;其次,放開手腳讓孩子獨立地成長,讓她麵對差距和困難,找到自己的努力方向。

社會千變萬化,隻有強者才能適應各種環境,臨危不亂、應對自如。要讓女孩成為強者,就從大步流星地將孩子落在身後開始吧!

教會女孩自我保護

當今社會正處於轉型時期,暴力影視、拜金主義、、網絡陷阱以及人際關係的冷漠等社會中的陰暗麵,對女孩造成了不可忽視的誤導。在加強防止青少年犯罪教育的基礎上,培養女孩的自我保護能力已是一項很緊迫的任務。

自我保護意識的短缺,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短缺。這種短缺,毫不誇張地說,活像女孩身旁睡著一隻吃人的老虎,隱伏著一口隨時能吞噬生命的陷阱。

就在我們的身邊,因缺乏自我保護意識和知識,本來是很容易消除的隱患與不測,有時也會演變成青春慘遭破損、生命慘遭剝奪的悲劇。這種現狀,在令人欷歔之餘,尤其值得家長警醒,並在這方麵對女孩認真進行教育。

14歲的小麗容貌清秀,喜歡上網聊天。今年7月,她通過QQ聊天認識了一位朱姓網友。

“在芸芸眾生中,人與人的相逢是種緣分。既然上帝讓我遇見了你,這注定是美麗的緣分。”小麗與他聊學習、生活和感情,朱某明確告訴小麗,他是混江湖的,天真的她卻說毫不在乎。

朱某很會說話,在網上頻頻關心小麗,漸漸,小麗對他產生了好感,她感覺自己喜歡上了他,見不到他就會很失落。

寒假沒過幾天,朱某約小麗在附近一火鍋店見麵。朱某不停地給小麗夾菜,勸她喝酒,不勝酒力的小麗很快便不省人事。

第二天早上,小麗發現自己光著身子躺在賓館床上。朱某安慰她說,她就是他的女朋友了。但小麗發現,朱某同時還與好幾個女人來往,這讓她痛苦不已。

寒假結束後,小麗回校上課,卻發現自己懷孕了,朱某這時卻一聲不吭地消失了。

小麗徹底感覺自己受騙了,而迎接小麗的將是痛苦的生活。

這個悲劇的發生,不能不說跟孩子自我保護意識差有關係。如果孩子們有足夠的警惕性,不輕易相信別人,悲劇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家長可以這樣培養女孩的自我保護意識:

一、要教女孩學會識別誘惑。讓女孩知道壞人在實施其作案計劃時,總是裝作一副善良的樣子,一般來說,他們會找各種各樣的有利於你、幫助你的借口,利用女孩的虛榮、貪財心理,送禮品和錢物等使你漸漸地鑽入圈套。

二、教女孩勇敢地說“不”。雖然要讓女孩禮貌待人,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但是,在有人威逼女孩做有可能給自己帶來危險的事情、父母老師不允許做的事情,或者是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時,要大聲勇敢地說出“不”,明確表示拒絕之意,然後離開。

三、讓女孩明白自我保護與自私自利是不同的自我保護是在保護自己正當利益的前提下進行的。這種行為不是以損害他人利益為代價的。

四、教女孩不要去不安全的地方。特別是青春期的女孩好奇心理很強,比較喜歡“探險”。父母要約束她們,不準她們單獨到陌生的地方,實在想去的話要由父母陪同才可以。

總之,要告訴女孩,一個人隻有時刻保持謹慎的狀態,小心地對待自己的生活,懂得防患於未然,才能保證使自己處於安全的狀態。要讓女孩知道,這個世界上雖然還是好人占大多數,但是壞人會在自己一不小心的時候加害於人的,所以,要懂得用“顯微鏡”觀察周圍的環境,以確保自身的安全。

尊重女孩的朋友

對於女孩而言,朋友無疑是非常重要的。友情對她們的情感、人格的發展都會起到有益的作用。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離開人與人的聯係與人與人的交往,人就不存在了;離開人與人的聯係、人與人的交往,人就不能發展。

所以,在各種聯係、交往中,總有與女孩感情親密的一圈人,那就是朋友。女孩應該在朋友圈中長大成人,這對於女孩說尤為重要。然而,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認識到這一點。

秀秀的有個好朋友叫小麗,她們關係特別好,小麗經常到秀秀家玩。可是,每次小麗走後,家裏都會變得一片狼藉,玩具扔得到處都是。

這天,爸爸生氣地對秀秀說:“千萬不要向小麗學,你看家裏被她弄得多亂,這種孩子沒有人會喜歡的。”

聽了爸爸的話,秀秀非常不高興,噘著小嘴對爸爸說:“不許你這樣說我的朋友!”說完就悶悶不樂地進了房間。

家長賞識和尊重女孩,就應該支持女孩的社會交往、尊重女孩的朋友,這樣不僅可以讓女孩感覺到父母對她的尊重而更加信賴父母,而且還可以促進孩子之間的友誼和交往,促使她們互相幫助、互相學習。

也許我們成年人都有這樣一種體會:回憶起童年生活時總感覺非常興奮,對兒時的朋友更是感到特別親密。其實我們的經曆說明:孩子需要朋友,孩童時代的友誼是非常珍貴的。

女孩小時,朋友的缺失對她們的身心健康極為不利。因此,父母應該珍視孩子的朋友,通過賞識和尊重孩子的朋友,培養孩子團結友愛、協作互助的良好習慣和健康心靈。

一位母親中午回家,打開家門,發現上小學五年級的女兒正和兩個同學“大吃大喝”呢,碗筷擺了一桌,女兒見媽媽回來了,忙站起來,叫了聲:“媽!”

母親沒有應聲,兩個同學也站了起來,叫了聲:“阿姨,您回來了!”這位媽媽一聲沒吭,徑直走進屋裏,砰地關上門,半天沒出來。